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林
- 作品数:33 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论罗兰·巴尔特符号学的社会面向被引量:1
- 2017年
- 罗兰·巴尔特是经典的符号学家,他受到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是在批评世界、阅读社会、观察生活事件、参与文化论争的过程中发现符号学的,这些都使他的符号学表现出强烈的社会面向。这突出体现在他的代码理论和神话分析中。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谎言和意识形态伪装的深刻揭露,尖锐地触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矛盾。
- 唐小林
- 关键词:罗兰·巴尔特符号学
- 建立解释主体:论反讽时代主体符号学的建构被引量:5
- 2012年
- 建立主体符号学是符号学学科奠基的重要环节。主体符号学的建构有两个维度:符号的主体学和主体的符号学。进入反讽时代,意义在文本中发生位移越出边界,发送主体和文本主体均不可靠,建立解释主体不仅成为符号学的内在要求,且引导着符号学研究范式从单纯的方法论,转向可使用的意识形态。
- 唐小林
- 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
- 唐小林
- 关键词:现代汉语诗学基督教
- 文献传递
- 超越性亏空:郁达夫出世心态的文化审理被引量:7
- 2003年
- 归隐意绪、逃禅意向和自然意趣是郁达夫出世心态的现象学呈现 ;所反映的是郁达夫文化心理结构中儒、道、释文化和西方启蒙理性所隐含的某种超越性亏空。这种亏空 ,既是郁达夫出世心态的文化根源 ,也是整个汉语思想界的现代性缺损 ,它由此带来了今天现代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 唐小林
- 关键词:文化心理
- 虚构的本质:一个根本问题的学术史检讨
- 2023年
- 虚构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基本能力。迄今为止关于虚构本质的讨论,大致超不出实在论、制度论和传播论这三个论述方向及其复杂关系。实在论是在虚构对象或虚构叙述中,找出其区别于真实对象或纪实叙述的实在属性,并将其作为虚构的本质。制度论却把虚构的本质归因于社会文化规约。基于传播论的双层区隔原则,由于透彻地揭示了虚构的本质及虚构世界的构成,在解决虚构本质问题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所引发的争论,实质是传播论视域下实在论与制度论的冲突。因此,如何处理好实在论、制度论、传播论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实现三者的融通,是推进虚构本质讨论的有效途径。
- 唐小林
- 关键词:实在论传播论
- 全国“消费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5
- 2004年
- 唐小林
- 关键词:文学研究文化研究语境文学批评审美
- 索绪尔局限与朗格难题——论符号诗学推进的几个关键问题被引量:10
- 2013年
- 卡西尔-朗格的"文化符号论",是符号学发展的四种模式之一。(1)朗格在《情感与形式》(1953)、《艺术问题》(1957)两部论著中提出的经典命题"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2)影响深远。悖论的是,卡西尔-朗格符号学模式却后继乏人。据说是"缺少‘可操作性’"。
- 唐小林
- 关键词:朗格《情感与形式》艺术问题人类情感
- 符号媒介论被引量:30
- 2015年
- 媒介在大众传播学领域意义含混。在符号论中,媒介是符号的可感知部分,是符号的物质载体。符号即媒介,符号化即媒介化。一切艺术存在于符号媒介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艺术即媒介。符号媒介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文本研究的基础,更是人文学科基础之基础。
- 唐小林
- 关键词:媒介大众传播符号学媒介化
- 抢救舌尖上的遗产——《羌山采风录》:一部独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民族志被引量:2
- 2012年
- 后殖民语境,文化人类学视野,田野调查方法,使《羌山采风录》不单纯是民歌的搜集与整理,它是万光治先生及其学术团队试图通过多年的努力,建立以民歌为载体的民俗博物馆的最初实绩。它显然是一部独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民族志。
- 唐小林
- 关键词:学术价值民族志采风遗产抢救后殖民语境
- 文学艺术当然是符号:再论索绪尔的局限——兼与陈炎先生商榷被引量:10
- 2014年
- 陈炎先生从索绪尔语言符号学理论出发,认为文学艺术之能指和所指不具规约性,因而不是符号。事实上,规约性或非理据性并非判断符号的唯一标准,非规约性或理据性符号大量存在,文学艺术就是理据性符号。这充分反映了索绪尔符号理论,在处理文学艺术问题上的局限性。只有摆脱这种局限性,文学艺术的符号学研究,才会有实质性推进。
- 唐小林
- 关键词:文学艺术符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