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迅

作品数:15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超声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跟腱
  • 3篇成像
  • 2篇新生儿
  • 2篇训练后
  • 2篇容积
  • 2篇乳腺
  • 2篇肾脏
  • 2篇肾肿瘤
  • 2篇肿瘤
  • 2篇细菌感染
  • 2篇康复
  • 2篇患者康复
  • 2篇高危
  • 2篇高危因素
  • 2篇成像技术
  • 1篇新生儿细菌感...
  • 1篇新生儿早期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10篇孔迅
  • 5篇邵玉红
  • 3篇王彬
  • 2篇张秀梅
  • 2篇王茜婷
  • 2篇孙秀明
  • 2篇刘毅
  • 2篇张惠
  • 2篇侯新琳
  • 2篇倪海英
  • 2篇袁晓勇
  • 2篇姜毅
  • 2篇杨永强
  • 2篇范宇
  • 1篇山刚志
  • 1篇赵建新
  • 1篇陈蕾
  • 1篇李葚煦
  • 1篇李乾
  • 1篇陈路增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第二届围产医...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在评价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后跟腱功能恢复疗效中的价值
邵玉红孔迅彭泽谢斌王彬张惠孙秀明
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在评价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后跟腱功能恢复疗效中的价值
邵玉红孔迅彭泽谢斌王彬张惠孙秀明
超声检查脑卒中患者跟腱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超声检查跟腱在单侧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价及康复治疗后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单侧脑卒中患者12例,选取其他原因就诊的患者1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
孔迅邵玉红王彬周媛
HIV阴性肺隐球菌病CT表现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分析HIV阴性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4~2011-10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20例HIV阴性肺隐球菌患者(包括7例免疫功能抑制者)的CT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①肿块或结节型8例,其中孤立病灶3例,多发病灶5例,下肺、外周分布为主。②实变型7例,其中局限病灶3例,密度较高,边界较清;多发病灶4例,双肺散在分布。③混合型5例,表现为结节、团块、实变及磨玻璃影混合存在。20例患者中,晕征6例(30%),空洞11例(55%),支气管气相为10例(50%)。结论肺隐球菌病CT表现多样,病灶以下肺及外周分布为主,晕征、空洞及支气管气相有一定提示意义,有助于作出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孔迅高莉王霄英
关键词:隐球菌病
自动全容积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附173例报告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ABVS)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9月间的173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弹性成像和ABVS方法进行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比,比较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的ABVS征象及诊断准确率。结果:在病理检出的199个病灶中,良性病灶为77个(38.69%),恶性病灶为122个(61.31%);ABVS检查结果冠状面"太阳征"以及细小钙化征象在恶性病变中的检出率显著的高于良性病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VS诊断的准确率以及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度明显的高于弹性成像诊断,两者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BVS诊断提高了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以及敏感度,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提供了新的角度。
孔迅赵建新邵玉红王彬张惠孙秀明倪海英
肾脏淋巴瘤临床病理及超声表现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肾脏淋巴瘤(RL)临床病理学及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证实RL的临床、病理学及超声表现。结果31例RL中,2例为原发性、29例为继发性,临床主要症状为腰痛(22/31)。RL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25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L超声表现包括肾内肿物型(13例)、肾弥漫浸润型(5例)、肾盂型(2例)、肾周型(2例)及腹膜后浸润型(9例),均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9例腹膜后浸润型RL中,7例可见“血管漂浮征”。结论RL超声表现多样;超声发现肾内较大占位病灶呈均匀低回声或极低回声、伴肾外病灶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或出现“血管漂浮征”时,应考虑淋巴瘤可能。
孔迅陈路增刘毅张秀梅李葚煦
关键词:肾肿瘤淋巴瘤病理学
