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丹萍
- 作品数:18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住院治疗的376例AE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 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68株,其中产ESBLs菌株31株,检出率45.59%;大肠埃希菌59株,其中产ESBLs菌株28株,检出率47.46%。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除外)、喹诺酮类、复方磺胺甲噁唑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均偏高(〉5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均偏低(〈25%)。上述产ESBLs菌株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大部分头孢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喹诺酮类、氨曲南、复方磺胺甲噁唑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或P〈0.01);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与非产ESBLs菌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对呋喃妥因耐药率偏低,为25%。结论 AECOPD下呼吸道感染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偏高,且呈多重耐药;对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头孢替坦的耐药率偏低。
- 周炜邵雪华彭敏飞王丽华齐激扬陈存国崔丹萍
- 关键词:克雷伯菌感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感染
- 孟鲁司特钠治疗中重度AECOPD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孟鲁司特钠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诊断为中重度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控制性氧疗、抗感染、抗炎、扩张支气管、化痰止咳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治疗组PaO2、PaCO2改善较对照组显著,治疗组PaO2较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症状开始改善时间(4±1)d,住院时间(12±3)d,对照组症状开始改善时间(6±2)d,住院时间(16±5)d。结论孟鲁司特钠可显著提高中重度AECOPD患者的治疗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血氧分压等,值得临床推广。
- 崔丹萍蔡露西周炜齐激扬
-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COPD并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 2012年
- 目的了解利奈唑胺治疗老年COPD并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26例老年COPD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治疗老年COPD伴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利奈唑胺治疗老年COPD患者并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临床有效率89.3%,细菌清除率100%,不良反应发生率11.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老年COPD并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既有效又安全。
- 李宗平崔丹萍
- 关键词:利奈唑胺COPD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在原因不明发热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在原因不明发热(FUO)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在本院住院诊治的符合FUO诊断标准的8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所引起的FU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经ANCA检测均阳性,其中胞浆型ANCA阳性1例,识别蛋白酶3;核周型ANCA阳性7例,识别髓过氧化物酶。临床表现呈多系统受累,以肾、肺受累为主。多数患者有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和贫血。结论:FUO患者若出现肾、肺等多系统受累表现,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与出血或肾功能损害不相称的贫血特点,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应及时行ANCA检测,排除有无原发性小血管炎可能。
- 周炜邵雪华崔丹萍齐激扬
- 关键词:发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小血管炎
- SERPINB7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探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7(SERPINB7)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分为sh-SERPINB7组、空白对照组(BC组)和阴性对照组(NC组);其中,sh-SERPINB7组和NC组分别转染SERPINB7 RNA干扰慢病毒和阴性对照慢病毒。采用qRT-PCR法检测SERPINB7 mRNA表达,CCK-8法、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法检测SERPINB7、Bax、Bcl-2、Snail、Slug、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3和磷酸化Smad3(p-Smad3)的蛋白表达。结果 MCF-7细胞中SERPINB7蛋白表达高于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P<0.05)。与BC组和NC组相比,sh-SERPINB7组MCF-7细胞中SERPINB7 mRNA表达以及Bcl-2、Snail、Slug、TGF-β、p-Smad3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划痕愈合率和侵袭细胞数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 SERPINB7高表达于乳腺癌细胞,敲低SERPINB7可能通过抑制TGF-β/Smad3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 刘志伟崔丹萍蒋婷婷
- 关键词:乳腺癌细胞迁移细胞侵袭
- 高血压及吸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探讨高血压及吸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在我科住院及门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82例,入选标准均符合WHO关于1、2、3级高血压诊断标准,剔除合并有明显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同时选择...
- 崔丹萍
- 文献传递
- 氯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对比观察
- 2007年
- 目的观察比较氯沙坦与依那普利对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功能的作用。方法将58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随机分为氯沙坦(28例)组和依那普利组(30例),氯沙坦组与依那普利组均分别于第4周、3个月、6个月做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检查,观察LVEF及心胸比、血钾、肾功能,并对心功能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治疗前氯沙坦组为LVEF25%,依那普利组为23%,第4周末LVEF即有明显改善,氯沙坦组为32%,依那普利组为31%。3个月时最明显,LVEF氯沙坦组为40%,依那普利组为41%,6个月时仍有提高,LVEF氯沙坦组为42%,依那普利组为44%。结论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均可使其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对改善扩张型心脏病病人心功能、提高LVEF有较好疗效。
- 崔丹萍
- 关键词:氯沙坦依那普利扩张型心肌病
- 社区获得性肺炎高龄患者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生素给药方案差异对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近期疗效、临床病程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高龄CAP患者共78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分别给予莫西沙星单纯静滴方案和静滴-口服序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发热、咳嗽咳痰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病原菌转阴率、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发热、咳嗽咳痰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病原菌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及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静滴方案,喹诺酮类抗生素序贯方案治疗高龄CAP可显著缓解呼吸道症状体征,促进病情早期康复,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 陈燕崔丹萍葛星星
- 关键词:喹诺酮类抗生素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安全性
- 胸腺肽α_1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老年患者细胞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30例诊断为AECOPD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按常规给予控制性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抗炎、扩张支气管、止咳祛痰、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日达仙)皮下注射,每次1.6mg,每天1次,8天为一疗程,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月分别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探讨胸腺肽α1对AECOPD老年患者细胞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治疗组1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升高,CD8+降低,CD4+/CD8+比值升高,与用药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改善COPD老年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 崔丹萍周炜齐激扬
- 关键词:胸腺肽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细胞免疫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 )下呼吸道感染的革兰阴性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连续收集浙江省台州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42例AECOPD 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样本,用Vitek 2 Compact 系统联合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改良Hodge试验和乙二胺四乙酸( EDTA )协同试验筛选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菌株。采用WHONET5.6和SPSS 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革兰阴性菌593株,其中非发酵菌367株(367/593,61.89%),肠杆菌科细菌220株(220/593,37.10%),其他革兰阴性菌6株(6/593,1.01%)。非发酵菌中,分离的主要菌株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186株)、铜绿假单胞菌(9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3株)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2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和呋喃妥因耐药率均较高,为67.20%~100.00%。另外,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复方磺胺甲噁唑和米诺环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耐碳青霉烯类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仅对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和米诺环素等少数抗菌药物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中,分离的主要菌株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89株)、大肠埃希菌(80株)和阴沟肠杆菌(25株),三种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几乎完全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低,均<15%,且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大部分头孢类药物(除头孢替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妥
- 周炜王月平邵雪华齐激扬彭敏飞罗敏陈存国崔丹萍
-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菌碳青霉烯类超广谱Β-内酰胺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