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尿
  • 1篇导尿管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眼袋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真菌
  • 1篇真菌病
  • 1篇真菌性
  • 1篇真菌性上颌窦...
  • 1篇整复
  • 1篇整复治疗
  • 1篇整形术
  • 1篇中隔偏曲
  • 1篇入路
  • 1篇上颌
  • 1篇上颌窦
  • 1篇上颌窦炎

机构

  • 7篇福州市第二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张宜
  • 4篇刘华
  • 2篇肖志勇
  • 1篇佘菲菲
  • 1篇林梅如
  • 1篇李能
  • 1篇邵孔健
  • 1篇胡顺临

传媒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山东大学基础...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治疗鼻腔后份出血中的应用(附38例报告)
2001年
张宜
关键词:鼻出血双腔气囊导尿管
抢救气管食道横断裂伤成功1例
2004年
肖志勇胡顺临张宜刘华林梅如
关键词:抢救措施气管狭窄气管断裂食管壁
鼻内镜双径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被引量:5
2008年
张宜肖志勇刘华
关键词:真菌病上颌窦炎内窥镜检查
鼻内镜下鼻窦炎鼻中隔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张宜刘华
关键词:鼻内镜下鼻窦炎鼻中隔手术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疗效
鼻骨骨折畸形后期鼻部整复治疗
目的:加强鼻骨骨折早期诊断及及时复位,以减少继发性鼻畸形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和负担。方法:手术分离凿开错位愈合的骨片及软骨,并对其塑型和固定。结果:治疗31例,鼻外观恢复良好,鼻腔通气好。结论:鼻骨骨折继发畸形多因外伤后...
张宜
关键词:鼻骨骨折整复治疗
文献传递
结膜入路整形术治疗下眼袋
1998年
传统的眼袋整复手术,无论下睑皮肤是否松驰,都将手术切口设计在下睑缘下方的皮肤上,术后遗留的疤痕往往是手术者最大的顾虑。经结膜入路眼袋整复方法的改进[1],将从根本上消除大多数眼袋病人的顾虑,使眼袋的整形又迈进了一大步。笔者1996年5月~1998年6...
张宜邵孔健
关键词:整形术眼袋结膜入路
酒糟鼻患者胃黏膜中幽门螺旋杆菌基因的检测及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检测酒糟鼻患者胃黏膜中幽门螺旋杆菌(Hp)基因,探讨Hp基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65例酒糟鼻患者按照症状以及病理发展阶段划分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组、丘疹脓疱组和增生肉芽肿组,每组各55例,并将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采用胃镜取胃黏膜组织,分离培养Hp,提取Hp基因DNA,并进行多聚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析方法检测;ELISA检测IL-8和IL-1水平。结果实验组的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CagA、VacA、glmM、cagE、babA2、babB、iceA、lec1、lec2、dupA(jhp917和jhp918)、jhp933、jhp947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酒糟鼻患者之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酒糟鼻的不断严重Hp毒力基因的阳性率越高。3组酒糟鼻患者IL-8和IL-1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组、丘疹脓疱组和增生肉芽肿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糟鼻的病情越严重,IL-8和IL-1的水平越高。结论 Hp基因在不同病理类型的酒糟鼻患者胃黏膜中表现不同。Hp毒力基因可能上调了炎症介质IL-8和IL-1的表达,进而参与诱导酒糟鼻的发生发展。
张宜刘华佘菲菲李能
关键词:酒糟鼻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