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璐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加工历史的食品级塑料再生料鉴别方法可行性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以低密度聚乙烯(PE–LD),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及聚碳酸酯(PC)等常用食品级塑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其进行多次挤出加工,以模拟食品级塑料再生料所经历的加工历史,然后考察了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热重(TG)分析以及拉伸强度测试在鉴别具有不同加工历史的食品级塑料再生料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ATR-FTIR法可初步用于鉴别PE–LD再生料,其经6次加工后的再生料会出现新的甲基特征峰,但经1次加工后的再生料甲基特征峰并不明显,故ATR-FTIR法存在一定局限性;PS及PC只有在经多次加工后其分子量或多分散性指数才有明显下降或上升,故GPC法仅能用于鉴别具有多次加工历史的PS及PC再生料;PC再生料的TG曲线相对新料有所不同,但其它3种食品级塑料再生料的TG曲线与新料相差不大,故TG法仅能对PC再生料进行鉴别;随加工次数的增加,PE–LD的MFR逐渐降低、拉伸强度逐渐升高,而PP,PS和PC的MFR逐渐升高,拉伸强度有所下降,故MFR和拉伸强度测试均可用于这4种常用食品级塑料再生料的鉴别。
- 孙璐孙占英赵雄燕张仕飚肖继君马劲松王磊秦万宝
- 功能化可降解脂肪族聚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4年
- 对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进行功能化改性可以有效设计并裁剪分子结构,调控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以及改善聚酯的反应活性,是目前生物医用材料和食品包装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从聚酯的分子设计、化学结构、合成方法以及性能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有关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功能基团为羟基、氨基、不饱和键和叠氮基等的脂肪族聚酯的研究现状。并对可降解脂肪族聚酯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杜娟敏赵雄燕孙璐孙占英王鑫
- 关键词:功能基团生物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分子设计
- 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综述了近年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的研究状况和技术进展,重点讨论了反应单体、引发剂、分散剂、反应介质等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并对PS微球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今后PS微球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杨飞赵雄燕王鑫籍姣青孙占英孙璐
- 关键词:聚苯乙烯微球单分散粒径分布
- 食品用塑料制品掺杂回收塑料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综述了近年来食品用塑料制品中掺杂回收塑料鉴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涉及到的塑料主要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酯(PET)、聚苯乙烯(PS)和聚氯乙烯(PVC),并重点讨论了红外光谱法、热分析法、分子量及其分布分析法、力学性能分析法等鉴别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状况。同时对国内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孙璐赵雄燕孙占英张仕飚肖继君马劲松王鑫王磊刘洪斌秦万宝韩光董国发
- 关键词:回收塑料掺杂
- 聚合物荧光微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综述了近年来聚合物荧光微球的研究状况和技术进展,重点讨论了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吸附法、包埋法、自组装法、接枝法、共聚法)和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主要应用(高通量药物筛选、免疫分析、固定化酶与基因研究、标准物与生物探针),并对荧光微球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对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杨飞赵雄燕王鑫籍姣青孙璐路亚楠
- 关键词:聚合物微球生物医学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