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分云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水稻大粒品种“特大籼”的粒型和粒重QTL定位
- 粒重是水稻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之一,控制水稻粒重的是数量性状基因位点,检测、定位、发掘水稻粒重相关性状的QTL并进行遗传效应分析,对于水稻产量提升和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特大籼与日本晴的杂交种构建F2代群体(15...
- 张分云
- 关键词:水稻粒型粒重基因定位
- 文献传递
- 水稻不育系包颈特性及穗颈节间形态解剖结构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以包颈程度较轻的水稻品系H7408和包颈程度较重的培矮64S为材料,对水稻不育系包颈特性及穗颈节间形态解剖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包颈率、包颈长度、花粉可染率上,培矮64S与H7408差异显著,且包颈率、包颈长度与花粉可染率呈负相关关系(R=-0.4681和R=-0.5644);培矮64S穗颈节间比H7408短11.88cm,外层薄壁细胞和内层薄壁细胞比H7408分别少1016、470个;穗颈节间薄壁细胞的平均长度比H7408短,尤其是中部区段内层薄壁细胞与外层薄壁细胞长度培矮64S比H7408分别短25.2、37.8μm,H7408穗颈节间薄壁细胞的长度从基部至中部区段呈突跃式增加,从中部至顶部区段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培矮64S穗颈节间缩短是由细胞数目减少和细胞长度缩短双重作用所致,其中后者作用更显著.
- 张桂莲张分云杨烨雷东阳陈立云
-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形态解剖结构
- 黄华占系谱品种及其亲本产量相关性状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为了阐明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稳定性的差异,以黄华占系谱品种及亲本为材料,连续两年四季对17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考查,应用加性主效应和乘积交互作用(AMMI)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四种环境下水稻产量发生较大变化,变幅为2.21%~19.45%,不同品种间产量的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产量稳定性最好的是丰矮占,最差的是双桂36.各品种的产量相关性状稳定性差异较大,粒宽和剑叶宽稳定性最好,稳定性系数均值分别为0.043和0.049;产量稳定性居中,稳定性系数为0.178;每穗总粒数稳定性最差,稳定性系数为0.935.系谱品种稳定性分析表明,长丝占的引入使得系谱品种产量稳定性大幅提升.随着育种目标的变化,稳定性下降,茉莉丝苗的引入又使品种稳定性再次提高.筛选出的优良种质,可用于培育高稳定性产量性状的水稻新品种,促进水稻高产稳产育种.
- 张分云李宏王重荣周德贵周向阳司徒志谋赖穗春陈立云周少川
- 关键词: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稳定性
- 水稻核心种质黄华占产量及相关性状遗传解析和QTL定位研究
- 本研究以21份华南水稻核心种质及由黄华占和双桂36衍生的RIL群体为实验材料,在重测序的基础上,利用Illumina goldengate DNA芯片系统开发全基因组高通量SNP标记并连续两年四个生产季度对产量及相关性状...
- 张分云
- 关键词:水稻核心种质分子设计育种产量及相关性状QTL定位
- 水稻产量分子设计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3年
- 高产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随着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广泛使用,功能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水稻产量相关基因或QTL被精确定位甚至克隆,以SNP为代表的新一代分子标记技术为水稻高产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以水稻产量性状分子生物学为基础,总结水稻产量分子设计育种所成就及阻碍其发展的制约因子,提出实现水稻产量分子设计育种必须建立高通量、高效、便捷的检测平台,从而达到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最终目的。
- 张分云李宏周向阳王重荣周德贵赖穗春陈立云周少川
- 关键词:水稻产量SNP标记分子设计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