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润
- 作品数:24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库恩的亚里斯多德经历简析
- 2016年
- 亚里斯多德经历是库恩学术研究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科学革命的结构》思想的起点。库恩从亚里斯多德经历认识到不同时代思想模式的断裂,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甚至以格式塔转换和宗教皈依等夸张样式来论证科学史上经历范式变化的科学共同体的思想状况。
- 宋志润
- 关键词:库恩不可通约性
- 理性与非理性的张力——库恩的实用合理性思想评析被引量:1
- 2009年
- 长期以来库恩被学界归为非理性主义者,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合理性问题可以分为真理合理性和实用合理性,库恩对真理合理性持否定态度,但坚持实用合理性观点,把库恩的思想归为非理性是错误的。在科学哲学领域,库恩开辟了一条把理性和非理性结合起来的道路。
- 宋志润
- 关键词:库恩范式不可通约性
- 范式的不可通约与整体突现被引量:4
- 2007年
-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讨论新发现和新理论的突现,用格式塔转换类比范式转变,认为范式转变后科学问题、解答标准和词项的意义都发生变化,科学家在不同的世界工作,范式不可通约。后期库恩较少谈论突现。就他思想整体范围来看,库恩持一种范式的整体突现观。
- 宋志润
- 关键词:库恩不可通约范式
- 自由是进步的唯一源泉——读密尔《论自由》的联想被引量:3
- 2002年
- 密尔在《论自由》中论证了个人的自由权和社会及政府施于个人的权威的界限问题,提倡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认为自由是社会进步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在逆境中追求真理的经历,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兴衰历史及百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可以作为密尔《论自由》一书的最好注脚。
- 王守昌宋志润
- 关键词:密尔《论自由》独尊儒术自由权社会进步
- 不是从循环中脱身,而是正确地进入循环——海德格尔论解释学循环被引量:3
- 2009年
- 解释学循环是解释学的核心问题。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于解释学循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理解和解释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上升到了本体论高度。已经实现的理解构成前理解,并作为进一步的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二者形成一种循环关系。海德格尔反驳那种认为二者是循环论证的指责,并进一步主张前理解、理解和解释之间构成的解释学循环关系,所表征的正是作为有限性存在物存在着的人根本的存在特性,为人所特有。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思想,通常意义上的理解过程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循环关系得到了阐明。
- 宋志润
- 关键词:解释学循环前理解
- 悲观归纳、新归纳和未被设想的替代者问题被引量:2
- 2014年
-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是科学哲学研究的热点。斯马特、普特南等人提出奇迹论证为科学理论成功与真理的关系辩护,劳丹等人基于科学史案例提出悲观归纳论证加以反驳。围绕科学理论所设定的实体以及理论是否趋真等问题两个阵营争论不断,美国学者P.凯尔·斯坦福在悲观归纳论证基础上,提出科学史的新归纳以及未被设想的替代者问题等新的论证,质疑科学实在论。悲观归纳和新归纳虽同为归纳,但侧重点不同。斯坦福的未被设想的替代者问题颇具深意。
- 宋志润
- 关键词:反实在论
- 从杜威的教育思想看我国的教育改革被引量:3
- 2009年
- 杜威提出教育要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本能为出发点,以使他们将来能够顺利融入社会为目的。这不仅是整个教育的战略方针,也是各项教育改革政策的战术方针,它反映了教育的基本规律。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改革,其中包括高考制度的改革。我们以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改革进行反思,从中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启示。
- 宋志润陈晓平
- 关键词:教育哲学素质教育中国教育现代化
- 从哲学诠释学角度看理解《论语》的三种层次被引量:1
- 2002年
- 根据哲学诠释学相关原理,对于《论语》中有关宰我的言行的记载进行分析,得到理解《论语》的三种层次:即对于孔子的、编纂者的和历代注疏家们思想的理解。进而得到这样的结论:理解历史文本并不仅仅是出于功利目的的单纯字面意义的领会,理解应当是在清晰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透过文字而达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作者形成共鸣,进而为我们的生存于世提供借鉴和指导。
- 宋志润
- 关键词:哲学《论语》诠释学宰我自我意识孔子
- 库恩的不可通约性论题研究
- 宋志润
- 关键词:科学哲学
- 呼唤城市立体绿化
- 2000年
- 环境恶化急需对策随着全球经济的大踏步发展,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绿色屏障锐减,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酸雨、水质污染,水源枯竭等问题越来越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1972年在瑞典召开的人类第一次环境问题国际会议,表明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标志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与发展达成了一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从我国现实来看,经济的飞速发展付出了比发达国家更大的环境损失代价,严重制约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做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保护环境,不能再饮鸩止渴,贻祸子孙。着眼于减少有害气体,城市绿地补偿恢复就是一项易于入手,代价小,百利而无一害的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 宋志润
- 关键词:城市绿化立体绿化绿色植被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