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贻娟

作品数:80 被引量:296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0篇胚胎
  • 22篇受精
  • 19篇体外
  • 19篇体外受精
  • 19篇胚胎移植
  • 18篇细胞
  • 14篇妊娠
  • 14篇母细胞
  • 13篇卵母细胞
  • 10篇冻融
  • 10篇发育潜能
  • 9篇体外受精-胚...
  • 9篇卵泡
  • 9篇卵泡液
  • 7篇冻融胚胎
  • 7篇冻融胚胎移植
  • 7篇周期
  • 6篇单精子
  • 6篇血清
  • 6篇生殖

机构

  • 6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2篇复旦大学
  • 7篇上海集爱遗传...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计划生...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福利会国...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80篇孙贻娟
  • 44篇张爱军
  • 34篇牛志宏
  • 33篇陆小溦
  • 16篇谷瑞环
  • 8篇陈骞
  • 6篇孙晓溪
  • 4篇纪冬梅
  • 4篇李雁
  • 4篇王光演
  • 4篇黄晓燕
  • 3篇张慧琴
  • 3篇林楠
  • 3篇张雯碧
  • 3篇朱晓斌
  • 3篇张韶珍
  • 3篇陆小激
  • 2篇吴丹丹
  • 2篇吴铃
  • 2篇樊卫民

