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唐红宇

唐红宇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密度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生物活性研究
  • 1篇鼠骨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皮质激素
  • 1篇去势大鼠
  • 1篇中药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研究
  • 1篇基质干细胞
  • 1篇激素
  • 1篇骨矿
  • 1篇骨矿含量
  • 1篇骨髓基质
  • 1篇骨髓基质干细...
  • 1篇骨质
  • 1篇骨质疏松
  • 1篇股骨

机构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王海彬
  • 2篇唐红宇
  • 2篇魏秋实
  • 2篇邓伟民
  • 1篇刘允
  • 1篇孙伟珊
  • 1篇黄莉
  • 1篇何伟
  • 1篇李子祺
  • 1篇江晓兵
  • 1篇霍少川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途径摄取糖皮质激素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摄取糖皮质激素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48只5个月龄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口服激素组、肌注激素组,每组16只。分别于应用激素后9和12周,每组随机抽取8只麻醉后取左股骨检测骨密度(BMD);第12周结束后取右股骨,无菌下取骨髓培养BMSCs,MTT检测细胞增殖,AKP活性检测成骨能力,油红O染色观察成脂能力。结果激素干预9周后,口服组和肌注组股骨BMD低于正常组(P<0.05),口服组和肌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口服组和肌注组股骨BMD继续下降,肌注组BMD下降更明显。口服组与肌注组大鼠BMSCs早期增殖能力及AKP活性比正常组高,口服组最高;分化中后期增殖能力和AKP活性比正常组低,脂滴比正常组多,肌注组更明显。结论长期口服与肌注激素均能引起骨量丢失,肌注组更明显。应用激素后大鼠BMSCs增殖与成骨能力比正常大鼠弱,肌注激素大鼠BMSCs成脂能力比口服组强,说明不同途径摄取激素造成大鼠不同程度骨量丢失可能与其对BMSCs分化方向的影响程度有关。
魏秋实邓伟民何伟王海彬唐红宇江晓兵李子祺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活性骨密度
补肾健脾化瘀方对去势大鼠股骨区域性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化瘀方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区域性骨矿含量(BMC)和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30只7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福美加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去势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建模后,中药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83、2.5 mg/kg剂量的补肾健脾化瘀方,每天灌胃1次;福美加组给予5 mg/kg福美加,每周灌胃1次;对照组、模型组灌服10 mL/kg生理盐水,1次/d。给药期间记录大鼠体重变化。给药8周后,收集各组大鼠左侧股骨分别行BMC和BMD检测。结果各组大鼠给药前后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总BMC和BMD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和福美加组总BMD高于模型组和中药低剂量组(P<0.05),而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与福美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股骨内侧髁BMC和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股骨干BMC和BMD以及大转子BMD,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低于其余3组(P<0.05),而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与福美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福美加组大转子BMC高于其余3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股骨外侧髁BMC高于其余4组(P<0.05),对照组和中药高剂量组股骨外侧髁BMD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去势大鼠股骨不同区域均存在BMC和BMD下降,补肾健脾化瘀方可提高全段股骨BMC和BMD,尤其对提高股骨外侧髁BMC和BMD更有优势。
黄莉刘允魏秋实邓伟民王海彬孙伟珊霍少川唐红宇
关键词:中药去势大鼠骨质疏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