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尘肺
  • 1篇胸部
  • 1篇胸部X线检查
  • 1篇胸部摄片
  • 1篇胸膜
  • 1篇胸膜反应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肿块
  • 1篇症状
  • 1篇摄片
  • 1篇年龄
  • 1篇肿块
  • 1篇控制系统
  • 1篇工龄
  • 1篇故障现象
  • 1篇肺内
  • 1篇肺内炎性肿块
  • 1篇粉尘
  • 1篇CT分析
  • 1篇CT诊断

机构

  • 5篇淄博市职业病...
  • 1篇山东铝业公司

作者

  • 5篇张辉
  • 2篇孙德升
  • 2篇李庆刚
  • 2篇赵修海
  • 1篇杜春玲
  • 1篇刘绵春
  • 1篇郭玉萍
  • 1篇于淑芳
  • 1篇曹睿

传媒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在尘肺诊断中的意义
2004年
肺间质是肺的结缔组织。分布于肺泡壁、小叶间隔、支气管血管周围及胸膜下等部位,并互相联系。弥漫性纤维化肺间质性病变是受连部分为主的慢性病变,较常见的如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尘肺等,尤其以尘肺常见。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就目前的尘肺诊断手段,除特殊情况下CT诊断外,绝大部分靠X线平片即可诊断。
孙德升李庆刚张辉
关键词:尘肺
肺内炎性肿块的CT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在职业病防治中肺内炎性肿块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5例经螺旋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肺内炎性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内炎性肿块的CT表现为病灶位于肺的外围,呈三角形、方形、楔形、类圆形;病变与胸膜广基底相连,临近胸膜反应性增生;肺内及纵隔无明显淋巴结肿大。经抗炎治疗后多明显吸收缩小、消失,形成炎性假瘤,可无变化。结论结合临床病史分析肿块的CT表现,肺内炎性肿块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可以与结核球、尘肺大阴影及周围型肺癌鉴别。
张辉刘绵春郭玉萍曹睿于淑芳
关键词:肺内炎性肿块CT诊断胸膜反应
铁矿采矿工人呼吸系统职业性损伤的调查被引量:2
2003年
对 130名铁矿采矿工人健康检查发现 ,呼吸系统职业性损伤比较明显 ,并多发生于 40岁以上或接尘工龄 10年以上者。
杜春玲赵修海张辉
关键词:粉尘症状胸部X线检查年龄工龄
XG-200A型X线机控制系统故障检修
2004年
李庆刚孙德升张辉
关键词:控制系统故障现象
对尘肺胸部摄片质量的控制与评价
2001年
优良的X线胸片是诊断尘肺的主要依据,欲使拍出的胸片达到优良标准的确不易,故如何提高尘肺摄片质量是保证尘肺诊断正确性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我们在提高尘肺摄片质量方面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控制措施,使尘肺摄片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满足了尘肺诊断的需要.现将我们在尘肺摄片质量控制方面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张辉赵修海
关键词:胸部摄片尘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