传媒

  • 14篇生殖与避孕
  • 10篇中国优生与遗...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生殖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中华生殖与避...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国外测井技术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4篇2011
  • 10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9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滋养层细胞活检法分析人废弃胚胎源性囊胚发育与染色体异常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年龄、卵裂期胚胎碎片、囊胚生长速率与形态对染色体异常的影响。方法:收集226例患者授精培养后第3日不适于移植和冷冻的正常受精来源的废弃胚胎988枚,激光辅助打孔后,依年龄和胚胎碎片比率分组序贯培养至囊胚期。待第5~7日囊胚形成且滋养外胚层细胞脱出2~9个时活检,同时评估囊胚生长速率与形态;机械法分离活检后存活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应用13q14.2,21q22.13特异位点探针行FISH检测,分析染色体异常发生情况。结果:FISH检测99枚囊胚,其中58枚(58.6%)存在染色体异常;当患者年龄≥35岁时,其囊胚染色体异常风险增高;尤其胚胎碎片比率>25%者,形成的囊胚形态较差且染色体异常程度复杂(P<0.05)。随囊胚生长速率的延缓与形态分级的降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增高。滋养层细胞活检后囊胚均存活,在分离内细胞团的36枚囊胚中,滋养层与内细胞团细胞的FISH荧光信号吻合率为91.7%。结论:体外受精治疗周期部分废弃胚胎可发育至囊胚,但由于受年龄、胚胎碎片等因素影响,囊胚染色体异常率较高,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延迟且囊胚形态较差;FISH检测囊胚滋养外胚层细胞法可评估胚胎的染色体组成。
关小红张爱军孙贻娟陆小溦谷瑞环冯云
关键词:囊胚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FISH
HCG日优势卵泡群对IVF-ET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优势卵泡群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促排卵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10月和2011年7~10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长方案/拮抗剂方案促排卵IVF-ET病例资料,共269个周期。根据年份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2011年)∶150个周期;B组(2010年)∶119个周期。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基础性激素、促性腺激素(Gn)用量、hCG注射日的优势卵泡群与IVF-ET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平均年龄、平均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性激素等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Gn天数、hCG日优势卵泡均值、E2峰值、获卵数、可用胚胎数及受精率相比,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F—ET周期hCG日优势卵泡群的大小是预测卵子受精的可靠指标,但在预测临床妊娠结局方面的价值还需要大样本量的深入研究。
张平贵牛志宏孙贻娟冯云
关键词:促排卵IVF-ET
纺锤体的无创伤性观测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纺锤体的无创伤性观测在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纺锤体的有无、位置和形态结构的观察预测卵的质量;研究卵对培养环境条件的敏感度从而进行培养条件的质量控制;减少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过程中对纺锤体的损伤从而保证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用于冷冻技术用以改进卵子冷冻的方法;另外,纺锤体的无创伤性观测大大提高了在核移植技术的效率。纺锤体提供了卵子的重要信息以帮助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获得更好的结果。
孙贻娟冯云
关键词:纺锤体卵母细胞辅助生殖技术
IVF-ET周期雌二醇自发下降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讨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周期中雌二醇自发性下降对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9例IVF-ET促排卵周期中雌二醇自发性下降的患者,选择适当对照组进行临床特征、性激素及实验室特征对照分析。结果:雌二醇...
牛志宏冯云黄晓燕张爱军孙贻娟
文献传递
注射HCG日血清雌二醇/孕酮比值与胚胎种植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促排卵患者注射HCG日血清雌二醇/孕酮(E2/P)比值对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132例体外受精助孕患者按促排卵周期注射HCG日血清E2/P比值分为6组,对其实验室结果及临床结局进行比较。结果:6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受精率、卵裂率及移植胚胎数和评分均无差异,组1(E2/P<1)及组6(E2/P>5)的取卵数分别明显减少及增多,最终组1无一例妊娠,而组4(E2/P为3.01~4)获得了显著高于其他组的妊娠率和单胚种植率。结论:合适的E2/P比值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促排卵周期监测二者水平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牛志宏冯云汝炜张爱军孙贻娟
关键词:雌二醇孕酮子宫内膜容受性
不同助孕方式后的妊娠和子代结局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妊娠和子代结局与助孕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2.03~2008.07期间本中心所有ARTs助孕并妊娠的周期。按IUI、IVF-ET等助孕方式分组,比较妊娠、子代情况。结果:临床妊娠683个周期,新生儿701例,出生缺陷15例,出生缺陷率各种助孕方式间无统计学差异。早期流产率ICSI方式高于常规IVF方式;常规IVF的宫外孕率高于ICSI;出生多胎率IVF-ET组高于IUI组,P均<0.05。IVF-ET与IUI比、常规IVF与ICSI比,多胎比单胎均有更高的剖宫产率,P<0.05或P<0.01。出生婴儿男女比例为1∶1.03,单胎比多胎有更高的男孩比例,P<0.05。IVF-ET与IUI比,多胎比单胎早产率高,P<0.05或P<0.01。结论:ICSI和FET操作未明显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风险,但其子代遗传风险可能偏高;常规IVF比ICSI有更高的宫外孕和剖宫产风险;IVF-ET产科风险高于IUI。
陆小溦张爱军孙贻娟牛志宏陈骞冯云
不同助孕方式后的妊娠和子代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和子代结局与助孕方式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统计2002.03-2008.07本中心所有ARTs助孕并妊娠的周期。按助孕方式分组,比较妊娠、子代情况。结果临床妊娠683周期,新生
陆小溦张爱军孙贻娟陈骞冯云
文献传递
胚胎单细胞固定技术的选择与改良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在现有数种胚胎单细胞固定方法基础上,寻求一种稳定、理想的固定技术,并进行改良。方法:以4-细胞鼠胚(A组)和人体外受精(IVF)废弃胚胎(B组)之卵裂球为材料,分别以甲醇-冰醋酸(MA)法、吐温-盐酸(TH)改良法和MA+TH结合法进行固定,比较其各自的固定率、核形态等情况。结果:3种方法的固定率以MA法最低,且3种方法固定率差异有显著性(A组3种方法P=0.00621,B组3种方法P=0.00362);A组和B组固定后得到的核形态均与固定方法有明显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0和7.66×10-7);信号获得率和核信号评分与固定方法无明显关联(P值分别为0.186和0.0728)。结论:TH改良法固定后核形态不良,胞质残留率高;MA法核像直径大、质量较好,但技术要求高,难于普及;MA+TH结合法则核像较大,质量最好,技术易于掌握和推广。
陆小溦冯云张爱军孙贻娟
关键词:胚胎改良法MA单细胞IVF
不同受精方式对胚胎冻融结局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胚胎冻融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中心进行胚胎冻融移植的142周期(IVF104周期,ICSI38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142周期共复苏胚胎375枚,IVF组275枚,ICSI组100枚,两组的复苏胚胎存活率相比无差异(89.09%和87.00%);IVF组妊娠率、种植率分别为38.46%、21.22%,ICSI组分别为34.21%、24.14%,两组相比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ICSI对冻融胚胎的存活率和发育潜能没有显著影响。
陈骞冯云张爱军张韶珍孙贻娟牛志宏陆小溦
关键词:胚胎冷冻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体外受精
治疗周期中优质胚胎移植数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2年
在进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为保证临床妊娠率,大多数生殖医学中心往往在1个移植周期中植入2—3个胚胎,导致多胎妊娠的发生率为普通妊娠的10倍以上,而多胎妊娠又可能给孕妇和胎儿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1]。
陆小激张爱军孙贻娟谷瑞环牛志宏冯云
关键词:胚胎移植生殖医学中心多胎妊娠临床妊娠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