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三泰

作品数:358 被引量:2,611H指数:29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1篇期刊文章
  • 5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36篇乳腺
  • 219篇腺癌
  • 217篇乳腺癌
  • 105篇肿瘤
  • 56篇化疗
  • 54篇乳腺肿
  • 53篇腺肿瘤
  • 51篇乳腺肿瘤
  • 47篇内分泌
  • 47篇分泌
  • 44篇内分泌治疗
  • 41篇晚期
  • 40篇基因
  • 39篇细胞
  • 36篇疗法
  • 34篇乳癌
  • 32篇药物
  • 29篇晚期乳腺癌
  • 29篇激素
  • 25篇受体

机构

  • 176篇军事医学科学...
  • 156篇解放军第30...
  • 33篇军事医学科学...
  • 1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8篇中国医学科学...
  • 16篇第二军医大学
  • 9篇天津市肿瘤医...
  • 7篇复旦大学附属...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北京大学肿瘤...
  • 5篇大连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青岛大学医学...
  • 4篇山东省肿瘤医...
  • 4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357篇宋三泰
  • 205篇江泽飞
  • 85篇吴世凯
  • 72篇王涛
  • 55篇刘晓晴
  • 50篇徐建明
  • 43篇张少华
  • 34篇申戈
  • 20篇张少华
  • 15篇孙君重
  • 15篇孙冰
  • 14篇边莉
  • 14篇曾敏
  • 13篇李晓兵
  • 12篇汤仲明
  • 12篇于静新
  • 10篇李月敏
  • 10篇孟祥颖
  • 9篇黄焰
  • 8篇郭斯启

