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婷婷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矽肺
  • 5篇细胞
  • 4篇矽肺大鼠
  • 3篇洗液
  • 3篇巨噬细胞
  • 3篇灌洗
  • 3篇灌洗液
  • 3篇肺泡
  • 3篇肺泡灌洗
  • 3篇肺泡灌洗液
  • 3篇白介素
  • 3篇白介素6
  • 2篇血清
  • 2篇趋化
  • 2篇系统性红斑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细胞因子
  • 2篇狼疮
  • 2篇红斑

机构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巢湖职业技术...

作者

  • 7篇唐婷婷
  • 6篇沙泉
  • 5篇夏丹
  • 2篇王璐
  • 2篇张铭明
  • 2篇徐建华
  • 1篇秦蓉
  • 1篇王路
  • 1篇成红

传媒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SLE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6例SLE患者以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P-10表达水平,比较分析其与SLE病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疾病活动性指标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C1q抗体、补体C3、C4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Q)、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以及通过检测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来判断其在调节炎症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结果总体SLE患者IP-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疾病活动狼疮肾炎(LN)组IP-10水平明显高于疾病活动非肾损伤组和疾病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疾病稳定LN组与疾病活动无肾损伤组间IP-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疾病活动期中,IP-10水平与SLEDAI评分、dS-DNA、hs-CRP呈明显正相关(P<0.01),与C3呈负相关(P<0.01),与C4、24 h UPQ、ESR无相关性,而在SLE肾损伤中,无论是活动期还是稳定期IP-10水平均和C1q呈正相关(P<0.05);SLE患者中IFN-γ、IL-4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P-10与IFN-γ水平及IL-4/IFN-γ比值在疾病活动和稳定时均呈正相关(P<0.01),而与IL-4仅在疾病稳定时呈正相关(P<0.01)。结论 IP-10通过介导Th1型炎症免疫反应在SLE中发挥重大作用,其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尤其对狼疮肾炎及狼疮活动的早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张铭明夏丹唐婷婷徐建华沙泉
关键词:趋化因子CXCL10细胞因子类
实验性矽肺模型大鼠血清TGF-β1和TNF-α的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实验性矽肺大鼠在染尘后不同时期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20只,对照组10只。模型组以非暴露方式气管内一次性注入1 ml二氧化硅悬液(40 mg/ml)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染尘后第1、7、14、21、28天各处死4只模型组和2只对照组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1和TNF-α的蛋白浓度。结果:模型组TGF-β1在染尘后第1、7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第14~28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TNF-α在染矽尘后第1~14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第21、28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矽尘可导致血清TGF-β1和TNF-α的变化,TGF-β1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矽肺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成红夏丹唐婷婷沙泉
关键词:矽肺矽尘转化生长因子-Β1
实验性矽肺大鼠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和白介素6的变化及意义
背景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矽肺和煤工尘肺占尘肺病例的90/%以上。矽肺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不明,一般认为巨噬细胞与矽尘(SiO2)颗粒相互作用而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在矽肺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当矽尘颗粒(直...
唐婷婷
关键词:矽肺巨噬细胞IL-8
文献传递
实验性矽肺大鼠中IP-10和TARC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Th1相关趋化性细胞因子IP-10(IFN-γ-inducible protein,干扰素诱导蛋白10)和Th2相关趋化性细胞因子TARC(thymus and activation regulated chemokine,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在实验性矽肺大鼠染尘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27只。模型组采用非暴露式气管内一次性注入1 ml生理盐水二氧化硅悬液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对照组气管内注入1 ml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染尘后第1、7、14、21、28、35、77、106、126天处死两组大鼠各3只,结扎右肺,对左肺进行肺泡灌洗,收集其肺泡灌洗液并用ELISA法检测IP-10和TARC含量;免疫组化S-P法分析右肺组织中IP-10和TARC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大鼠矽肺模型;模型组肺泡灌洗液中IP-10在第1、7、14、21天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RC在第1、7、14、21、28、35天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免疫组化结果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染尘后第1、7、14、21天,模型组大鼠矽肺组织中IP-10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尘后第1、7、14、21、28、35天,模型组大鼠矽肺组织中TARC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和Th2相关趋化性细胞因子募集Th1及Th2细胞到肺组织中参与大鼠矽肺病变的免疫调节过程。
