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延红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RAG
  • 4篇重组酶
  • 3篇基因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3篇B细胞
  • 2篇蛋白
  • 2篇粒细胞
  • 2篇粒细胞白血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粒细胞
  • 2篇慢性粒细胞白...
  • 2篇BCR/AB...
  • 2篇IGH
  • 2篇IG
  • 1篇蛋白2
  • 1篇血型
  • 1篇治疗学
  • 1篇输血

机构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陕西省血液中...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季延红
  • 4篇刘陕西
  • 4篇白晓
  • 3篇邵文斌
  • 1篇刘心
  • 1篇李旭
  • 1篇陈丽梅
  • 1篇王宝燕
  • 1篇陈学民
  • 1篇徐华
  • 1篇韩云峰

传媒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免疫学会...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八届全国免...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4
  • 2篇2012
  • 1篇1996
  • 3篇199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合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探讨被引量:2
1995年
混合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探讨刘陕西,邵文斌,刘心,韩云峰,陈学民,阎春芳,陈丽梅,季延红我们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混合骨髓移植(MBMT)研究,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1.1患者,女性,19岁。1993年12月1日主诉以齿龈出血、紫斑2周而入...
刘陕西邵文斌刘心韩云峰陈学民阎春芳陈丽梅季延红
关键词:白血病骨髓移植
V(D)J重组起始阶段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2012年
重组激活基因(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1和2编码的RAG1和RAG2蛋白通过对V(D)J重组起始阶段的调节作用,使得抗原受体基因重排严格地按组织、细胞发育阶段进行。本文将就RAG蛋白结合和催化断裂抗原受体基因机制作简要介绍。这些新发现明确了体内V(D)J重组发生的部位以及其出现错误时可能发生的地方,提示V(D)J重组机制不仅对淋巴细胞正常发育起关键性作用,而且对基因组不稳定性和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季延红
RAG2调节Igκ基因DNA去甲基化的发生机制
背景:B和T细胞抗原受体(Immunoglobulins,Igs和T cell receptors,TCRs)多样性是由Ig和TCR基因发生位点特异性的V(D)J重组产生的。该过程是由重组激活基因(Recombinati...
邬采君董艳迎白晓季延红
关键词:B细胞
文献传递
重组激活基因蛋白在B细胞基因组的分布
研究背景:免疫系统在淋巴细胞特异性的重组激活基因蛋白(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 1/2, RAG1/ RAG2)作用下,通过V(D)J重组形成淋巴细胞表面的高度多样性抗原受体可变区基因。...
季延红董艳迎邬采君
关键词:RAGRSS
文献传递
RAG2调节Igκ基因DNA去甲基化的发生机制
背景:B和T细胞抗原受体(Immunoglobulins,Igs和T cell receptors,TCRs)多样性是由Ig和TCR基因发生位点特异性的V(D)J重组产生的.该过程是由重组激活基因(Recombinati...
邬采君董艳迎白晓季延红
关键词:B细胞
DJ_H重组中心介导的V_H基因转录促进了IgH位点发生V_H到DJ_H重排
背景:机体产生多样性的免疫球蛋白(Imnunoglobulins,Igs)依赖于B细胞发育过程中,Ig基因位点发生的位点特异性V(D)J重排。该过程是淋巴细胞特有的重组激活基因(Recombination activat...
董艳迎邬采君白晓季延红
文献传递
两种bcr/abl mRNA类型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过程的比较被引量:1
1996年
两种bcr/ablmRNA类型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过程的比较季延红刘陕西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对bcr/ablmRNA进行检测,从分子水平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分为两种亚型,即b2a2和b3a2,并比较两型患者的临床过程,报告...
季延红刘陕西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西安地区住院患者与健康人群Rh血型分布特征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住院患者与健康人群Rh血型分布特征,探讨Rh抗原分型检测在临床输血安全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10 898例住院患者和5 121例健康人做Rh抗原分型检测,并对住院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住院患者与健康人群的RhD阳性表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构成比中,住院患者表型Dccee(0.42%)>DCc EE(0.12%),而健康人DCc EE(0.33%)>Dccee(0.21%);在RhD阳性患者中,Rh表型以CCee和Cc Ee为优势表型,在RhD阴性患者中,Rh表型以ccee和Ccee为优势表型;Rh 5种抗原的阴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51.24%)>c(41.42%)>C(12.04)>e(7.82%)>D(0.83%);在检出的37例同种抗体中,Rh抗体28例,占75.7%,其中抗-E17例,抗-c E4例,抗-D3例,抗-Ce2例,抗-C1例,抗-c1例。结论应用Rh抗原分型检测技术,选择与患者Rh表型相匹配的献血员红细胞输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同种抗体的产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万春晶王宝燕徐华季延红
关键词:RH抗原RH抗体输血安全
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1995年
近几年来,由于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别是DNA重组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已成为国际上引人注目的重要课题及跨世纪工程,实现了科学家们用基因工程技术治疗疾病的梦想。其中以肿瘤、白血病的基因治疗发展最快,成为主流。。 1 发展史及研究概况 1967年Nirenberg首先提出基因工程可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设想。1980年Cline首次将外源基因转导于小鼠获得成功,次年对2名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了基因治疗,但未成功。1985年美联邦国家卫生研究院(NIH)
刘陕西季延红邵文斌
关键词:基因治疗病理学治疗学基因导入靶细胞
DJH重组中心介导的VH基因转录促进了IgH位点发生VH到DJH重排
董艳迎邬采君白晓季延红
关键词:转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