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超

作品数:195 被引量:2,099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5篇急诊
  • 31篇老年
  • 23篇预后
  • 23篇衰竭
  • 21篇重症
  • 18篇心力衰竭
  • 18篇危重
  • 17篇危重症
  • 16篇动脉
  • 16篇心肌
  • 16篇脓毒
  • 15篇脓毒症
  • 14篇综合征
  • 12篇心脏
  • 11篇中毒
  • 10篇血管
  • 10篇老年急性
  • 8篇蛋白
  • 8篇心血管
  • 8篇休克

机构

  • 184篇北京医院
  • 19篇北京协和医院
  • 8篇四川省人民医...
  • 7篇北京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卫生部北京老...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清华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国医师协会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海南医学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卫生部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医学会

作者

  • 189篇张新超
  • 38篇温伟
  • 23篇全锦花
  • 17篇于学忠
  • 16篇王旭涛
  • 12篇胡振
  • 12篇文力
  • 11篇周浩
  • 9篇陈曦
  • 8篇邹琪
  • 7篇崔岩
  • 7篇冷斌
  • 6篇陈燕启
  • 6篇朱华栋
  • 6篇李珂
  • 6篇乔延东
  • 6篇张堃
  • 5篇米玉红
  • 5篇李冠臻
  • 5篇王凡

传媒

  • 46篇中国急救医学
  • 2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6篇临床急诊杂志
  • 13篇中国心血管杂...
  • 10篇世界急危重病...
  • 9篇中华老年医学...
  • 5篇临床误诊误治
  • 4篇2012北京...
  • 4篇2013北京...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华老年多器...
  • 3篇2004年北...
  • 3篇2006年北...
  • 3篇中华医学会急...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10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9篇2021
  • 6篇2020
  • 11篇2019
  • 15篇2018
  • 11篇2017
  • 6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13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14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7篇2005
1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急诊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强化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分析1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急诊临床情况。结果1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其中15例(93.7%)有高血压和(或)动脉硬化史,仅半数有剧烈疼痛,81.4%血压不正常,近70%有四肢脉搏强度不对称;首次被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不到50%,1/3首先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结论本症临床表现多样,应加强对不典型症的认识,强调全面细致查体与及时适当的影像学检查。
张新超温伟全锦花乔延东李珂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分离急诊
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并讨论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的132例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患者分为钙化性瓣膜病组和钙化性瓣膜病+冠心病组,并与同期不伴钙化性瓣膜病的冠心病例作对照....
张新超全锦花温伟陈燕启
关键词:钙化性心瓣膜病老年人心功能血液动力学
文献传递
电解质紊乱与心脏骤停风险被引量:7
2014年
临床上,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常见,其与心脏骤停风险的关系非常复杂,大体可为两个方面,其一可能是心脏骤停的诱发因素,其二可能是心肺复苏进程中伴发的病理生理状态。为提高急诊医师对急诊患者发生院内心脏骤停的认知,本文简要评述电解质紊乱与心脏骤停风险的关联及治疗原则。
张新超
关键词:电解质失调心脏停搏高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
严重脓毒症液体复苏--人工胶体有风险?
感染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即为脓毒症(sepsis);严重脓毒症是指脓毒症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或组织低灌注;.液体复苏是指早期容量扩充,并非等同于持续输入液体,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等急危重症患者常用的基本治疗...
袁绍华张新超
关键词:严重脓毒症人工胶体风险评估
严重脓毒症液体复苏:人工胶体液有风险?被引量:2
2014年
液体复苏是指早期容量扩充,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等急危重症患者常用的基本治疗手段。严重脓毒症是指脓毒症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或组织低灌注,如果在充分液体复苏后患者仍表现低灌注、持续低血压或血乳酸水平≥4 mmol/ L,则为脓毒性休克。因此,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早期液体复苏,直接关系到其病情转归。但是,对于严重脓毒症液体复苏应该怎样选择合适的补液量,怎样的晶体、胶体液体比例更合理,人工胶体液是否存在潜在风险等问题,都需要急诊医师在实际工作中审慎决策。
袁绍华张新超
关键词:脓毒症休克脓毒性晶体液人工胶体液
乳酸--反映组织与器官低灌注的良好指标被引量:8
2018年
过去人们认为血压降低是休克的主要标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认为休克的实质是微循环障碍和衰竭导致的组织低灌注和细胞缺氧,并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序贯性事件[1]。血压并非诊断休克的敏感指标心[2],临床常见虽然生命体征稳定但已经出现组织灌注不足的早期休克患者。
温伟张新超
关键词:血乳酸脓毒性休克组织灌注酸中毒
右心功能与容量负荷被引量:1
2018年
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现代治疗方法的创新,使得心脏疾病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也日益增长。尽管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病死率仍旧较高[1]。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有3%-9%为右心功能不全所致[2],急性右心衰竭的院内病死率为5%~17%,是心肺疾病转归和预后的重要决定因素[3]。
刘晓珺张新超邓颖
关键词:右心功能容量管理低血容量超声心动图
和肽素在急重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和肽素(copeptin)于1972年由Holwerda发现[1],是神经垂体分泌的、与精氨酸升压素(arginjne-vasopressin,AVP)同源的糖基化肽,与精氨酸升压素等摩尔释放[2]。相关研究表明,在急性心力衰竭(AHF)、急性心肌梗死(AMI)、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及脓毒症等急重症中,血浆和肽素水平明显升高,并与患者的病情、诊断及预后明显相关。本文简要综述和肽素在急重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安稳文力张新超
关键词:和肽素急重症生物标志物预后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2)被引量:22
2022年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病理生理学特征为肺淤血和(或)体循环淤血、伴或不伴有组织器官低灌注, 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量受限)和/或液体潴留(外周水肿), 以及血浆利钠肽水平升高[1,2,3,4]。心衰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 其发病率高, 目前我国≥35岁人群心衰的患病率为1.3%(女性1.2%, 男性1.4%), 估计有心衰患者890万[5]。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张新超邓颖商德亚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肺淤血心室充盈急诊管理液体潴留
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对近期预后的影响及风险因素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重新摄入营养时并发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RFS)对近期预后的影响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有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共145例,根据RFS诊断标准,诊断RFS或亚临床RFS 65例为研究组,其余8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指数、纳差时间、营养方式、每日摄入热卡值、糖脂供能等情况,并分析患者出现低磷血症或RFS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性别、BMI、纳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年龄高于对照组(岁:80.91±9.46 vs. 77.57±10.07,P=0.044)。在诊治过程中出现RFS患者病死率高于未出现RFS患者(52.3%vs. 15.0%,χ^(2)=23.045,P=0.000)。ROC曲线分析发现,72 h血磷下降值曲线下面积为0.811,95%CI为(0.734,0.888)。72 h血磷下降值的约登指数最大截断值为0.395mmol/L。在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入院RFS危险因素分层、初始进行的营养类型、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热卡摄入510 kcal/(kg·d)组出现RFS比例低于<5 kcal/(kg·d)组及≥10 kcal/(kg·d)组(χ^(2)=7.779,P=0.020)。结论诊治过程中出现RFS是影响老年急危重症患者近期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有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中,RFS可能与初始热卡摄入情况有关。
陈曦张新超
关键词:再喂养综合征低磷血症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