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旱地分期施用氮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 1995年
- 采用田间小区结合盆栽试验,对旱地氮肥不同分配方式与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分期施用比一次作底肥不仅能增加小麦产量,而且可改善其籽粒品质。孕穗期和开花期追施氮肥,能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和面筋含量,分别从15.0%、31.97mL和28.21%增加到16.3%、36.27mL和33.06%;而产量最高是播种前底肥和拔节期两次施用。
- 王渭玲张冀涛
- 关键词:旱地小麦氮肥施肥期
- 渭北旱原小麦高产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 张冀涛张联会董彦卿
- 关键词:数学模型小麦渭北旱原高产农艺措施高产栽培
- 黄土残原谷底类型区农经林生态系统结构与效益调查研究─以永寿县店头镇好畸河村为例
- 1995年
- 求调查研究利用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及方法,针对农业资源的匹配特点与农业发展的特征、趋势,以永寿县好河村为例,对黄土残原谷底(川道)类型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研究。通过结构调整与优化,构建农经林复合型新结构,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系统功能,增加产出,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良性循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措施,以期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 张冀涛李云毅王雅鹏董彦卿刘党校
- 关键词:结构系统
- 黄土高原南部作物种植制度改革途径调查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本研究通过典型调查和数年基点监测,针对黄土高原南部在传统种植制度解体后,随着养地作物面积急剧减少,出现的小麦长期连作加化肥的弊端,总结果出以人均耕地多少为基础,改革以作物布局、轮作倒茬、间套复种为主要内容的种植制度的途径,并提出了农牧结合、粮经发展、旱水过渡和果粮问套等类型发展模式。
- 张冀涛李云毅王建民
- 关键词:黄土高原
- 渭北旱塬小麦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3
- 1991年
-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不同产量水平下的配套技术优化模型是:亩产200—300kg,播期9月24—26日,密度18—19万苗/亩,施N7.6—8.0kg/亩,施P_2O_57.67—8.05kg/亩,施油渣52—55kg/亩;亩产300—400kg,播期为9月25—27日,密度18.4—19.1万苗/亩,施N8.21—8.6kg/亩,施P_2O_58.06—8.39kg/亩,施油渣5.07—55.3kg/亩;亩产高于400kg,播期为9月24—26日,密度为17.5—18.44万苗/亩,施N8.4—8.91kg/亩,施P_2O_57.91—8.35kg/亩,施油渣46.1—49.6kg/亩。
- 张冀涛张联会董彦卿徐福利
- 关键词:小麦农艺措施数学模型旱塬
- 渭北旱原(西部)小麦高产优质配套技术研究
- 张冀涛董颜卿蒋代璋毛瑞洪张联会
- 该项研究从小麦抗旱生理特性出发,以良种为前提,配方施肥为基础,提高水肥利用率为中心,研究了亩产200公斤以上小麦,丰产配套技术及科技配方施肥技术,提出了亩施氮肥9.2kg,为渭北旱原小麦商品粮基地建设提供了配套技术措施,...
- 关键词:
- 关键词:小麦高效农业综合丰产技术旱地农业
- 旱地分期施用氮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8
- 1996年
- 采用田间小区结合盆栽试验,对旱地氮肥不同分配方式与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分期施用比一次作底肥施用不仅能增加小麦产量,而且能改善其籽粒品质。孕穗期和扬花期追施氮肥,能提高小麦蛋白质、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它们分别从15.0%,28.21%和31.97mL增加到16.3%,33.06%和36.27mL;而产量最高是氮肥播种前作底肥和拔节期追施2次施用的处理。因此,在可能条件下,小麦最好是分期施用氮肥。
- 王渭玲张冀涛
- 关键词:旱地小麦氮肥
- 小麦多因子栽培试验及分析被引量:3
- 1991年
- 渭北旱原西部冬小麦多因子栽培试验表明,增施肥料是高产优质的主要措施,目前把有限的肥料首先投放在大面积中、低产田是高效的。播期也有重要的作用,适期为9月24日~10月1日,早晚幅度与冬前积温有关。选用良种依然是高产优质的基础和首要条件。
- 张冀涛张联会
- 关键词:小麦播种期地力栽培
- 不同栽培条件与小麦籽粒品质的关系被引量:56
- 1991年
- 小麦籽粒品质除品种特性的基本差异外,随施肥量的增加,多数品质项目指标提高,然而清蛋白、谷蛋白、淀粉含量却有降低趋势,蛋白质产量、直链淀粉含量还受施氮肥期的影响,湿面筋含量、面筋持水率、面条煮熟增重率等,在一定程度上受播期的影响,随播期推迟而增加,小麦籽粒多项品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
- 张冀涛李硕碧张联会
- 关键词:小麦栽培籽粒氮肥播种
- 小麦高产优质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7
- 1991年
- 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施肥量、播期、密度等农艺措施,进行高产优质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小麦产量的顺序是:施氮量>播种期>密度>施磷量>施油渣量,并求出了在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最优组合方案。
- 张冀涛张联会徐福利董彦卿
- 关键词:小麦高产农艺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