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海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丹红注射液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灶周水肿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灶周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比观察手术+丹红组和单纯手术组患者在术后1,11 d出血灶周最大水肿面积差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结果:手术+丹红组患者在术后1,11 d灶周水肿减轻的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变化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及时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能明显减轻灶周水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 迟丽屹张彦海付峰
-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脑水肿丹红注射液
- 不同剂量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 2008年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笔者采用不同剂量养血清脑颗粒治疗VBI性眩晕患者64例,对其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迟丽屹张彦海
- 关键词:养血清脑颗粒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 20-羟基蜕皮甾酮通过Akt/NF-κB通路调节小胶质细胞活化
- 2018年
- 目的观察20-羟基蜕皮甾酮对脂多糖诱导的体外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脂多糖处理原代培养的SD大鼠小胶质细胞,构建其活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脂多糖处理组和脂多糖+20-羟基蜕皮甾酮组。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基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胞质内p-IκBα、细胞核内pNF-κB以及细胞内p-Akt水平。结果 10ng/ml LPS孵育小胶质细胞8h,细胞培养基中IL-1β和TNF-α浓度分别从33. 73±6. 42pg/ml和43. 67±7. 17pg/ml上升至87. 16±12. 78pg/ml和96. 55±13. 76pg/ml(P <0. 01)。50μmol/L 20-羟基蜕皮甾酮和LPS一起处理细胞8h后,笔者观察到细胞上清中IL-1β和TNF-α浓度分别降低至59. 37±9. 24和72. 81±12. 69pg/ml(P <0. 05)。进一步增加20-羟基蜕皮甾酮浓度至100μmol/L,细胞上清中IL-1β和TNF-α浓度进一步降低至48. 11±8. 42pg/ml和61. 44±9. 38pg/ml(P <0. 01)。此外,脂多糖导致小胶质细胞胞质内p-IκBα、细胞核内p-NF-κB和细胞内pAkt水平明显升高(P <0. 01),20-羟基蜕皮甾酮抑制上述蛋白水平的升高。结论 20-羟基蜕皮甾酮经Akt信号通路,失活NF-κB,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IL-1β和TNF-α分泌,最终改善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
- 胡军胡军张彦海张佳程妮迟丽屹
-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炎症NF-ΚBAKT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大剂量组33例,口服养血清脑颗粒8g,3次/日;常规剂量组31例,口服养血清脑颗粒4g,3次/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大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6.97%优于常规剂量组的83.87%(P<0.05),在改善眩晕症状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方面,大剂量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显著疗效。
- 张彦海迟丽屹赵琪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养血清脑颗粒
- 20-羟基蜕皮甾酮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20-羟基蜕皮甾酮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SD大鼠海马神经元和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闭塞法建立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电图和脑组织Nissl染色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将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20-羟基蜕皮甾酮组。TUNE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认知功能,酶联免疫法测定缺血再灌注后3-24小时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从4.50±1.90%上升至72.90±8.40%(p<0.01),给予20和40 mg/kg 20-羟基蜕皮甾酮干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分别下降至51.40±8.60%(p<0.05)和42.70±6.80%(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中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在空间探索试验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目标象限次数明显减少(p<0.01),而20-羟基蜕皮甾酮显著抑制上述变化,改善大鼠的认知功能。缺血再灌注后3-24小时,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浓度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20-羟基蜕皮甾酮能抑制上述各时间点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浓度的升高。结论:20-羟基蜕皮甾酮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和认知功能有显著保护作用,抑制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是其保护机制之一。
- 胡军胡军张彦海潘娜迟丽屹迟丽屹
- 关键词:神经保护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