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玉福

作品数:26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骨折
  • 6篇肌腱
  • 5篇背侧
  • 4篇远端
  • 4篇伸肌
  • 4篇伸肌腱
  • 4篇皮瓣
  • 4篇钢板
  • 3篇入路
  • 3篇桡骨远端
  • 3篇胫骨
  • 3篇小指
  • 3篇内固定
  • 3篇解剖学
  • 3篇关节
  • 3篇侧入路
  • 2篇岛状
  • 2篇岛状皮瓣
  • 2篇血小板血浆
  • 2篇一期重建

机构

  • 24篇天津市第一中...
  • 5篇北华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作者

  • 26篇孙玉福
  • 17篇姜文学
  • 14篇胡茂忠
  • 7篇王炳祺
  • 6篇井万里
  • 6篇范猛
  • 5篇高中玉
  • 5篇李轶津
  • 4篇李炳万
  • 4篇许东浩
  • 2篇孙凯
  • 2篇李彦敏
  • 2篇姚树源
  • 2篇潘子翔
  • 2篇张涛
  • 1篇李锐
  • 1篇杨德安
  • 1篇万东东
  • 1篇冯世庆
  • 1篇唐玮

传媒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天津医药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第二十届全国...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东北地区第二...
  • 1篇宁波市医学会...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掌长肌腱陈旧断裂继发正中神经掌皮支卡压1例报告
2021年
掌长肌腱断裂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多因各种外伤所致,断裂的肌腱若不进行修复,则两断端因其肌张力及自身弹性会发生回缩,未修复的肌腱断端由于成纤维细胞、胶原样组织增殖形成硬结[1],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本科收治1例掌长肌腱陈旧性断裂断端硬结形成对神经造成压迫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万彦林王炳祺孙玉福姜文学郭林欣
关键词:正中神经掌长肌腱
经桡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经桡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0月经桡侧入路LCP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8~81岁,平均54.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2例,跌伤7例,高处坠落伤2例。按AO分型:A3型10例,c1型8例,c2型3例。其中畸形愈合2例(A3型与c1型各1例)。均经桡侧入路显露桡骨远端外侧柱、中柱、桡侧缘及其背侧,用LCP固定同时行背侧骨缺损植骨,最大限度恢复桡骨茎突高度、尺偏角及掌倾角。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判定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平均13.5个月(12—24个月)随访。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均I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5周。术后6个月、1年和2年x线片测量:桡骨茎突短缩均≤2mm,掌倾角8°~17°(平均12.5°),尺偏角15°~26°(平均20.5°),关节面塌陷、移位矫正均≤2mm。术后患侧腕关节运动范围:掌屈30°~70°(平均60°),背伸30°~65°(平均55°),桡偏10°-20°(平均17°),尺偏20°~30°(平均25.5°),前臂旋前60°~70°(平均65.5°),旋后60°~80°(平均75.5°)。握力测量平均为健侧的75%(60%~95%)。伴有疼痛2例(其中中度疼痛与偶有轻度疼痛各1例)。根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优16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术后无一例出现桡神经浅支支配区感觉异常,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正中神经损伤或肌腱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桡侧入路可显露桡骨远端外侧柱、中柱、桡侧缘及其背侧,采用LCP固定同时行背侧骨缺损植骨,有助于骨折解剖复位,是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孙玉福姜文学王炳祺姚树源万东东许东浩胡茂忠
关键词:桡骨骨折
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内固定术(附4例报告)
目的:评价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4例胫骨骨折病例,回顾性总结分析了上述病例资料,并随访其术后疗效。结果:本组全部获得...
潘子翔井万里范猛孙玉福高中玉
关键词:胫骨骨折复位治疗内固定术关节镜
利用残留伸肌腱治疗伸肌腱撕脱伤一期重建伸拇伸指功能
开放性伸拇及伸指肌腱腱腹移行部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手外伤,一期回植缝合常出现感染、粘连等严重并发症,常需二期行伸拇伸指功能重建。笔者曾一期充分利用残留伸肌腱重建伸指伸拇功能,术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3...
孙玉福王炳祺胡茂忠姜文学
关键词:撕脱伤肌腱
局转皮瓣联合PRP修复术后皮肤坏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局转皮瓣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修复皮肤坏死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60例术后皮肤坏死的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25~66岁,平均45.6岁.其中膝关节置换术后10...
孙凯孙玉福姜文学
关键词:血小板血浆术后皮肤坏死游离植皮
利用残留伸肌腱治疗伸肌腱撕脱伤一期重建伸拇伸指功能一例报道被引量:1
2015年
开放性伸拇及伸指肌腱腱腹移行部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手外伤,一期回植缝合常出现感染、粘连等严重并发症,常需二期行伸拇、伸指功能重建。我们曾一期充分利用残留伸肌腱重建伸指、伸拇功能,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孙玉福王炳祺胡茂忠姜文学
关键词:伸肌腱撕脱伤一期重建严重并发症
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应用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带指背皮神经的指背逆行岛状皮瓣15例(16块),面积:2.0×3.0cm~1.5×2.0cm,修复手指指端皮肤缺损,供区全厚皮片植皮。观察皮...
孙玉福王炳祺胡茂忠姜文学崔建礼路来金
关键词:岛状皮瓣皮神经营养血管
小指伸肌腱的解剖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5年
孙玉福李炳万姜文学
关键词:指伸肌腱应用解剖学形态解剖学重建拇手背侧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对绵羊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对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成年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模拟临床对羊的颈椎间盘髓核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于术后即刻、2周及4周分别处死3只羊,另取3只新鲜绵羊颈椎标本作为完整对照组。标本放置于XWW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颈椎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对颈椎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等生物力学指标无显著影响。结论:颈椎间盘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对绵羊颈椎稳定性没有影响。
刘钊徐祥赫许东浩孙玉福高中玉杨德安张涛
关键词:髓核成形椎间盘颈椎生物力学绵羊
局转皮瓣联合PRP修复术后切口缘皮肤坏死
2021年
目的探讨局转皮瓣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修复术后切口缘皮肤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10例术后切口缘皮肤坏死的患者。皮肤坏死范围:3.5 cm×3.0 cm~11.0 cm×10.0 cm;术后至切口缘皮肤坏死清创时间为15~30 d,平均15 d。伤口清创后予以局部转移皮瓣+供区游离植皮+PRP修复创面。结果术后皮瓣、肌皮瓣均成活,创面一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再发感染。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皮瓣与肌皮瓣感觉与血运良好;内固定物及假体无松动、移位。结论局转皮瓣联合PRP治疗术后切口缘皮肤坏死能获得较满意临床效果。
孙凯孙玉福
关键词:血小板血浆术后皮肤坏死游离植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