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群芳

作品数:134 被引量:45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会议论文
  • 40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2篇医药卫生
  • 26篇理学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化学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4篇纳米
  • 24篇纳米银
  • 21篇细胞
  • 16篇化合物
  • 15篇稀有
  • 14篇毒性
  • 13篇卵黄蛋白原
  • 12篇毒性效应
  • 11篇有机锡
  • 11篇污染
  • 11篇锡化合物
  • 10篇丁基锡
  • 10篇毒理
  • 9篇毒理学
  • 8篇丁基
  • 8篇色谱
  • 8篇生物富集
  • 7篇污染现状
  • 7篇内分泌干扰
  • 6篇毒理学研究

机构

  • 107篇中国科学院生...
  • 28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江汉大学
  • 6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国科大杭州高...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山西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检验检疫...

作者

  • 134篇周群芳
  • 118篇江桂斌
  • 23篇刘稷燕
  • 21篇刘倩
  • 8篇胡立刚
  • 8篇刘伟
  • 7篇何滨
  • 6篇刘景富
  • 6篇骆文茹
  • 6篇汪畅
  • 5篇梁勇
  • 5篇时国庆
  • 4篇曲广波
  • 4篇傅建捷
  • 4篇刘伟
  • 4篇吕雪飞
  • 3篇蔡亚岐
  • 3篇刘倩
  • 3篇胡芹
  • 3篇史建波

传媒

  • 7篇环境科学学报
  • 7篇中国科学(B...
  • 5篇环境化学
  • 4篇化学进展
  • 4篇第五届全国环...
  • 4篇中国毒理学会...
  • 3篇科学通报
  • 3篇2007年大...
  • 3篇第七届全国环...
  • 2篇分析化学
  • 2篇色谱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第八届全国分...
  • 2篇第五届全国环...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14篇2009
  • 13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物质的血液毒性效应的高通量筛选方法
一种物质的血液毒性效应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包括:将血浆用反应缓冲液稀释后与待测物质混合,同时设置溶剂对照组,在35‑40℃下孵育0‑60min;加入血浆激肽释放酶检测底物后,监测酶反应在5‑30min内的荧光变化;以测试时...
刘倩张雨竹周群芳江桂斌
文献传递
利用量子点标记的DNA探针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斑马鱼(danio rerio)中卵黄蛋白原基因VTG 1
<正>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内分泌干扰物和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测试中。由于斑马鱼这种卵生脊椎动物体内的卵黄蛋白原受环境雌激素的诱导有明显的表达,所以卵黄蛋白原是一个评价环境污染及化合物毒性的理想指标。
汪畅梁勇周群芳江桂斌
关键词:卵黄蛋白原荧光原位杂交冰冻切片
文献传递
稀有鮈鲫血清中卵黄蛋白原检测方法研究
本文在纯化稀有鮈鲫卵黄蛋白原的基础上,制备了该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得到了能够稳定分泌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了含有该单克隆抗体的小鼠腹水。并基于稀有鮈鲫卵黄蛋白原单克隆抗体,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
骆文茹周群芳江桂斌
关键词:卵黄蛋白原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
文献传递
几种超顺磁性纳米铁颗粒在小鼠体内分布的初步研究
实验目的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纳米颗粒在生物医药、环境污染物的去除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对生物体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能忽视。研究其体内的代谢分布规律是对氧化铁纳米颗粒进行安全评价的基础。由于纳米铁颗粒表面的修饰基团影响其体内...
曲广波周群芳江桂斌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雌激素受体表达与转录激活的调控效应及分析技术被引量:3
2022年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种类繁多,来源复杂,环境污染普遍,对野生动物与人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暴露。EDCs可通过调控机体内分泌系统,干扰心血管、生殖、神经等多个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机体代谢综合征、肥胖症、神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和癌症等的发生发展。污染物调控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 ERs)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是当前EDCs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围绕ERs的基本生理特征、ERs表达与转录激活的分析检测技术,及EDCs调控不同组织来源ERs的生物学意义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从ERs激动/拮抗效应的角度,为新型化学品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筛选及分子机制解析提供科学思路。
任志华杨晓溪孙振东任婧桑楠周群芳江桂斌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不同种属转录激活
筛选RXRα效应物的重组细胞、构建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筛选RXRα效应物的重组细胞及其制备方法,还提供了所述重组细胞在筛选RXRα效应物中的方法或应用。利用离体的猴源肾细胞COS‑7作为宿主细胞,通过慢病毒转染Luc报告基因载体与人...
周群芳秦超杰孙振东刘倩杨晓溪江桂斌
离子交换树脂负载零价纳米铁快速降解水溶性偶氮染料被引量:23
2008年
合成了负载在阳离子交换树脂表面的纳米零价铁(NZVI),并分别研究了该材料分散于水溶液和填充柱中时,对一些水溶性偶氮染料的降解效果。实验表明:该材料对0.05g·L^-1酸性橙7、酸性橙8、酸性橙10、日落黄和甲基橙等偶氮染料有优异的降解能力,4min内的降解效率达到95%以上;pH值是影响降解效率的关键因素,H^+是反应物之一;纳米材料的吸附仅在反应初期存在,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消失;填充柱体系中,偶氮染料溶液过柱一次时的降解效率为58%-90%,吸附作用因可增加反应时间而提高降解效率。本材料的NZVI在降解污染物时被氧化成的Fe^2+会被重新交换到树脂表面,经KBH4还原后可再生为ZVI,供循环使用。该材料再生后仍有较强的还原降解能力,第十次再生后的效率为新制备材料的90%左右。将纳米ZVI负载在阳离子交换树脂表面并装填于填充柱中,使水中污染物在流经填充柱时得以降解,是一项能够较好地解决纳米ZVI的回收和再生等难题的新技术。
赵宗山刘景富邰超周群芳胡敬田江桂斌
关键词:偶氮染料降解填充柱
全氟辛烷磺酸(PFOS)急性暴露对斑马鱼鳃显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3
2009年
采用光镜和电镜的方法,探讨了高浓度全氟辛烷磺酸(PFOS)急性暴露对斑马鱼(Danio rerio)鳃显微结构的影响.暴露组PFOS浓度分别为0.5、1、2mg·L-1,同时设对照组,连续暴露7d,取鳃制备石蜡切片,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7d后PFOS暴露组斑马鱼鳃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石蜡切片上可观察到暴露组鱼鳃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鳃小片断裂或融合,并伴有鳃丝充血,且病变程度随PFOS浓度的升高而加重;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暴露组鱼鳃鳃丝表面分泌物增多,鳃丝细胞脱落或水肿,鳃小片前端细胞破损.高浓度PFOS急性暴露可在短期内对斑马鱼鳃组织造成严重损伤,且损伤程度存在剂量依赖效应.
胡芹周珍周群芳张捷梁勇
关键词:全氟辛烷磺酸斑马鱼显微结构
环境雌激素的联合暴露对泥鳅体内卵黄蛋白原的诱导
Recently, many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assess the adverse effects of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 ...
吕雪飞宋茂勇周群芳江桂斌
关键词:内分泌干扰物卵黄蛋白原泥鳅
文献传递
商品化纳米银颗粒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刘伟周群芳刘稷燕江桂斌
关键词:纳米银稳定性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