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 作品数:21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长春市淡色库蚊对2种杀虫剂敏感性调查被引量:3
- 2005年
- 梅淑娟张莹
- 关键词:淡色库蚊幼虫常用杀虫剂球形芽孢杆菌氯氰菊酯溴氰菊酯
- 长春市家蝇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调查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了解长春市家蝇抗药性情况,为科学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点滴法。结果 2007-2009年,长春市家蝇对敌敌畏、毒死蜱、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的LD50分别为0.074 1~0.101 1、0.054 2~0.184 1、0.017 3~0.119 0、0.081 2~0.186 0μg/蝇,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6.5~8.9,1.8~6.1,28.8~198.3,29.1~66.4。结论长春市家蝇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对敌敌畏、毒死蜱的抗药性发展相对缓慢。
- 唐勇吕珂张丽梅苏臣张莹
- 关键词:家蝇抗药性
- 长春市巩固灭蚊成果技术措施
- 2005年
- 张莹史森汤明
- 关键词:灭蚊蚊虫监测生态学研究爱国卫生
- 长春市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测试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了解长春市的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残杀威的抗药性,以便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玻璃瓶药膜接触法。结果野外品系德国小蠊与敏感品系比较,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系数为1.792~2.526,平均为2.259;对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214~1.658,平均为1.478。结论长春市德国小蠊野外品系对高效氯氰菊酯已产生抗药性,对残杀威尚处敏感水平。
- 唐勇孙炳欣张丽梅孙胜利张莹
- 关键词:德国小蠊抗药性杀虫剂
- 长春市鼠密度监测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掌握长春市鼠类种群密度变化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开展灭鼠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结果长春市2011-2013年平均鼠密度为0.60%,农村自然村平均鼠密度为1.13%,高于城市居民区平均鼠密度0.46%和餐饮业平均鼠密度0.23%。结论长春市鼠密度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但仍需要继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科学防控,尤其加强农村自然村的防鼠、灭鼠工作。
- 唐勇王忠强张莹
- 关键词:鼠密度
- 长春市2008年鼠体蚤、螨调查报告
- 2009年
- 目的探索蚤和螨的监测方法,了解长春市各种鼠鼠体蚤的种属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拓展主要病媒生物的监测项目,下一步开展蚤、螨的监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采用鼠笼法捕鼠,在活鼠体上梳检蚤和螨。结果捕到鼠2科4种,即鼠科的褐家鼠、小家鼠和黑线姬鼠,仓鼠科田鼠亚科的棕背鼠平,褐家鼠仍然为优势种;梳检到蚤2科3属3种,即栉眼蚤科新蚤属的二齿新蚤和栉眼蚤属的同源栉眼蚤指名亚种、角叶蚤科单蚤属的不等单蚤[1];梳检到螨4种,以格氏血厉螨为优势种。此外,还梳检到未能做最后种属鉴定的恙螨12只、鼠体虱14只。结论长春市优势鼠种为褐家鼠,褐家鼠的主要寄生蚤为不等单蚤和二齿新蚤,主要寄生螨为格氏血厉螨和耶厉螨。
- 刘晓倩张莹苏臣唐勇史森
- 关键词:鼠体蚤
- 长春市家栖鼠的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分析长春市的家栖鼠类群落结构特征,为鼠害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夹夜法捕鼠。结果长春市家栖鼠类群落由褐家鼠、大林姬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东方田鼠、布氏田鼠、黑线仓鼠组成,鼠密度为7.7%,褐家鼠为优势种群。结论褐家鼠是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中鼠害防制的重点鼠种,要有针对性制定综合防制措施。
- 张莹苏臣张丽梅刘晓倩
- 关键词:家栖鼠群落结构防制措施
- 长春市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调查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测定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膜法。结果长春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毒死蜱KT_(50)值2011年分别为20.616 9、27.234 3、15.761 8、18.630 0、45.729 3 min,2014年分别为22.331 5、26.437 8、20.197 0、22.178 6、47.500 4min。结论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毒死蜱有低度抗性产生。
- 张莹唐勇孙胜利
- 关键词:德国小蠊杀虫剂抗药性
- 长春市蟑螂种群密度及侵害情况调查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长春市蟑螂密度、季节消长和侵害程度,为蟑螂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粘捕法调查。结果在各类环境中共捕获蟑螂3 451只,均为德国小蠊,平均侵害率为13.76%,平均密度为0.53只/张。居民区侵害率(21.11%)、农贸市场(17.69%)、餐饮单位(14.21%)、宾馆(12.31%)、医院(2.87%);居民区蟑螂密度(0.79只/张)、农贸市场(0.66只/张)、餐饮单位(0.54只/张)、宾馆(0.48只/张)、医院(0.18只/张);蟑螂密度受室内温度影响较大。结论德国小蠊为优势种,活动高峰在夏秋季,居民区、农贸市场、餐饮单位密度较高,应加强监测和防治。
- 张莹黄克夷孙胜利唐勇
- 关键词:蟑螂侵害
- 长春市蜚蠊防制技术研究
- 2006年
- 孙润亮刘新宇汤明张莹
- 关键词:防制技术蜚蠊除四害工作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