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崇良

作品数:135 被引量:47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2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9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鱼类
  • 26篇群落
  • 21篇环境因子
  • 21篇黄河
  • 21篇黄河口
  • 20篇类群
  • 19篇鱼类群落
  • 18篇渔业
  • 17篇近海
  • 17篇海域
  • 15篇水域
  • 13篇邻近海域
  • 13篇邻近水域
  • 13篇近海域
  • 11篇群落结构
  • 10篇渔业资源
  • 10篇生态系统
  • 9篇优势种
  • 7篇大型底栖动物
  • 7篇底栖动物

机构

  • 106篇中国海洋大学
  • 32篇教育部
  • 3篇山东省海洋生...
  • 2篇青岛职业技术...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青岛市海洋与...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辽宁省海洋水...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山东大学(威...
  • 1篇山东省水生生...
  • 1篇山东省海洋资...

作者

  • 106篇张崇良
  • 95篇任一平
  • 90篇徐宾铎
  • 80篇薛莹
  • 35篇纪毓鹏
  • 12篇王晶
  • 5篇张云雷
  • 4篇韩东燕
  • 4篇陈宁
  • 3篇李敏
  • 3篇王琨
  • 3篇刘晓慧
  • 3篇万荣
  • 3篇肖欢欢
  • 3篇张芮
  • 2篇张涛
  • 2篇麻秋云
  • 2篇孙铭
  • 2篇刘阳
  • 2篇邢磊

