周永辉
- 作品数:2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适应复杂任务的空间站机械臂多模式路径规划系统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复杂任务的空间站机械臂多模式路径规划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指令处理模块、规划算法模块和基础计算模块;指令处理模块接收由操作台输入的控制指令,对指令格式和数据信息进行解析,解析后的数据信息输出给规划算法...
- 潘冬梁常春辛鹏飞张晓东王瑞胡成威高升王友渔谭启蒙许哲邱庆林顾明禹霁阳邹大力吴志红周永辉沈莹
- 一种地面仿真系统的校时同步控制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面仿真系统的校时同步控制器,该控制器针对地面仿真系统各子系统仿真步长不同、并行性和耦合性要求高的特点,采用基于硬件时统模块与校时模块相结合的校时方法,对仿真步长不同的子系统进行校时,保证系统时间的一致性;...
- 罗毓芳王佳伟邵坤邱瑞周永辉李强
- 一种面向空间站机械臂的动态目标测量在轨光照评估方法
- 一种面向空间站机械臂的动态目标测量在轨光照评估方法,属于光电测量领域,解决了面向空间站机械臂的动态目标测量在轨光照评估问题。本发明方法依托机械臂自身携带的视觉测量系统,通过对可见光视觉相机的局部改进,一方面,通过快速、精...
- 谭启蒙陈磊李大明侯作勋王飞杜晓东梁常春危清清潘冬王瑞郭宇孙沂昆贾馨王友渔高升熊明华唐自新周永辉吴志红邹大力张昕蕊马超程刚许哲沈莹
- 空间大型机械臂地面测试验证方案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 2021年
- 针对空间大型机械臂地面测试验证面临的覆盖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等难题,对空间大型机械臂测试验证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半物理仿真与物理验证相结合的测试验证系统,解决了单一测试验证不完全的问题。该方案根据不同测试验证目的和策略,设计了半物理仿真测试、桌面软连接测试、2维气浮台测试和3维悬挂台7自由度测试4个测试验证阶段,具有验证模式全、动态验证充分的特点。对空间站大型机械臂的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文章提出方案的有效性和验证的合理性。
- 胡玉茜刘宾吴志红周永辉张思博
- 面向空间应用的视觉测量系统地面模拟评估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面向空间应用的视觉测量系统地面模拟评估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相机、视觉标记、电子经纬仪三维测量系统、六自由度数显调整台、LED灯阵列和太阳模拟器;太阳模拟器和LED灯阵列模拟空间光照条件,六自由度数显调整台固定支...
- 陈磊谭启蒙刘鑫周永辉梁常春张运陈明高升熊明华胡成威
- 文献传递
- 面向机械臂遥操作的虚拟人机交互系统设计被引量:2
- 2020年
- 为提高空间站机械臂遥操作系统的精度和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混联式七自由度力反馈设备的虚拟人机交互系统。系统由力反馈设备、控制系统及虚拟场景构成,实现了三维平动自由度和三维转动自由度的机械解耦,并通过标定修正了存在误差的机械参数,可以对末端输出反馈力稳定控制。性能试验表明:系统可以在250 mm×250 mm×250 mm的空间内精确跟踪操作人员手部位置,位置精度达到0.6 mm;可提供最大15 N的力觉反馈;在虚拟夹物体试验中,有力反馈的人机交互系统比无力反馈系统的完成时间缩短了23%,损坏率降低了50%,提高了操作精度和夹取过程的安全性。
- 曾欣宋爱国周永辉李会军
- 关键词:力觉反馈遥操作虚拟现实人机交互力反馈设备
- 一种遥测数据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测数据处理方法,属于卫星遥测遥控技术领域。包括:对卫星下传数据的原码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将预处理后形成的格式形成队列并进行管理的步骤和对格式队列中的数据帧进行提取步骤。采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多航天器遥测数据...
- 李强秦巍周永辉罗毓芳李晗颜灵伟刘鹏朱剑冰李帅彭梅
- 文献传递
- 一种航天器在轨数据统一存储方法
- 一种航天器在轨数据统一存储方法,步骤为:(1)采用XML格式从航天器接收在轨数据;(2)根据XML格式,定义航天器具有的各类计算结果与在轨运行信息,包括计算结果与在轨运行信息编号、计算结果与在轨运行信息名称、版本号、XM...
- 王环周永辉秦巍刘鹏朱剑冰颜灵伟史亚平
- 一种腿足式智能星表探测机器人感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本发明一种腿足式智能星表探测机器人感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系统,包括三维激光传感器、左目可见光相机、右目可见光相机、结构光测量相机、惯性测量单元、工控机。1)融合三维激光传感器、结构光测量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实现星表复杂地...
- 谭启蒙肖涛李德伦陈磊陈明马超周永辉鲍聪聪董娜张运
- 文献传递
- 一种空间服务机器人在轨人机交互系统设计被引量:2
- 2018年
- 研究在轨人机交互的技术瓶颈在于如何实现视觉、听觉等多源传感器信息的高效融合,以满足一系列耗时长、难度大、风险高、环境恶劣的空间任务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在轨人机交互系统设计,构建了适应于不同任务需求和极端环境的人机交互体系架构,设计了近程/远程交互方案,构建沉浸式多源信息交互机制,并提供自然友好、高效便捷的人机交互接口。开展了多模态信息交互地面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轨交互涉及的复杂场景三维重建、人体姿态估计结果能有效克服时延大、临场感差等缺陷;经训练后的机器人对规定手势、语音指令的平均识别正确率分别可达74%和86.1%。
- 谭启蒙陈磊周永辉孙沂昆王耀兵高升
- 关键词:远程交互多模态信息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