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霞

作品数:31 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特应性
  • 7篇皮炎
  • 6篇特应性皮炎
  • 6篇小鼠
  • 5篇蛋白
  • 5篇鼠模型
  • 5篇小鼠模型
  • 4篇三螺旋
  • 3篇信号通路
  • 3篇银屑
  • 3篇银屑病
  • 3篇硬皮病
  • 3篇通路
  • 3篇皮肤
  • 3篇瘢痕
  • 3篇瘢痕疙瘩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胶原

机构

  • 31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九〇三医院
  • 1篇江油市人民医...
  • 1篇双流县第一人...
  • 1篇邛崃市人民医...

作者

  • 31篇张丽霞
  • 24篇王倩
  • 12篇段西凌
  • 10篇刘伟
  • 7篇蔡震
  • 7篇陈金
  • 6篇卢葳
  • 6篇赵蓓
  • 3篇周夕湲
  • 2篇陈学军
  • 2篇周汐媛
  • 2篇程石
  • 2篇穰真
  • 2篇游晓波
  • 2篇胡静
  • 2篇王勤
  • 1篇周竹
  • 1篇杨晓鲲
  • 1篇张家建
  • 1篇李灵

传媒

  • 8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四川医学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耳前随意皮瓣转移修复耳廓前侧皮肤缺损的临床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总结评价耳廓前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采取耳前随意皮瓣皮下隧道转移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9例耳廓前侧体表肿瘤患者。男3例,女6例;年龄16~79岁,平均59岁,病程0.5~16年。其中血管瘤4例,基底细胞癌3例,鳞状细胞癌2例。肿瘤范围0.5cm×0.5cm~3.0cm×2.0cm,形状各异,不规则。根据肿瘤不同性质、大小和范围,选择不同术式完整切除肿瘤,并行耳前随意皮瓣皮下隧道转移修复,术后7~10天拆线。结果:术后患者切口Ⅰ期愈合9例,其中2例愈合过程出现皮瓣远端肿胀、紫红色,皮瓣均成活。9例获随访1年以上,耳廓无变形,瘢痕不明显,患者效果满意。结论:耳前随意皮瓣皮下隧道转移能很好的修复耳廓前侧体表肿瘤切除后的皮肤缺损,具有术后瘢痕小,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隐蔽的优点,取得满意效果,是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
蔡震游晓波张丽霞
关键词:耳廓缺损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初步探讨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在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6只,以2,4-二硝基氟苯丙酮/橄榄油溶液经皮肤致敏建立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皮损中TSLP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中TSLP,IL-4,IFN-γ及IgE的水平。结果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小鼠皮损中TSLP阳性表达物质主要位于胞核,胞浆及胞膜无特异性着色,实验组平均光密度值(74.306±17.898)明显高于对照组(46.093±3.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小鼠血清TSLP,IL-4,IFN-γ及IgE(213.621±34.666,97.831±15.882,70.999±9.604,142.488±16.352)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51.997±22.328,60.560±9.286,51.224±4.534,14.851±3.9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SLP在特应性皮炎小鼠血清及皮损中大量表达,在AD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张丽霞曾波王倩卢葳何迅陈金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小鼠模型
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肿瘤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鼻翼与鼻尖部皮肤良恶性肿瘤切除后采取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47例鼻翼或鼻尖部位皮肤肿瘤患者。男22例,女25例;年龄23~79岁,平均51.2岁,病程1~30年。鼻翼部35例,鼻尖部12例,其中血管瘤6例,基底细胞癌28例,色素痣6例,鳞癌5例,角化棘皮瘤2例。肿瘤大小范围1.0 cm×1.0 cm^3.0 cm×2.5 cm,形状不规则。根据肿瘤不同性质和范围,选择不同术式完整切除并行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术后7~10d拆线。结果术后患者切口Ⅰ期愈合47例,皮瓣均完全成活。39例获随访1年,切口瘢痕不明显,眼口鼻器官无变形,36例完全满意,3例基本满意。结论鼻尖或鼻翼部位皮肤肿瘤切除后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形态美观,瘢痕小,取得满意效果,是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
张丽霞王倩陈金蔡震
关键词:鼻唇沟皮瓣鼻翼鼻尖皮肤肿瘤
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通过外用2,4-二硝基氟苯(DNFB)丙酮/橄榄油溶液致敏与激发BALB/c小鼠,探索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16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各8只。实验第1天和第2天在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背部脱毛区分别涂搽一次DNFB丙酮/橄榄油溶液及丙酮/橄榄油,第7天开始每隔2天涂搽一次,共涂搽10次。观察小鼠皮肤的生理和病理改变。结果外用DNFB致敏与激发小鼠完成后,小鼠搔抓频率增加,小鼠皮肤可见慢性皮损改变,镜下可见慢性炎细胞浸润,ELISA血清检查发现IgE、IL-4及IFN-γ在血清中高表达。结论外用DNFB致敏与激发BALB/c小鼠产生的皮肤生理和病理改变与AD患者一致,可作为研究AD的发病机理及探索其治疗手段的有效的动物模型。
