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庆立

作品数:21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疗法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分裂症
  • 4篇药物疗法
  • 4篇抑郁
  • 4篇抑郁症
  • 3篇心理
  • 3篇预后
  • 3篇干预
  • 3篇病人
  • 2篇心理健康
  • 2篇失眠
  • 2篇失眠症
  • 2篇首发
  • 2篇首发精神分裂...
  • 2篇双盲
  • 2篇双盲对照
  • 2篇强迫症
  • 2篇综合征
  • 2篇卒中

机构

  • 20篇济宁市精神病...
  • 2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济宁市第二人...

作者

  • 21篇孟庆立
  • 10篇张福英
  • 6篇许丽荣
  • 3篇孙延强
  • 3篇郑先振
  • 3篇靳士立
  • 2篇岳淑英
  • 2篇杨艳珍
  • 2篇魏春香
  • 2篇翟金国
  • 2篇阮玖琼
  • 2篇曾昭祥
  • 1篇景丽荣
  • 1篇许从芳
  • 1篇李志成
  • 1篇卢世臣
  • 1篇李治红
  • 1篇刘福祥
  • 1篇张龚
  • 1篇陈成雨

传媒

  • 3篇新药与临床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医药世界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6篇1996
  • 2篇199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酒精中毒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了解我国慢性酒精中毒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用 90项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 (TAS)对 4 2例慢性酒精中毒者及 4 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测试分析。结果 :慢性酒精中毒者SCL - 90总均分及因子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个性调查在EPQ上慢性酒精中毒者表现为明显高E、N、P分 (P <0 0 5 ,P <0 0 1) ,TAS测查慢性酒精中毒组总分及Ⅱ、Ⅳ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余各因子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慢性酒精中毒者存有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个性特征属外向不稳定型 ;较常人述情障碍明显 ;应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提出加强早期社会心理干预 ,提高嗜酒者的心理社会素质 。
孟庆立
关键词:慢性酒精中毒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症状自评量表社会心理干预
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名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60例)进行对照研究。试验组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临床治疗,2组患者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末及6个月未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入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于治疗前及6个月后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SAS[(45.45±10.26)分]、SDS[(52.85±10.14)分]标准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CL-90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5因子上得分明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在生活质量总分、心理健康维度、躯体健康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患者住院1个月后接受康复心理治疗的试验组总的评价比对照组好;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vs 24例)。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明显提高AMI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AMI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李治红孟庆立武维梅张福英丁伟利郭向杰王宇飞李海军
关键词:心理行为干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暴露疗法和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四年随访
1996年
用暴露疗法联合氯丙咪嗪或安慰剂双盲对照治疗48例强迫症20周,试验结束时氯丙咪嗪组疗效优于安慰剂。进行4年随访,至1年时氯丙咪嗪组疗效下降,安慰剂疗效维持。至第4年时两组差异消失,且80%改善能维持。分析认为长程效果维持与实施暴露疗法有关。建议治疗强迫症用暴露疗法联合氯丙咪嗪。
郑先振杨艳珍翟金国孟庆立
关键词:暴露疗法氯丙咪嗪强迫症随访
米安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被引量:7
1996年
目的:观察米安色林治疗由脑卒中所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用米安色林60mg/d晚上1次顿服,疗程4wk,治疗3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用全国统一的4级标准及HAMD,HAMA,CGI,ASBS量表进行疗效和副作用评定。结果:在治疗wk2时已有明显疗效,HAMD,HAMA评分明显下降,疗效指数(EI)上升;wk4时已取得稳定疗效,总显效率为84%;副作用有轻微头昏、嗜睡、口干、便秘、排尿困难及视物模糊;3例病人有一过性ALT升高。结论:米安色林治疗脑卒中所致的抑郁症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孟庆立卢世臣靳士立孙延强
关键词:米安色林抑郁症脑血管意外药物疗法
心得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3
1995年
心得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孙延强,孟庆立,朱友德,曲春诚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并发症是再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和心肌损害,因此有效地预防这些并发症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近年我们应用心得安治疗100例SAH,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
孙延强孟庆立朱友德曲春诚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心得安
匹莫林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被引量:3
1996年
目的:观察匹莫林对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作双盲对照研究。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33±s10a)用匹莫林po,40mg/d。23例(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34±11a)用安慰剂治疗,2组疗程均是6wk。以AIMS量表评定疗效。结果:匹莫林组总有效率为78%,其不良反应有恶心、食欲减退、头痛和头昏,均为一过性。安慰剂组的总有效率是26%,2组疗效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匹莫林治疗由抗精神病药物引致迟发性运动障碍获满意疗效。
曾昭祥上官福来郑先振李志成于兴旺孟庆立
关键词:匹莫林
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对延缓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及复发的作用。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重返社区技能训练,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价患者出院1年后的各种社会功能缺陷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训练后及出院6、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o.01)。服药依从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1年后两组间SDSS第1、5、6、7、8、9、10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返社区技能训练能减轻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疾病复发及社会功能缺陷。
魏春香张福英靳陆平孟庆立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
护士家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6
2005年
目的探讨护士家访对延缓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缺陷及复发的作用。方法将9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家访组48例及对照组45例。对家访组进行为期1年共10次家访,用BPRS评价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用SDSS评价病人出院1年后的各种社会功能缺陷情况,并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出院6、12个月时家访组病人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性家访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1年后两组间SDSS第1、5、6、9、10项及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复发率家访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士家访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疗效的维持及病情的进一步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地延缓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疾病复发及其社会功能的缺陷。
张福英孟庆立许丽荣岳淑英
关键词:病人护士首发精神分裂症复发出院家访
奥氮平与奥氮平合并安非他酮治疗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奥氮平合并安非他酮治疗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寻求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途径.方法 将100例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奥氮平合并安非他酮组(实验组)和奥氮平组(对照组),每组50例.人院后两组病...
孟庆立韩道国侯峰张龚王年生
关键词:奥氮平安非他酮冰毒
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服药依从性的作用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精神患者恢复期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干预组(B组),对B组患者除进行一般常规护理外予以康复护理干预并随访半年,观察干预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情况及疗效维持情况。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B组服药维持治疗情况明显好于A组,BPRS评分较低。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服药依从性,宜提早进行。
张福英孟庆立许丽荣
关键词:护理干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