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洲
-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黄河信息化的建设构思
- 近年来黄河信息化发展迅速,其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变化。作者结合黄河治理开发的实际,提出了黄河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内涵,并总结了黄河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特点。
- 张振洲司权马辉
- 关键词:黄河信息化防汛
- 文献传递
- 桌面地理信息系统在防汛指挥调度中的应用
- 2001年
- GIS(地理信息系统 )可将表格式的信息和地图式的信息结合起来 ,在计算机内组织成一个既反映数量特征又反映拓扑特征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GIS的信息处理方式主要是图形方式 ,它直观表达地理要素的分布态势及彼此之间的拓扑关系 ,在防汛指挥调度中能形象、快捷地掌握全局情况 ,为领导决策服务 .
- 单伟孙建奇张振洲
- 关键词:MISGIS防汛指挥调度堤防工程
-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
-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是数据库系统,本文对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特别在数据库的组成、数据库管理等方面的设计作了探讨。
- 张振洲孙建奇
-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 文献传递
- 黄河治理开发信息化建设框架被引量:1
- 2002年
- 黄河治理开发信息化建设主要由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组成。其中 ,信息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信息安全、用户平台等 ,应用系统包括防汛指挥系统、水利工程管理系统、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水环境监测监督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和黄河网等。要建设黄河治理开发信息化系统 ,必须从逻辑上对系统进行分析 ,确定各部分的建设任务和内容。
- 张振洲张永
- 关键词:黄河治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系统
- 黄河信息化的建设构思
- 近年来黄河信息化发展迅速,其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变化.作者结合黄河治理开发的实际,提出了黄河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内涵,并总结了黄河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特点.
- 张振洲司权马辉
- 关键词:黄河治理开发防汛工程水资源管理
- 文献传递
- 黄河防汛虚拟现实会商探讨被引量:9
- 2002年
- 防汛虚拟现实会商是通过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建立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会商环境 ,为会商者决策提供立体的可视化信息服务 ,其特点是跨域会商、会议全程智能记录、立体的可视化信息互动。
- 张永张振洲卢杜田
- 关键词:黄河防汛虚拟现实
- 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被引量:7
- 2002年
- 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是“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第一期工程 ,建成后应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 ,具有快速完成各类信息收集处理 ,为编制水量调度方案和监督调度方案的实施提供决策支持 ,为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各项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和分析计算手段等功能。系统的总体结构是一个由二级调度支持模式、三层计算机网络结构、四类信息采集体系构成的基本框架。在该系统的支持下 ,使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尽快实现合理配置 。
- 陈永奇朱辰华张振洲
- 关键词:黄河水资源水量调度
- 黄河水利委员会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技术被引量:7
- 2002年
- 实现水利现代化 ,必须首先实现水利信息化。黄河的综合治理问题客观上决定了必须综合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黄河的综合治理必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 ,我们要首先了解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并对黄河信息化建设中可能应用到的关键技术有所掌握 。
- 王龙张振洲于海泓
-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 黄河水利委员会公用信息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被引量:1
- 2002年
- 黄河水利委员会信息化的关键是公用信息平台建设和标准体系的建立 ,其中公用信息平台包括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软件开发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可视化平台 ,标准体系包括公用信息平台标准、信息编码标准。
- 张振洲司权孙建奇
-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平台网络数据库
- 2001~200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被引量:1
- 2001年
- 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于 70年代 ,长期以来 ,为治黄工作发挥了较好的服务作用 ,但在统一规划和软件开发利用上 ,仍存在一些问题。计划在 2 0 0 1~ 2 0 0 5年 ,主要围绕黄河防洪、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大力推进黄委信息化进程 ,同时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 ,开发各种信息数据库 ,为治黄工作提供决策支持系统 ,并逐步实现全河无纸化办公。
- 张振洲娄渊清
-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