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鸿雁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植物
  • 2篇滇西
  • 2篇滇西北
  • 2篇植物多样性
  • 2篇区系
  • 2篇群落
  • 2篇侧柏
  • 2篇侧柏林
  • 1篇原生
  • 1篇造林
  • 1篇造林树种
  • 1篇植物区
  • 1篇植物区系
  • 1篇生态
  • 1篇树种
  • 1篇天然林
  • 1篇天然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机构

  • 2篇西南林学院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云南省林业科...

作者

  • 4篇孙鸿雁
  • 3篇杜凡
  • 2篇杨宇明
  • 2篇黄礼梅
  • 1篇孙玺雯
  • 1篇王娟
  • 1篇李俊清
  • 1篇王娟
  • 1篇王娟

传媒

  • 2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滇西北天然侧柏林在不同干扰强度下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是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山地绿化造林和园林观赏树种,原产中国和朝鲜。分布在德钦县澜沧江流域两岸的野生侧柏群落,被认为是十分珍贵的侧柏野生种质资源。同时,这些...
孙鸿雁
关键词:侧柏造林树种天然群落
文献传递
3种干扰方式下滇西北天然侧柏林植物多样性比较被引量:7
2006年
运用民族植物学和生态学的调查方法,对滇西北德钦县阿东村的天然侧柏林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对于灌木、草本层物种数,中、重度干扰样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较对照样地大,但从增加和减少的物种来看,多为次生阳性广布植物,缺乏中国特有属种,增加的物种对侧柏群落的相对稳定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孙鸿雁王娟杜凡黄礼梅
关键词:侧柏天然林植物多样性滇西北
德钦天然侧柏群落结构与植物区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通过对云南德钦天然侧柏群落的结构与植物区系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组成该群落的种子植物种类计86种,隶属于38科、63属。其群落结构与植物区系特点为:(1)群落结构极为简单,不仅林木稀疏,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也很少。(2)区系分析显示,热带性质的科有9科,温带性质的科有8科,表现出热带性质的科与温带性质的科在该区域相互交融分布的状况;在属级组成中,温带性质的属有39属,占73.58%,表现出极强的温带性质;种级组成中,以中国特有分布种为主,占70.94%,其中又以西南分布为中心,且有中国特有分布的虎榛子属(Ostryopsis)及金铁锁属(Psammosilene)。
黄礼梅王娟孙鸿雁杜凡杨宇明
关键词:群落结构植物区系
区系次生度和生态次生度在生物多样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在分析Patrick、Simpson、Shannon-Wiener及Pielou均匀度等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区系次生度(F)和生态次生度(E)等指标,定义区系次生度(F)是生态系统中已进入的外来种及已丧失的原生种的种类的百分比,它只与这些物种的种类变化有关而与它们的植株数量变化无关,即F={[a/(b1+a)+b2/(b1+b2)]÷2}×100%;定义生态次生度(E)由系统中外来种的重要值与系统中现存每个种的重要值之和的比值,以及由系统中已经丧失的原生种的重要值与系统中曾经拥有的原生种的重要值之和的比值构成,即E={[i∑=s 1 Ai/(i∑m=1 B1i+i∑=s 1 Ai)+i∑=n 1 B2i/(i∑m=1 B1i+i∑=n 1 B2i)]÷2}×100%。通过在滇西北研究的实例分析,说明引入区系次生度和生态次生度等新指数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采用系统中外来入侵种的种类和数量及原生种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用较为直观和易于获得的指标评价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质量,为生物多样性评价、保护和管理提供更多的依据。
杜凡杨宇明王娟李俊清孙鸿雁孙玺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