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全义

作品数:1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麻醉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4篇镇痛
  • 4篇手术
  • 3篇曲马多
  • 3篇自控镇痛
  • 3篇病人
  • 3篇病人自控
  • 3篇病人自控镇痛
  • 2篇地塞米松
  • 2篇地佐辛
  • 2篇硬膜外阻滞
  • 2篇手法
  • 2篇呕吐
  • 2篇脱位
  • 2篇下腹部手术
  • 2篇氯胺酮
  • 2篇急诊
  • 2篇关节

机构

  • 8篇内蒙古医学院...
  • 4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呼和浩特铁路...
  • 1篇鄂尔多斯市中...
  • 1篇包铝集团职工...

作者

  • 14篇孙全义
  • 5篇宁荣
  • 5篇张虎则
  • 4篇聂永祯
  • 3篇张艳红
  • 2篇程斌
  • 2篇魏国荣
  • 2篇李智敏
  • 1篇聂永帧
  • 1篇李小鑫
  • 1篇张艳红
  • 1篇李璐璐
  • 1篇宁荣
  • 1篇张博

传媒

  • 6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医药世界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1
  • 1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关节脱位手法整复被引量:1
2006年
骨科临床中,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脱位仅需手法整复既可完成手术,而且不需进手术室。但疼痛和肌肉紧张常使复位倍感困难。近期,我们采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宁荣孙全义聂永帧
关键词:髋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氯胺酮异丙酚用异丙酚麻醉肌肉紧张
曲马多自控镇痛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的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曲马多自控镇痛(PCIA)对病人带状疱疹痛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26例病人接受配方为曲马多800mg+氟哌利多7.5mg+地塞米松15mg+维生素B1500mg+维生素B121000μg+生理盐水稀释到200ml的镇痛液治疗,采用持续静脉微泵滴注,72h为一个治疗单元,间歇2d,2个治疗单元为1个疗程。观测镇痛、镇静情况和恶心呕吐、呼吸循环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曲马多用量等。结果镇痛显效率(完全无痛)为88.8%~92.3%,与镇痛前比较,P<0.01。无明显镇静发生,无呼吸和循环抑制发生,有恶心呕吐及尿潴留情况发生。结论曲马多PCIA对带状疱疹痛的治疗作用是显著和安全的,但有一定的恶性呕吐及尿潴留发生率。
宁荣张艳红魏国荣张虎则孙全义聂永祯
关键词:病人自控镇痛曲马多带状疱疹
硬膜外两间隙麻醉对兰尾炎手术脐部牵涉痛的影响
2007年
目的:观察硬膜外两间隙麻醉对兰尾炎手术脐部牵涉痛的抑制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兰尾炎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间隙麻醉(A组)和一间隙麻醉(B组)两组,每组30例。A组与T12~L1和T9~T10分别给予1.8%的利多卡因18ml和1%的利多卡因8ml。B组与T12~L1给予1.8%的利多卡因20ml,麻药中加入1︰20万的肾上腺素。术中吸氧,监测MAP、HR、RR、SPO2;观察脐部牵涉痛(VAS)程度,麻醉范围(T~L)以及辅助镇痛药等情况。结果两组MAP、HR、RR、SPO2无显著变化;A组脐部牵涉痛(VAS)评分(2.8±0.8)与B组(6.6±1.6)比较,P<0.05。麻醉范围A组(T5~L2)与B组(T8~L2)比较,P<0.05。辅用镇痛药A组【4例(13.3%)】与B组【14例(46.6%)】比较,P<0.05。结论硬膜外两间隙麻醉使麻醉阻滞范围扩大,从而有效减轻了阑尾炎手术时脐部牵涉痛的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宁荣孙全义魏国荣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阑尾炎牵涉痛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2000年
程斌张虎则胡贵荣孙全义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胃癌全身麻醉复合麻醉
宫外孕手术麻醉处理体会被引量:1
2001年
程斌张虎则孙全义
关键词:宫外孕麻醉急诊手术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单纯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单纯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临床效果,安全性与苏醒质量。方法选择60例行单纯关节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D组和F组,每组30例。D组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F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D组患者静脉注射地佐辛0.05mg/kg,F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0.001mg/kg,之后两组患者均以0.5ml/s速度静脉注射丙泊酚1.5~2mg/kg,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后停止推注。记录推注前、用药后2min、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02),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等;观察患者苏醒后VAS评分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注药2min后的MAP、HR、Sp02较注药前显著下降(P〈0.05),F组的SP02显著低于D组(P〈0.05)。两组间丙泊酚用量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院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镇痛效果D组比F组略强,但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单纯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镇痛效果良好,并且呼吸抑制少,患者定向力恢复快,苏醒质量高,较早离院。
孙全义李智敏
关键词:地佐辛丙泊酚
氯胺酮—得普利麻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体会
2006年
孙全义聂永祯
关键词:复合静脉麻醉小儿
交感型颈椎病的麻醉科介入治疗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交感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8年~2014年6年间确诊为颈性眩晕的患者210例,其中120例确诊为交感型颈椎病,60例行高位硬膜外阻滞术,60例行枕颌带牵引治疗。结果 60例行硬膜外阻滞的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优24例,良30例,差6例,优良率为90%,平均显效时间(2.2±1.6)小时,60例行颈椎枕颌带牵引的患者,症状改善者10例,良18例,差24例,优良率为46.7%,平均显效时间(7.7±3.0)天,无效8例,硬膜外阻滞组明显优于枕颌带牵引组;硬膜外阻滞组显效时间明显低于枕颌带牵引组。结论高位硬膜外阻滞是一种见效快,疗效确切的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方法。
李小鑫孙全义贺永雄
关键词:颈椎交感型颈椎病硬膜外阻滞
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在下腹部手术后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比较地佐辛或吗啡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8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年龄25~65岁,体重43~80 kg,随机分为两组:地佐辛+左布比卡因组(D组)吗啡+左布比卡因组(M组)每组40例,观察2、6、12、24 h内两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嗜睡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镇痛效果.结果 D组术后24 h内各时段VAS评分与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内D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嗜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1).结论 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下肢术后硬膜外镇痛优于吗啡复合左布比卡因.
孙全义聂永祯李智敏
关键词:地佐辛左布比卡因下肢手术硬膜外镇痛
案例学习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作用的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临床麻醉是临床医学一个高风险的专业,我们将案例学习法应用在临床教学实践中,这样可以改进教学质量,在应用过程中探讨案例学习法的作用。我们发现案例学习法在临床麻醉教学当中效果良好。
聂永祯张艳红孙全义宁荣李璐璐
关键词:案例学习法临床麻醉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