传媒

  • 2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1篇海洋学报
  • 15篇应用生态学报
  • 14篇中国海洋大学...
  • 10篇水产学报
  • 6篇2016年中...
  • 3篇生态学报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2009年中...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4篇2024
  • 12篇2023
  • 12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16篇2019
  • 11篇2018
  • 18篇2017
  • 1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南部近海脊腹褐虾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3
2020年
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是山东近海众多鱼类的饵料生物,其分布与水深、海水底层温度等环境要素息息相关。根据2016年10月、2017年1、5和8月在山东南部近海4个航次获取的渔业资源及环境调查数据,分析山东南部近海脊腹褐虾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广义加性模型研究脊腹褐虾的分布与水深、海水底层温度等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研究显示,脊腹褐虾CPUE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特征,全年平均CPUE为2.07 kg/h,春季为2.43 kg/h,夏季为2.47 kg/h,秋季为1.18 kg/h,冬季为2.19 kg/h。水深和海水底层温度对脊腹褐虾分布影响显著(p<0.01),脊腹褐虾CPUE与水深呈显著正相关,在水深80 m海域CPUE较高。海水底层温度为6~12℃时,脊腹褐虾CPUE与海水底层温度呈正相关,海水底层温度为12~20℃时呈负相关,最适宜海水底层温度约为12℃。
纪毓鹏李明坤韩东燕王晶张崇良任一平
关键词:水深
长山列岛邻近海域鱼类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季节和空间变化被引量:1
2023年
为查明黄、渤海生态交错带长山列岛邻近海域鱼类功能多样性的时空变化,根据2016−2017年在长山列岛邻近海域开展的鱼类生物资源和环境因子的调查数据,结合食性、营养级、洄游类型、适温性、恢复力和鱼卵类型等13种功能性状,应用群落特征加权平均数指数、功能多样性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鱼类功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空间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冬季的优势类群为端位或上位口、生长系数较低、脆弱性较高、恢复力较低、定居或短距离洄游的平扁形、暖温性底层鱼类,夏、秋季表现出更多的功能性状,例如长距离洄游、栖息位置处于中上层、体型为侧扁形和纺锤形等;夏、秋季的功能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春、冬季,功能均匀度指数在春季最高,功能离散度指数在秋季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季节;春季功能均匀度指数和春、秋季功能离散度指数均表现出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夏、冬季的功能丰富度指数和秋季的功能均匀度指数均表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趋势;功能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长山列岛邻近海域作为黄、渤海生态交错带,鱼类洄游引起优势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呈现出一定的季节变化,环境因子的变化使得功能多样性的空间格局表现出复杂性、异质性的特点。
邹建宇刘淑德张崇良薛莹薛莹徐宾铎
关键词:鱼类群落
基于物种分布模型分析环境因子对海州湾偶见种资源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偶见种易受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外界威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由于其数据量较少、分析困难,目前对分布特征的研究较少,其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尚待探究。本研究基于2013–2019年海州湾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凤鲚(Coilia mystus)、红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和虻鲉(Erisphex pottii)3种海州湾偶见种资源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比较了广义可加模型(GAM)和随机森林(RF)模型对其资源分布的拟合效果,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水深是影响春、秋季凤鲚和红狼牙虾虎鱼资源分布的最显著因子,而底层水温仅在秋季是影响虻鲉资源分布的最重要环境因子。凤鲚分布模型的方差解释率最高,其次为红狼牙虾虎鱼,虻鲉模型方差解释率最低。凤鲚、红狼牙虾虎鱼和虻鲉分布模型在春季方差解释率均低于秋季。交叉验证表明,3个物种预测结果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在0.70~0.85之间,仅秋季凤鲚的AUC值达到0.9;同时GAM预测结果的AUC值均大于RF模型,表明对于偶见种而言,GAM的预测性能优于RF模型。本研究为今后开展偶见种研究的模型选择提供了参考,对偶见种资源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张涛张涛栾静张云雷张崇良
关键词:偶见种
山东近海星康吉鳗体长-体质量关系及其时空异质性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解山东近海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体长和体质量等生物学特征,基于2016年10月和2017年1月、5月、8月山东近海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采集的星康吉鳗样本,研究了星康吉鳗体长、体质量组成以及肥满度的时空差异,并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了其体长-体质量关系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山东近海星康吉鳗的体长、体质量、体长-体质量关系参数以及肥满度在时空上均有较大波动。冬季航次星康吉鳗的平均体长、体质量显著小于其他3个航次(P<0.05)。肥满度季节间差异显著,夏季肥满度显著大于其他季节。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表明,季节和水域对星康吉鳗的体长-体质量关系参数a具有显著的影响。最优模型中,参数b的估计值为3.27,参数a在不同季节和海区的变动范围为4.78×10^(-4)~5.68×10^(-4),其中夏季的a值最大,秋季和冬季次之,在春季最小;Ⅲ区(水深>50m)最大,Ⅰ区(水深<30m)次之,Ⅱ区(30m≤水深≤50m)最小。星康吉鳗体长-体质量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的季节和水域变化可能与其洄游习性、摄食强度以及饵料丰度等有关。未来研究应充分考虑体-体质量关系参数的季节和区域差异,为种群评估模型提供精确参数。
李雅敏牟秀霞张崇良丁兆成纪毓鹏纪毓鹏
关键词: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肥满度时空异质性
黄海中南部近岸海域春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空间格局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根据2015年春季在黄海中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鱼类浮游生物大型浮游生物网水平拖网数据,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空间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浮游生物35种,其中鱼卵21种,仔稚鱼23种。鱼类浮游生物隶属于8目18科34属,优势种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鲬(Platycephalus indicus)、鱼衔属(Callionymus spp.)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其中,鳀和鱼衔属主要分布于海州湾渔场海域,鲬主要分布于吕泗渔场海域,小黄鱼多分布于吕泗渔场北部海域。生态类型包括半咸水型、沿岸型和近海型种类。聚类分析表明,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可划分为以鱼衔属、鳀为优势种的站位组A(主要分布于海州湾海域)、以小黄鱼、黄鲫(Setipinna taty)等为优势种的站位组B(主要位于江苏沿岸海域)和以鲬为优势种的站位组C(主要位于江苏沿岸-近海海域),以站位组B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各站位组的鱼类浮游生物的生态类型和适温类型组成不同,这与其所处的海域生境有关。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春季黄海中南部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深和表层温度。同时也受洋流、底质类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黄海中南部近岸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格局,可为今后科学制定该海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资源量化管理等资源养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肖欢欢张崇良徐宾铎薛莹刘鸿李增光任一平
