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辉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电泳
  • 1篇电泳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蛋白
  • 1篇血清蛋白电泳
  • 1篇异倍体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法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治疗急性脑梗...
  • 1篇食物不耐受
  • 1篇通脑活络针刺...
  • 1篇凝胶
  • 1篇凝胶电泳
  • 1篇清蛋白
  • 1篇琼脂糖
  • 1篇琼脂糖凝胶
  • 1篇琼脂糖凝胶电...

机构

  • 4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张辉
  • 2篇丁康
  • 1篇吴学苏
  • 1篇杜新
  • 1篇赵扬
  • 1篇马云
  • 1篇刘孔江
  • 1篇耿建祥
  • 1篇吴崑岚
  • 1篇沈卫平
  • 1篇李继英
  • 1篇章金春
  • 1篇宋婕
  • 1篇方媛
  • 1篇杨芳
  • 1篇黄迟

传媒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INTERLAB-696PC电泳系统在血清蛋白电泳中的应用评价
2010年
目的评价意大利INTERLAB-696PC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在血清蛋白电泳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健康人新鲜血清进行批内重复性测定,INTERLAB-696PC配套质控血清作批间重复性测定,用健康查体标本验证试剂说明书提供的健康参考值。结果血清蛋白电泳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好,准确性高;正常参考值除α1区带与试剂说明书提供的有显著差异需要调整外,其余4项均符合。结论 INTERLAB-696PC电泳仪从电泳、染色、洗脱、烘干、扫描全过程自动完成,区带扫描图谱清晰、分辨率高、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可能因为人群不同,α1区带与试剂说明书提供的有差异,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值分别为清蛋白(ALB)52.0%~68.0%;α1球蛋白为1.4%~3.2%;α2球蛋白为6.6%~13.5%;β球蛋白为8.5%~14.5%;γ球蛋白为11%~22%。
章金春张辉宋婕
关键词:血清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溃疡性结肠炎中食物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7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是否发生食物不耐受分为食物不耐受组(47例)和食物耐受组(24例)。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水平,乳果糖和甘露醇排出率比值(ratio of lactose to mannitol,L/M)、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 FC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M、FCP、CRP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64、2.774、1.242,P均<0.05),IgG≥7 g/L为保护因素(OR=0.546,P<0.05)。结论 IgG、L/M、FCP、CRP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的影响因素。
张辉丁康李明邓金鹏
关键词:肠道屏障功能粪便钙卫蛋白C反应蛋白溃疡性结肠炎食物不耐受
《超早期、急性期通脑活络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李继英袁宇竹杨芳刘孔江吴学苏赵扬沈卫平杜新黄迟张辉
通脑活络针刺法,为本项科研的自拟方法,原则是重用头针、形成立体网络,头体针并用,针刺手法量化,并专门培训参与课题的针刺治疗者,做到各人取穴,针刺手法相同。该研究紧扣现代医学对缺血性率中最前沿,最核心的认识,缺血丰暗带恢复...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期通脑活络针刺法
全自动DNA定量分析系统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DNA定量分析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NA定量分析技术对176例正常及结直肠肿瘤患者肠道组织进行异倍体的检测,并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该检测用于诊断的准确性。通过ROC曲线评估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结直肠组织中异倍体的数量和结直肠癌密切相关,癌组织中异倍体的数量明显高于息肉及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91.8%,特异度为92.0%,以出现9个以上异倍体为诊断阈值的灵敏度为69.9%,特异度为100.0%,此项技术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准确性。对异倍体预测发生息肉及结直肠癌风险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有一定的意义,总体来看,≥9个异倍体发生结直肠癌的预测正确的可能性为94%。结论异倍体定量分析方法对结直肠癌组织的诊断价值极高,可以临床推广,其诊断阈值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吴崑岚丁康张辉方媛林慧萍章秀马云耿建祥
关键词:异倍体结直肠癌病理学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