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锐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大叶藓
  • 1篇多叶重楼
  • 1篇印楝
  • 1篇种源
  • 1篇重楼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自然居群
  • 1篇居群
  • 1篇聚类分析
  • 1篇海拔
  • 1篇海拔梯度
  • 1篇ISSR
  • 1篇ISSR分析
  • 1篇不同种源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河南省林业科...

作者

  • 3篇唐锐
  • 2篇王丽
  • 1篇杜娟
  • 1篇李高阳
  • 1篇尹鸿翔
  • 1篇翁周
  • 1篇王博
  • 1篇范刚
  • 1篇曹袁祺
  • 1篇张艺

传媒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种源印楝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印楝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9条引物进行扩增,共检测出81条清晰的位点,其中79条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7.53%,Ne i 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80 3,Shannon信息指数为0.553 7,表明印楝遗传多样性很丰富。种源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470 2,Shannon s居群分化系数为0.467 7,表明印楝种源内的遗传分化大于种源间的分化。聚类分析将13个种源分为2大类,来自缅甸的11个种源聚成一类,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度的种源聚成另外一类。结果表明,ISSR分子标记技术适合于印楝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范刚尹鸿翔杜娟张艺唐锐解培惠
关键词:印楝种源ISSR
多叶重楼的形态变异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采用SPSS11.5对多叶重楼14个居群的846个个体的形态学数据进行分析,以研究多叶重楼的形态分化规律.结果发现多叶重楼个体间形态变异较大,环境对繁殖器官和营养器官形态变化的影响大小相近;居群间形态变异与居群的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系,是环境因子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表明,花丝长、药隔长、花瓣长、萼片及叶片形态特征对多叶重楼的形态影响较大,它们与药隔突出和花瓣宽一同作为多叶重楼种下分类的重要形态指标.
翁周王丽唐锐王博
关键词:多叶重楼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大叶藓7个自然居群的形态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石蜡切片和计算机扫描、数字化处理等手段,对7个不同居群的大叶藓Rhodo-bryum roseum(Weis.)Limpr。叶片的几个形态解剖特征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叶藓叶片由1层细胞构成,中肋由上皮细胞,下皮细胞和厚壁细胞构成,无主细胞和副细胞之分,随着海拔的升高,大叶藓叶片的厚度(r=0.447)和中肋厚度(r=0.504)增加,叶片面积(r=—0.702)和叶片细胞密度(r=—0.807*)减少,灌木林下生长的居群与乔木林下的居群表现出很大差异。初步分析认为,大叶藓叶片的形态结构变化与环境关系密切,尤其是微环境的影响更为严重;叶片厚度和中肋厚度增加,叶片面积和细胞密度的减少可能是大叶藓抗旱性增强的表现。
唐锐王丽李高阳曹袁祺
关键词:海拔梯度大叶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