关键词:生态类型优势种典范对应分析群落结构
海州湾鱼类群落平均营养级和大型鱼类指数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3
2019年
为探究近年来海州湾鱼类群落的变化特征,本研究根据2011年及2013-2017年春季(5月)和秋季(9-10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分析了海州湾鱼类群落平均营养级(MTL)和大型鱼类指数(LFI),对海州湾鱼类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州湾的优势鱼种主要有大泷六线鱼、方氏云鳚、尖海龙、小黄鱼、长蛇鲻等,且优势鱼种季节性变化明显.海州湾鱼类群落的平均营养级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季节变化,总体上秋季的MTL高于春季,而且秋季MTL变化具有滞后性.LFI计算结果表明,近年来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大个体鱼类资源量有所减少,鱼类群落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小型化趋势.
吴筱桐丁翔翔江旭徐宾铎张崇良任一平薛莹
关键词:群落结构优势种渔业资源
海州湾秋季小眼绿鳍鱼的摄食策略及食物选择性被引量:7
2018年
基于2011年及2013—2015年秋季在海州湾海域进行底拖网调查数据,通过分析733尾小眼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spinosus)的胃含物样品,对其食物组成、摄食强度、摄食策略以及食物选择性等摄食生态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眼绿鳍鱼摄食饵料生物共有80余种,其中优势饵料种类为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疣背宽额虾(Latreutes planirostris)、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眼绿鳍鱼的食物组成无明显体长变化。不同体长组小眼绿鳍鱼的空胃率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胃饱满指数差异显著(P<0.05)。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表明,底层盐度、底层水温和纬度对小眼绿鳍鱼的摄食强度有显著影响(P<0.05),而体长、经度和水深的影响则不显著(P>0.05)。摄食策略分析表明,小眼绿鳍鱼是以虾类和鱼类为主要饵料类群的广食性鱼类。通过计算食物选择性指数发现,小眼绿鳍鱼喜食饵料与实际摄食的主要饵料种类存在一定差异,表明其摄食既具有较强的主动选择性,同时又受到海州湾饵料丰度和可获得性等因素的影响。
王荣夫张崇良徐宾铎任一平薛莹
关键词:摄食生态
基于体长-繁殖潜力比方法的海州湾小黄鱼资源状态评估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解海州湾小黄鱼(Larimichthy polyactis)群体的资源开发状态,本研究根据2013—2018年春、秋季在海州湾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使用体长-繁殖潜力比方法(LB-SPR)估算了海州湾小黄鱼群体的50%、95%选择性体长(L_(s50)、L_(s95))和相对捕捞死亡系数F/M(捕捞死亡系数F除以自然死亡系数M),进而估算该群体的繁殖潜力比(SPR);同时,研究了两组50%、95%选择性体长对应的F/M对海州湾小黄鱼SPR的影响。研究表明,海州湾小黄鱼群体体长平均值呈波动状态,其优势体长组成分布和体长均值的年间变化趋势相同;2013—2018年小黄鱼的选择性体长L_(s50)与L_(s95)的估计范围分别为93~104 mm和113~130 mm,平均值分别为97和121 mm,时间序列下L_(s50)与L_(s95)年度估算值均呈下降趋势。2013—2018年F/M的估算范围为2.36~2.58,平均值为2.46,时间序列下F/M估算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SPR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均值为0.22水平,不低于最低限制参考点(SPR=0.2)。在海州湾现有网具选择性情况下,当F/M=2.21时,SPR=0.2,达到限制参考点水平;当F/M降到0.85时,SPR=0.4,达到目标参考点水平。在模拟中设定小黄鱼开捕体长为150 mm(海州湾海域小黄鱼最小可捕标准体长),当F/M=2.46时(当前相对捕捞压力水平)对应的SPR=0.51。本研究结果表明,海州湾小黄鱼群体长期遭受高强度的补充型过度捕捞,群体繁殖潜力偏低,小黄鱼渔业可持续性面临严重挑战。因此,建议适当降低开发强度,同时限制渔具网目尺寸,以实现海州湾小黄鱼群体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夏恒睿王琨王琨刘逸文张崇良张崇良任一平
关键词:小黄鱼渔业资源评估
基于胃含物和稳定同位素研究海州湾长蛇鲻的摄食习性被引量:7
2020年
长蛇鲻(Saurida elongate)为温水性近海底栖鱼类,是目前海州湾的优势鱼种之一,在海州湾食物网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基于海州湾底拖网调查采集的样品,结合胃含物分析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长蛇鲻的摄食习性。结果表明:海州湾长蛇鲻摄食的主要饵料生物为戴氏赤虾、枪乌贼、长丝虾虎鱼、鳀、六丝钝尾虾虎鱼、细条天竺鲷、尖海龙和绯鱼衔。其δ13C值范围在-19.39‰^-16.23‰之间,平均值为(-18.01±0.85)‰,与体长无显著相关性;δ15N值范围在9.56‰~13.36‰之间,平均值为(11.77±0.86)‰,与体长呈显著正相关。长蛇鲻不同体长组的饵料生物贡献度差异较大,随着体长增加,其捕食能力增强、摄食器官逐渐完善、摄食饵料生物的比例发生变化,可能是导致其摄食习性随体长变化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海州湾长蛇鲻的摄食生态,为海州湾食物网营养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高元新隋昊志任晓明徐宾铎张崇良张崇良薛莹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营养级摄食习性
基于估计准度和调查费用的渔业资源调查采样设计优化
2021年
合理的调查采样设计及优化可以降低调查费用,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实现调查采样效益的最大化。本研究量化了调查费用,在考虑估计准确度基础上,将调查费用作为评价指标加入到采样设计优化中,应用计算机模拟重抽样方法和模拟退火算法进行航线规划。基于2013—2015年春、秋季海州湾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使用克里金插值法模拟了该海域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方氏云鳚(Enedrias fangi)和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在春、秋季的相对资源量分布,作为其分布的"真值"。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模拟不同样本量下的调查采样,估计各目标鱼种的资源量指数,以相对偏差(RB)的绝对值来评价目标鱼种资源量指数估计的准确度,以调查费用、超标概率作为费用评价指标,以综合评价指标(IEI)作为衡量准确度和费用的综合指标。结果表明:各鱼种资源量指数估计的RB值随样本量增加而降低,但各鱼种的RB值不同。不同评价指标确定的最优站位数不同,按RB值确定的最优站位数较高,调查费用超过预算;按调查费用确定的站位数较低,但无法有效保证资源量指数估计的准确性;按IEI确定的最优站位数处于中间水平,能兼顾调查费用和资源量指数估计准度。综合考虑调查费用和航线规划的采样设计不仅能确定最优站位数,还可以确定调查设计的站位空间位置、站位调查顺序和调查费用。调查者可以根据实际费用预算,从模拟方案中选择费用低、RB低的理想采样设计方案开展调查。
张国晟张崇良薛莹薛莹任一平纪毓鹏
关键词:模拟退火算法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