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霞
- 作品数:100 被引量:31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Ag85a-卡介苗重组疫苗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ag85a-卡介苗重组疫苗,研究其免疫原性及抗结核作用,以期获得结核病预防性或治疗性疫苗。方法通过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将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抗原Ag85a的编码基因与穿梭质粒载体pYUB295重组,通过电穿孔技术导入卡介苗中,应用PCR扩增、PAGE电泳鉴定重组卡介苗。结果通过PCR扩增获得约800bp的ag85a基因,与穿梭表达载体pYUB295重组后,通过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测序鉴定表明ag85a基因正确插入到pYUB295质粒中。将重组质粒通过电穿孔导入卡介苗,重组卡介苗在抗性培养基上生长良好。pYUB295-ag85a重组卡介苗基因组DNA的PCR扩增以及培养上清液的PAGE电泳表明:ag85a-卡介苗重组疫苗构建正确,Ag85a蛋白在卡介苗中分泌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ag85a-卡介苗重组疫苗。
- 张灵霞吴雪琼董恩军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卡介苗重组疫苗
- 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的原核高表达及其包涵体复性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在原核系统内获得高表达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GDF-BB),并对形成的包涵体进行复性。方法:对PGDF-BB核酸编码序列进行优化,构建pET-22b-PGDF-BB表达载体,以提高PCDF-BB的表达量;优化PGDF-BB包涵体复性条件,提高蛋白复性率和生物活性。结果:构建了pET-22b-PGDF-BB高效表达载体,原核表达的重组人PGDF-BB占细菌总蛋白的25%,PGDF-BB包涵体复性率达到15%。结论:对表达序列的优化设计可显著提高蛋白的表达量,复性方法的改良提高了蛋白的复性率和生物活性。
- 孙卫国张灵霞杨秉芬刘艳华程小星
- 关键词:包涵体复性
- 结核分支杆菌耐乙胺丁醇分子机制的研究
- 目前,耐药结核病已成为结核病治疗中的棘手问题,传统的结核菌药敏试验复杂、费时,迫切需要建立快速、有效的结核分支杆菌药敏试验方法。乙胺丁醇(EMB)是一线抗结核药物,它的作用靶基因embB突变是导致结核分支杆菌耐EMB的主...
- 梁建琴吴雪琼李洪敏张俊仙张灵霞
- 关键词: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乙胺丁醇分子机制
- 文献传递
- rDNA探针杂交检测病人痰标本中结核杆菌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0年
- 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的rDNA探针杂交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杆菌rDNA ,评价其在临床标本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引物b对结核分枝杆菌 1 6S - 2 3SrDNA间隔区序列进行扩增 ,同时加入生物素标记 ,制成 2 50bp的rDNA探针。对该探针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了研究 ,并对 90份结核病人 ,30份非结核病人痰标本的PCR产物进行了斑点杂交检测。结果 rDNA探针检测引物bPCR扩增产物的敏感性为 1 0 0pg。rDNA探针与受试 2 4种分枝杆菌和 1 1种非分枝杆菌引物bPCR扩增产物杂交只有结核分枝杆菌、胃分枝杆菌为阳性杂交 ,特异性较高。而rDNA探针对 90份结核病人痰标本引物b扩增产物检测的阳性率为 80 .2 % ,高于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结果 (64% )。rDNA探针与 30份非结核病人痰标本杂交结果均为阴性杂交。结论 rDNA探针与引物bPCR扩增相结合能提高结核病人痰标本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 张灵霞庄玉辉杨华卫李邦印夏湘萱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肺结核
- 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获得结核分枝杆菌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方法:通过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将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抗原esat6的编码基因与穿梭质粒载体pYUB295重组,通过电穿孔技术导入卡介苗中,应用PCR扩增、PAGE电泳鉴定重组卡介苗。结果:通过PCR扩增获得300bp左右的esat6基因,与穿梭质粒载体pYUB295重组后,通过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测序鉴定表明成功地构建了esat6基因pYUB295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通过电穿孔导入卡介苗,重组卡介苗在抗性培养基上生长良好。pYUB295-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基因组DNA的PCR扩增以及培养上清液的PAGE电泳表明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构建正确,esat6蛋白在卡介苗中分泌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
- 张灵霞吴雪琼董恩军
-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卡介苗重组疫苗
- 结核分枝杆菌对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的交叉耐药性及gyrA和gyrB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23
- 2010年