夏丹唐婷婷王璐沙泉
关键词:趋化性细胞因子IP-10TARC矽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3^+ CD56^+自然杀伤样T细胞体外活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3+CD56+自然杀伤样T(NKT样)细胞的表达以及体外活化后的增殖能力和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SLE患者(疾病活动组20例,稳定组10例)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3+CD56+NKT样细胞的表达及不同体外刺激活化后的增殖能力。通过检测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IL)-4表达水平来判断其在调节炎症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CD3+CD56+NKT样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LE疾病活动组与稳定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佛波酯(PMA)和离子霉素的非特异性刺激相比,经抗CD3单克隆抗体和IL-2特异性诱导刺激对CD3+CD56+NKT样细胞的增殖能力更强,Th1型细胞因子IFN-γ表达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h2型细胞因子IL-4在两种刺激条件下几乎均不表达。结论 CD3+CD56+NKT样细胞通过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FN-γ来调节炎症免疫作用,SLE的发病可能与外周血CD3+CD56+NKT样细胞表达数量减少及其免疫功能严重失调有关。
张铭明夏丹唐婷婷王路徐建华沙泉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实验性矽肺大鼠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和白介素6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实验性矽肺大鼠在染尘后不同时间肺泡灌洗液(BALF,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中巨噬细胞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5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7只、对照组27只。模型组以非暴露方式一次性气管内注入1 ml二氧化硅悬液(40 g.L-1)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染尘后第1、7、14、21、28、35、77、106、126天处死各组大鼠各3只,收集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BALF中IL-6的含量;并计数有核细胞总数和巨噬细胞百分比。结果模型组大鼠BALF中IL-6的浓度在早期(第1、7、14天)均比对照组高,第7天下降,第14天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下降到低位,后期有所回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染尘大鼠有核细胞计数和巨噬细胞百分比计数均比对照组大鼠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核细胞计数在第14天增高并在后期(第77、106、126天)直线上升;巨噬细胞百分比计数在第14天和第126天达到峰值。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在第1、7、14天与第77、106、126天时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1、28、35天时,没有显著差异,模型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肺泡巨噬细胞在接触硅尘后变化和分泌炎症因子与矽肺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唐婷婷夏丹王璐秦蓉沙泉
关键词:矽肺巨噬细胞
实验性矽肺大鼠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和白介素6的变化及意义
2013年
目的研究一次性染尘后实验性矽肺大鼠肺巨噬细胞在矽肺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初步研究实验性矽肺大鼠在染尘后不同时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与白介素(IL)-6和IL-8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5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7只、对照组27只。模型组以非暴露方式一次性气管内注入1 ml二氧化硅悬液(40g/L)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染尘后第1、7、14、21、28、35、77、106、126天处死各组大鼠各3只,收集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和IL-8的含量;并计数有核细胞总数和巨噬细胞百分比。结果模型组大鼠BALF中IL-6的浓度在早期(第1、7、14天)均比对照组高,第7天下降,第14天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下降到低位,后期有所回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8的浓度变化与IL-6趋势相同,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染尘大鼠有核细胞计数和巨噬细胞百分比计数均比对照组大鼠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核细胞计数在第14天增高并在后期(第77、106、126天)直线上升;巨噬细胞百分比计数在第14天和第126天达到峰值。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在第1、7、14天与第77、106、126天时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1、28、35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肺泡巨噬细胞在接触硅尘后变化和分泌炎症因子可能与矽肺的发生发展有关。
唐婷婷沙泉
关键词:矽肺巨噬细胞IL-8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