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美中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财政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税收
  • 5篇纳税
  • 4篇筹划
  • 3篇信用
  • 2篇增值税
  • 2篇税收法律
  • 2篇税收法律关系
  • 2篇税制
  • 2篇税制改革
  • 2篇纳税筹划
  • 2篇纳税信用
  • 2篇规避
  • 2篇国税
  • 2篇法律
  • 2篇法律关系
  • 2篇避税
  • 1篇代理
  • 1篇低价
  • 1篇抵扣
  • 1篇抵扣范围

机构

  • 1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山东财政学院

作者

  • 11篇张美中
  • 1篇郑莉
  • 1篇王国华

传媒

  • 3篇财会学习
  • 2篇中国财经信息...
  • 1篇财政研究
  • 1篇涉外税务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会计师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税务代理业务拓展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
2006年
税务代理作为中介服务的一个重要门类,是社会分工所产生的规模效益渗透到第三产业的必然结果,具有其独特性。我国的税务代理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虽取得一些成绩,但在行业定位、行业管理以及业务拓展各方面都表明明显的不成熟性。针对我国税务代理的现状,文章对我国税务代理在新的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下如何进行业务拓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张美中
关键词:税务代理业案例分析中介服务社会分工不成熟性
纳税筹划中节税、避税和转嫁的比较研究
2001年
纳税筹划应包括三个内容:一是采用合法的手段进行的节税筹划;二是采用非违法的手段进行的避税筹划,三是采用经济手段,特别是价格手段进行的税收转嫁筹划。
张美中
关键词:税收筹划节税避税
纳税信用理论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纳税信用评估工作在中国走的是“先实践,后理论”之路,纳税信用理论研究甚少,更不用说纳税信用评估了。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税收实践对税收法律关系的认识仍没有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即税收征管当局一直把纳税人当作被动的管理对象,而没有将自身视为一个公共服务部门,没有将征纳关系视为一种服务和被服务的合作信用关系),税收征管当局也没有很好地从公共产品和税收信用角度来理解税收的法律关系。因此,纳税信用评估在实践中遭遇一系列的问题。因而,本文试图从税收法律关系入手,从理论上对纳税信用加以浅探,以便能从观念上更好地指导我国纳税信用评估工作,推动我国税收征管制度的创新。
张美中
关键词:纳税信用税收法律关系
纳税信用评估研究
论文第一部分从中国纳税信用状况薄弱情况入手,从而引出纳税信用的基本含义,再从信用的最初内涵、信用形式的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税收的法律关系以及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五个方面来深化对纳税信用的理解;在弄清纳税信用的内涵后,...
张美中
关键词:纳税信用税收法律关系
文献传递
“转型试点”——增值税筹划新契机
2005年
张美中郑莉
关键词:增值税抵扣范围税收政策避税方式
WTO和中国税制改革被引量:1
2002年
(一)WTO主要涉税原则及改革要求。 WTO有多项原则,主要的涉税原则有: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反补贴与反倾销原则、透明度、可预见原则和例外原则。依据WTO的涉税原则改革中国现行税制: 1.改革不符合税收“国民待遇”原则的有关部分使各类企业都能享受国民待遇原则,如我国现行税制对内外资企业适用所得税优惠政策不尽相同。
王国华张美中
关键词:WTO税制改革
合理定价低价房产规避土地增值税筹划策略被引量:1
2007年
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与《中国税务》杂志社联合推出2004年中国纳税500强企业排行榜,其中300名以内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名字出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房地产企业却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之首。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也在不断攀升,每年增长近30%。
张美中
关键词:土地增值税筹划策略房产低价
中国个人信用制度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张美中
关键词: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记录储蓄存款实名制信用评估机构
税收契约理论研究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以超社会的形象出现,纳税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真实的一面被遮掩起来,纳税被看成单方面的无偿行为,随即产生了税收三性——“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从而,公众利益的受托者——政府的强制征税权力和运用公共财政权力...
张美中
关键词:税收契约双缺口理论和谐社会
文献传递
企业债务重组的纳税筹划
2007年
企业债务重组涉及税收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损失税前扣除和债务重组所得征税问题;其二是增值税方面,债权人损失是否涉及计税依据变化和债务人重组所得涉及进项税额转出问题。按一般情况处理,债务重组双方只是考虑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和重组所得征税问题,不会考虑到增值税方面的问题,这极有可能引起税收风险。下面就具体案例加以分析:
张美中钱枫
关键词:企业债务重组纳税筹划债务重组损失进项税额转出征税问题税收问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