-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左氧氟沙星(1evofloxacin,LVF)与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XF)的交叉耐药性,分析gyrA和gyrB基因突变位点分布及突变位点与耐药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检测MTB标准菌株H。,Rv、66株LVF耐药和55株LVF敏感的MTB临床分离菌株LVF和MXF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通过PCR直接测序法测定gyrA和gyrB耐药基因片段。结果MXF的MIC比LVF低2~4倍,MXF抗MTB菌株的活性是LVF的2~4倍。MTB标准菌株H37Rv未见gyrA和gyrB基因突变。66株LVF耐药和55株LVF敏感菌株均存在gyrAAGc95ACC(Ser→Thr)突变;55株LVF敏感菌株gyrA和gyrB基因未见其他突变。66株LVF耐药菌株中,40株(60.6%)gyrA GAC94(AAC或GGC或GCC或CAC或TAC)(Asp→Asn或Gly或Ala或His或Tyr)突变;19株(28.8%)gyrAGCG90GTG(Ala→Val)和1株(1.59/6)gyrA GCG90AAG(Ala→Lys)(未见报导)双碱基突变;3株(4.6%)gyrA TCG91CCG(Ser→Pro)突变;1株(1.5%)gyrBGAC500AAC(Asp→Asn)突变;2株(3.0%)呈gyrA GAC94(AAC或GCC)(Asp→Asn或Ala)与gyrB GGG551AGG(Gly→Arg)(未见报导)双位点突变。gyrA GAC94(AAC或GGC)(Asp→Asn或Gly)突变引起FOs药物较高水平耐药;GAC94GCC(Asp→Ala)和GCG90GTG(A1a→Val)突变引起FQs药物较低水平耐药。结论LVF与MXF之间存在交叉耐药,MXFMIC随LVFMIC增高而增高,但耐药水平不同。GyrA基因突变位点可能与耐药水平有关,有可能根据基因突变的位点分析耐药水平。
- 李国利陈澎孙昌文张灵霞李邦印赵雁林
- 关键词:氧氟沙星莫西沙星GYRAGYRB
- 结核分枝杆菌19-kDa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2006年
- 目的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9-kDa蛋白。方法 应用PCR技术扩增结核分枝杆菌H37 Rv19-kDa DNA序列;以质粒pET24b为表达载体,构建19-kDa重组质粒,然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异丙基硫代-13-D-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分别对不同诱导时间的表达产物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凝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蛋白。结果重组质粒pET24b-19-kDa测序表明与报道的序列相同。它在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内以可溶性形式表达。不同IPTG诱导时间实验表明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9-kDa蛋白诱导3~4h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最高。结论 pET24b-19-kDa大肠杆菌工程株可高表达结核分枝杆菌重组19-kDa蛋白。
- 韩慧新李邦印吴雪琼张灵霞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克隆基因表达
- 两种DNA探针杂交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被引量:8
- 2001年
- 张灵霞庄玉辉杨华卫李邦印夏湘萱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DNA探针聚合酶链反应痰标本斑点杂交
- 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原核优势表达与复性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获得具有活性和高表达量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 EGF)。方法:对h EGF编码全序列进行优化,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4b-h EGF,在大肠杆菌中表达rh EGF;对rh EGF包涵体进行复性,获得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重组蛋白。结果:构建了携带159 bp h EGF基因的表达载体p ET-24b-h EGF,rh EGF在原核系统内得到高表达,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103,表达量可占细菌总蛋白的15%,包涵体复性率达90%。结论:对h EGF的编码序列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其在原核系统内的高表达,通过复性获得了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rh EGF。
- 孙卫国杨栗坤熊志红杨秉芬刘艳华张灵霞
- 关键词:人表皮生长因子包涵体生物活性
- 16srDNAPCR鉴定术后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的爆发感染被引量:2
- 1999年
-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从基因水平上诊断此次术后爆发感染的致病菌。根据分支杆菌的 16srDNA序列 ,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并以结核分支杆菌、龟分支杆菌龟亚种和偶然分支杆菌做对照 ,对5 3株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临床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在此基础上 ,采用 16srDNAPCR扩增体系检测 2 5 9份临床标本。结果 5 3株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临床分离株均被扩增出一条特异的 5 84bpDNA带。 2 5 9份临床标本 ,PCR扩增阳性率为 62 9%。
- 扈庆华李良成庄玉辉张灵霞刘军黄福新林和顺何建凡张顺祥
- 关键词:术后感染龟分支杆菌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