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守增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人民法院报社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诉讼
  • 2篇司法
  • 2篇经济法
  • 2篇经济诉讼
  • 1篇代表诉讼
  • 1篇董事
  • 1篇董事制度
  • 1篇独立性
  • 1篇有权
  • 1篇征地
  • 1篇征地程序
  • 1篇征收
  • 1篇征收制度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环境
  • 1篇职工参与制
  • 1篇职工参与制度
  • 1篇社会政治
  • 1篇社会政治环境
  • 1篇司法改革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人民法院报社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6篇张守增

传媒

  • 2篇人民司法
  • 1篇法律适用

年份

  • 4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我国农地征收制度之完善 ——兼顾公正与效率的现实选择
我国农地征收法律关系是典型的公私法交融的法律关系,应运用公、私法结合的调整思想和手段,注重平衡协调,兼顾公正与效率,从而保证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在市场转型中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有序发展。 笔者首先从所有权限制的角度简单...
张守增
关键词:农地征收土地征收制度土地承包经营征地程序集体所有权
文献传递
公益诉讼中法官能动性的强化与规制被引量:2
2008年
现代意义上的公益诉讼“是在围绕公共利益产生的纠纷的基础上形成的诉讼,是指有关组织和个人依据法律的规定,对违反法律而给国家、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事实上损害或潜在损害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的诉讼活动”。公益诉讼的公益性决定了其司法能动性。“‘公共诉讼’建立在这样一个观点的基础之上,即存在一种法官能够认定和维护的可确定的公共利益。”
张守增
关键词:司法能动性公益诉讼法官规制诉讼活动诉讼案件
公司监督机制与发展本土化借鉴被引量:1
2004年
无论对公司制度的本质作何理解,公司总要由有着自身利益的自然人组成机构,从事活动。因此,建立有效监督机制,约束个别自然人意志,使其不得利用、背离公司赋予的角色要求而追求自身利益,遂成为公司制度与生俱来的另一使命。公司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相互分立、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共同理念的基础上。
张守增
关键词:公司监督机制董事制度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职工参与制度
经济诉讼研究——兼论经济法视野中的司法改革
本论文把经济法总论研究和分论研究相结合,把经济法学理论研究和立法、司法的实践相结合,立足于经济纠纷的有效化解和司法功能的社会化调适,论述与公私法交融的经济法调整相适应、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本位的经济诉讼制度。以刘文华先生基...
张守增
关键词:司法改革
从自治到回应:法院与媒体关系和谐化的路径
2008年
作为实现社会正义的两条重要渠道,法院依法独立审判与媒体的舆论监督在理论上可以并行不悖,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产生冲突。如何把握法院依法独立审判与媒体对司法权的有效监督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二者的紧张与冲突实际上反映了法律机构与社会政治环境的要求之间,更进一步说是法律的完整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仅仅着眼于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在独立的司法权和媒体的舆论监督权之间廓清边界,
张守增
关键词:媒体关系法院和谐化回应自治社会政治环境
经济诉讼研究
张守增
关键词:经济纠纷经济法民事诉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