传媒

  • 55篇中华肿瘤杂志
  • 2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0篇国外医学(肿...
  • 19篇中国肿瘤临床...
  • 17篇肿瘤研究与临...
  • 14篇军事医学科学...
  • 1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0篇癌症进展
  • 8篇中国肿瘤临床
  • 7篇中国癌症杂志
  • 7篇第十四届全国...
  • 6篇癌症
  • 6篇中国新药杂志
  • 6篇国际肿瘤学杂...
  • 6篇中华乳腺病杂...
  • 5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华放射肿瘤...
  • 3篇药物不良反应...
  • 3篇The Ch...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14篇2012
  • 19篇2011
  • 13篇2010
  • 20篇2009
  • 18篇2008
  • 18篇2007
  • 40篇2006
  • 29篇2005
  • 34篇2004
  • 45篇2003
  • 10篇2002
  • 18篇2001
  • 8篇2000
  • 12篇1999
  • 4篇1998
3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睾丸切除加来曲唑治疗晚期男性乳腺癌一例被引量:3
2004年
申戈宋三泰江泽飞宋志武尉承泽王涛
关键词:乳腺癌睾丸切除术来曲唑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患者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方案联合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被引量:1
2000年
评价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方案联合G CSF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动员方案为在常规联合化疗方案的基础上 ,提高环磷酰胺剂量 2 - 4倍 ,化疗后当外周血WBC降至 1.0× 10 9/L以下时给予G CSF ,15 0微克 /次 ,2次 /日。在WBC恢复升高至 5 .0× 10 9/L以上时 ,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果共有 10例乳癌患者完成了上述方案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 ,WBC降低的中位最低值为 0 .8(0 .4 - 1.0 )× 10 9/L ,造血干细胞的中位采集次数为 2 (2 - 3)次 ;采集的CD34+ 细胞中位数为 6.4 3(1.99- 18.75 )× 10 6 /kg。结论提示 ,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方案联合G
吴世凯宋三泰刘晓晴江泽飞闫安文王文虎于静新曲怡梅
关键词:G-CSF外周血干细胞
国产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Ⅰ期临床试验报告被引量:1
1996年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产生的药物,因其治疗白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得以广泛使用。因进口药物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1995年12月至1996年1月对9例住院病人进行了国产rhGMCSF的Ⅰ期临床试验。每3例为一组,各组分别按2.5,5.0和7.5μg/(kg·d)皮下注射,每例用药7d,共注射63人次,观察到的6种不良反应(疲乏,骨痛,局部疼痛,肌肉酸痛,发热和心悸)均为Ⅰ~Ⅱ级。9例病人全部按计划完成试验,3个剂量组均有较好的耐受。同时。
吴进冬鲍云华宋三泰袁晓潮高红军张晓云
关键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Comparison of Letrozole and Aminoglutethimide in Treatment of 113 Cases of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
2004年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letrozole with aminoglutethimide (AG)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 Methods: Th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was conducted in 113 patients. They randomly received letrozole 2.5 mg once daily (letrozole group) or AG 250 mg 4 times daily (AG group) with hydrocortisone. Results: The OR in letrozole group was 23.73% (2 cases of CR and 12 cases of PR, ITT OR was 21.88%), which was higher than in AG group (the OR 11.11%, 1 CASE of CR and 5 cases of PR, ITT 10.17%),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dverse events (AE) and the treatment related AE (RAE) in letrozole group (n=59) was 18.54% and 13.56%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42.11% and 33.33% respectively) in AG group (n=57, P=0.002). Conclusion: The OR of letro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menopausal advanced breast cancer positive or unknown for hormonal receptor is 23.73%, showing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 that of AG. The AE of letrozole a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AG.
刘冬耕管忠震沈镇宙韩企夏宋三泰刘晓晴
关键词:LETROZOLEAMINOGLUTETHIMIDE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乳腺癌中的新进展
赵新吴世凯宋三泰
不同方法检测K-Ras基因突变与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直接测序法和肽核酸钳制PCR(PNA-PCR)法检测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石蜡包埋肿瘤组织,采用直接测序法和PNA-PCR法分别检测肿瘤组织的K-Ras基因第2外显子第12、13密码子的突变状态,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直接测序法检测到43例K-Ras基因突变,PNA-PCR法除了检测出这些突变之外,还在直接测序法检测的野生型中发现了10例突变。对K-Ras突变状态与患者的预后分析发现,直接测序法检测的K-Ras野生型及突变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分别为20.5个月和15.6个月(P=0.067)。PNA-PCR法检测的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21.3个月和15.8个月(P=0.014)。两种方法检测的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有效率和无病进展时间(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照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为3组,高突变组、低突变组和野生型组,仅高突变组与野生型组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6个月vs.21.3个月,P=0.04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HR=2.70,95%CI:1.39~5.25,P=0.003)和K-Ras丰度(HR=1.52,95%CI:1.52~2.19,P=0.026)与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 K-Ras突变不是以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为主方案的疗效预测因子。PNA-PCR法检测的K-Ras突变状态与患者的预后有关。建议用PNA-PCR法确定野生型患者,而突变型患者则用直接测序法来确定。
刘晓静徐建明宋三泰葛飞娇林莉王岩刘烈军李珊珊刘建芝付亚莉姚凯
关键词:转移性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直接测序法预后
新型白蛋白溶剂型纳米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6年
Capxol是一种新型白蛋白溶剂型纳米紫杉醇,已完成的临床Ⅰ、Ⅱ、Ⅲ期试验显示, Capxol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较传统紫杉类药物有着更好的疗效,其治疗相关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为骨髓抑制、外周感觉神经炎。
王凯吴世凯宋三泰
关键词:乳腺肿瘤药物疗法毒性
多西他赛解救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合理剂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估多西他赛解救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剂量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单药多西他赛解救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合理剂量水平和毒副作用。结果200例多西他赛解救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7.O%,临床获益率(CBR)为35.0%,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3.8-6.3个月,中位PFS为5.0个月。多西他赛单位体表面积≥90.0mg/㎡组的CBR为50.0%,高于单位体表面积〈90.0mg/㎡组(29.5%,P=0.008)。多西他赛单位体表面积≥90.0mg/㎡组的中位PFS为7.0个月,高于单位体表面积〈90.0mg/㎡组(4.0个月,P=0.045)。多西他赛解救治疗〈75.0mg/㎡组的PFS(7.0个月)高于75.0-84.9mg/㎡组(3.5个月,P=0.018),≥95.0mg/㎡组的PFS(7.0个月)高于75.0-84.9mg/㎡组(3.5个月,P=0.048)。按照解救治疗线数3分层,≤3线解救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多西他赛≥95.0mg/㎡组的PFS(5.0个月)高于75.0-84.9mg/㎡组(3.5个月,P〈0.05)。按照是否接受紫杉类辅助治疗分层,在既往接受紫杉类患者中,多西他赛≥95.0mg/㎡组的PFS(6.0个月)高于75.0-84.9mg/㎡组(3.0个月,P=0.021)。结论多西他赛解救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与药物剂量水平有关。
吴世凯马焱孟祥颖孙冰王涛张少华江泽飞宋三泰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转移剂量效应关系
IRESSA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IRESSA(ZD1839,Gefitinib)作为一种能口服的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在多个国家获准上市,用于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着IRESSA的临床广泛应用和研究的逐步深入,如何选择对IRESSA敏感的患者,充分发挥其靶向性,是近年来探索如何提高IRESSA疗效的热点。本文从IRESSA疗效与患者特征、IRESSA疗效与EGFR及其下游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IRESSA疗效与EGFR突变三个方面,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韩宇徐建明宋三泰
关键词:IRESSA非小细胞肺癌预测疗效
热断层成像系统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探讨热断层成像 (TTM )检查对女性乳房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78例乳房肿块患者进行TTM检查 ,其中 70例同期行钼靶检查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对照。结果  78例中TTM诊断恶性病变 41例 ,良性病变 3 7例 ,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分别为 92 .7%和 94.6% ,钼靶对乳腺肿块的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分别 88.2 %和 86.1% (P <0 .0 0 1)。结论 TTM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袁云娥王青李荣宋三泰李基业刘忠齐柳经斌
关键词:乳腺乳房X线摄影术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