超声造影检查在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1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44例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资料。男26例,女18例。年龄(55.9±13.7)岁。44例共47个占位,均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肿物的位置、大小、回声、边界、彩色血流情况,做出常规超声诊断。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物增强时相、增强水平、增强模式、是否有环状增强,做出超声造影诊断。将超声检查诊断与最终病理或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47个病灶中,诊断为恶性15个,良性32个。19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诊断,分别为肾细胞癌13个、肾淋巴瘤2个、肾囊肿3个、炎性肉芽肿1个;28个经增强CT或MRI检查诊断为良性肿瘤或假性肿瘤,且定期随访≥1年无变化,分别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个、囊肿15个、肾连接部皮质缺损3个、肾柱肥大2个、未萎缩肾实质1个、驼峰肾1个、瘢痕1个。常规超声检查病灶最大径(2.5±1.3)cm。肾细胞癌常规超声检查以低回声多见(8/13);超声造影检查以快进快出为主(9/13),多为不均匀低增强(6/13),9个发现假包膜,6个发现坏死。2个肾淋巴瘤常规超声检查均为低回声;超声造影检查均为快进快出,等增强1个,低增强1个。5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常规超声检查为高回声;超声造影检查以慢进慢出为主(4/5),低增强2个,高增强2个,等增强1个。肾囊肿常规超声检查以无回声多见(16/18);超声造影检查,单纯性肾囊肿无增强,复杂性肾囊肿囊壁或分隔薄且均匀强化,呈慢进慢出、等增强或低增强。炎性肉芽肿常规超声检查呈囊实性;超声造影检查实性部分与肾实质同步强化,呈低增强。肾柱肥大、驼峰肾和局限性未萎缩肾实质常�
孔迅张秀梅刘毅山刚志陈蕾彭泽
关键词:肾肿瘤超声造影
常规超声联合全自动乳腺容积扫描技术对乳腺肿块BI-RADS分类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技术在乳腺肿块BI-RADS分类(3~5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共250个结节)手持超声(HUS)诊断为BI-RAD S 3~5类、同时接受ABVS检查的患者。分别应用HUS和HUS+ABVS对乳腺病变进行B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HUS和HUS+ABVS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ROC曲线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250个结节中,HUS诊断3~5类乳腺病变的敏感度100%(103/103),特异度69.39%(102/147),准确率82.00%(205/250);HUS+ABVS的敏感度100%(103/103),特异度80.95%(119/147),准确率88.80%(222/250)。ABVS+HUS诊断BI-RADS 3~5类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3,大于HUS的0.940(P=0.032)。通过"汇聚征"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65.05%(67/103)、95.92%(141/147)、83.20%(208/250)。两种方法对乳腺病变卫星灶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8,P〈0.05),但对于乳腺肿块内钙化及周围导管扩张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6、1.22,P均〉0.05)。结论 HUS+ABVS技术在准确判断乳腺占位病变BI-RADS分类、鉴别肿瘤良恶性方面优于HUS。ABVS对于乳腺肿块的钙化、导管扩张及卫星灶的发现具有重要补充作用。
邵玉红张惠王彬孔迅李乾孙秀明倪海英
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临床表现与围产期高危因素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临床表现、血象变化及与围产期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本院新生儿病房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诊断为新生儿感染的患儿为感染组,同期入院的非感染性患儿为对照组,每组不同发病日龄随机选出至少25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的临床表现、血象变化及与围产期高危因素间的关系。结果感染组患儿母亲胎盘绒毛膜炎、胎心率>160次/min或<120次/min、晚期减速、母亲产程中CRP>8mg/L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母亲胎盘绒毛膜炎对感染的影响最大;感染组患儿体温>37.9℃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症状、体征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后前3天发病的感染组患儿外周血WB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I/T比值平均为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胎盘绒毛膜炎、胎心率>160次/min或<120次/min、晚期减速、母亲产程中CRP>8mg/L是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无特异症状和体征;出生后前3天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有参考意义。
王茜婷范宇孔迅袁晓勇杨永强侯新琳姜毅
关键词:细菌感染
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的表现与产科高危因素的研究
目的 研究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常见症状体征、血象的变化及其与围产期高危因素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新生儿病房2004年1月~2009年8月收入院的2848例新生儿,按照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分为感染组(除外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
王茜婷范宇孔迅袁晓勇杨永强侯新琳姜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