张丽霞王倩陈金卢葳蔡震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BALBC小鼠
儿童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回顾性分析2005-2014年43例儿童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21例。von Zumbusch型26例,环形型8例,局限型9例。发病年龄2个月~14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98±4.57岁。秋季发病15例,夏季11例,冬季9例,春季8例。27例由感染诱发,36例患儿伴有发热;初始皮损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无菌性脓疱。
王倩刘伟张丽霞
关键词: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阿维A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与变应性皮肤病被引量:2
2011年
变心性皮肤病是一类Th2细胞占优势并伴有嗜酸粒细胞浸润和IgE升高为特点的一类疾病,Th1/Th2细胞平衡失调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是一种IL-7样细胞因子,因为其在变应性皮肤病中的独特作用而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目前认为其可能在启动Th2驱动的变应怍皮肤病中起总开关和主调节器的作用。概述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结构、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如何诱导Th2型细胞反应以及其在变应性皮肤病中的重要作用。
王倩张丽霞
关键词: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皮炎特应性变应性TH2细胞
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及CD34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ollagen triple helix repeat containing 1,Cthrcl)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增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4例瘢痕疙瘩组织及10...
张丽霞王倩陈金蔡震
红光光子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评价
目的:了解红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带状疱疹患者43例,给予红光光子照射,每次20~25分钟,每天2次,对照组19例给予红外线照射,每次照射30 min,每天照射2次。2组同时加更昔洛韦0.25每天一...
张丽霞陈学军周汐媛穰真程石段西凌
文献传递
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血管瘤的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究治疗β-受体阻滞剂治疗血管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临床上获取的血管瘤组织和瘤旁组织,进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收集血管瘤组织,使用胶原酶消化制备肿瘤细胞悬浮液并体外培养得到瘤细胞,在此基础上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马来酸噻吗洛尔(0、2、4 nM)进行处理,观察细胞计数,结合定量PCR,比较血管瘤组织与瘤旁组织CDC42、MAPK、PI3K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瘤旁组织相比,血管瘤组织VEGFR蛋白表达增加。培养的瘤细胞添加马来酸噻吗洛尔后瘤体细胞生长受到抑制,且VEGF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如CDC42、MAPK、PI3K的表达均出现了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噻吗洛尔可通过抑制VEGF信号相关基因表达,从而可能参与了血管瘤细胞生长的过程。
赵蓓周夕湲梁成琳张丽霞
关键词:血管瘤Β-受体阻滞剂马来酸噻吗洛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IL-35在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检测IL-35在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中的表达。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15只,使用丙酮∶橄榄油3∶1溶液作为基质配置0.5%2,4-二硝基氟苯(DNFB)经皮致敏建立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使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35、IL-4、IFN-γ、IL-17的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皮肤组织中IL-12p35 mRNA及EBI3 mRNA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背部皮肤出现明显炎症,病理表现为表皮增厚、海绵水肿、真皮浅层炎细胞浸润。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3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4、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IL-35与IL-17水平呈负相关(P<0.05);模型组小鼠背部皮损组织中IL-12p35及EBI3mR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L-35可能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发挥作用。
王倩刘伟薛竞王勤张丽霞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