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友
- 作品数:11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几种海藻中溴过氧化物酶的筛选及酶学性质被引量:2
- 2007年
- 溴过氧化物酶(BrPOD)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过氧化物酶,海藻是其主要来源。对几种中国海域的红藻如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龙须菜(Gracilaria sjoestedtii)、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进行了溴过氧化物酶的藻种筛选,并对酶活较高的珊瑚藻进行溴过氧化物酶分离纯化及性质的研究。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cellulose 52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等方法,从珊瑚藻中分离得到溴过氧化物酶。对该酶性质研究表明,该酶分子量较大,表观分子量为64 kD;溴化单氯甲酮的最适pH值为6.0;pH在5.0-9.0时酶活性稳定;在30-70℃温度范围内酶活性稳定;Ca2+、Co2+、Cu2+、Mn2+、NaF和EDTA等化合物使溴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钒酸盐能提高酶活性。反应动力学实验表明,该酶对Br-、H2O2的Km分别为7.40 mmol/L和96.09μmol/L。
- 靳艳张锦友吴佩春张卫赵兴文
- 关键词:海藻分离纯化
- 小轴海绵小球细胞的3,3′-二氨基联苯胺染色标记法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中国南海小轴海绵(Axinella sp.)体内含有2种活性生物碱:debromohymenialdisine(DBH)和hymenialdisine(HD),这2种生物碱位于小轴海绵中的特定类型细胞——小球细胞中。针对该类细胞建立1种特异性的染色标记,可以为细胞分化提供指示,并应用于细胞体外培养的代谢调控研究中。3,3′–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是一种常用的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本研究通过对小轴海绵实施细胞分离并对不同类别的细胞进行DAB染色,证明了小球细胞具有颗粒状着染的特征;对各类细胞和海绵组织的蛋白提取物进行了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考察各组分中与DAB作用的过氧化物酶条带;通过电镜观察揭示了小球细胞的2种内含体,发现其中的大内含体与光镜下的染色颗粒在形态和数量上存在对应关系;另外,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细胞团培养)中应用了DAB染色,在20 d的培养期间内,颗粒状着染细胞与小球细胞的比例同步变化,小球细胞的特征着染率保持在93%以上。综合上述结果,可认为小轴海绵组织和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小球细胞均具有DAB颗粒状着染的显著特征,该染色法对于该类细胞而言是一种可靠的细胞化学染色标记方法。
- 宋悦凡曲翊张锦友曹旭鹏张卫
- 关键词:细胞分离
- 一种卤代酸脱卤酶的提取纯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海洋细菌中具有立体选择性脱卤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其在生物拆分中的应用。该方法从一株海洋细菌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中分离纯化得到2种具有立体选择性的2-卤代酸脱卤酶,为L-2...
- 张锦友薛松曹旭鹏
- 文献传递
- 一种小轴海绵活性产物储存细胞的标记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轴海绵(Anixella sp.)活性产物储存细胞的标记方法,该方法是使用3,3′-二氨基联苯胺(DAB)细胞化学染色法对海绵细胞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颗粒状着染的细胞,即为小轴海绵中活性产物Debrom...
- 张卫宋悦凡曲翊张锦友曹旭鹏
- 底物诱导海洋假单胞菌DEH138A产生脱卤酶的研究
- 2014年
- 海洋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DEH138A可以产生两种诱导型脱卤酶,即L-卤代酸脱卤酶(LDEX)和D-卤代酸脱卤酶(D-DEX)。用DL-2-氯丙酸(DL-2-CPA)、D-2-氯丙酸(D-2-CPA)和L-2-氯丙酸(L-2-CPA)3种诱导物分别作为种子培养与发酵培养碳源,诱导菌株DEH138A,通过HPLC检测反应体系中氯丙酸的剩余量来评估酶活性,研究底物对其酶活性的影响,并优化培养方式,实现单一构型卤代酸脱卤酶的定向诱导。结果表明:L-2-CPA可定向诱导L-DEX的产生,L-2-CPA作为唯一碳源诱导时得到的L-DEX酶活性是D-DEX酶活性的85倍,优化培养获得的LDEX和D-DEX最高酶活性分别为6.11×10-2、3.23×10-3U/mL(培养基),与DL-2-CPA作为诱导底物时相比较,分别提高了5.1倍和2.3倍。研究表明,L-2-CPA具有诱导专一性,实现了L-DEX的定向诱导,但对于D-DEX,则不能用L-DEX被相应构型底物诱导产生的机理解释,有待进一步研究。
- 王亚月信艳娟张锦友薛松
- 关键词:假单胞菌脱卤酶
- 一种溴过氧化物酶的分离提取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溴过氧化物酶的分离提取方法,其以珊瑚藻为原料,分离纯化得到具有较高活性的溴过氧化物酶。该酶的金属配位基团为矾,表观分子量接近64000,pH在5-9范围内具有很好活性,25-70℃的温度范围内活性稳定,该酶...
- 靳艳张卫张锦友
- 文献传递
- 繁茂膜海绵共附生假单胞菌属菌株DEH138A中脱卤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表征被引量:2
- 2013年
- 用硫酸铵沉淀,Q-Sepharose HP离子交换层析,Superdex 200凝胶过滤层析和Mono-Q离子交换层析方法,对从大连潮间带繁茂膜海绵中分离得到的1株假单胞菌DEH138A(Pseudomonas sp.DEH138A)中的脱卤酶进行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表征。结果显示,假单胞菌菌株DEH138A中含有一种能降解L-2-氯丙酸的L-2-卤代酸脱卤酶(L-DEX)。经纯化后,L-DEX亚基分子量为27.8kDa,全酶分子量为42.5kDa,推测其为一个二聚体蛋白。L-DEX最适pH值及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10.0和30℃,Km值为0.63mmol/L。L-DEX能够作用于多种2-卤代酸,而且对单溴乙酸的脱卤效果最好。DTT和EDTA对L-DEX无抑制作用,Cu2+和Co2+对L-DEX有明显的抑制作用。L-DEX具有立体选择性等独特的酶学特性,在环境修复、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张锦友王亚月曹旭鹏薛松张卫杨艳坤
- 关键词:脱卤酶假单胞菌分离纯化
- 一种卤代酸脱卤酶的提取纯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海洋细菌中具有立体选择性脱卤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其在生物拆分中的应用。该方法从一株海洋细菌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中分离纯化得到2种具有立体选择性的2-卤代酸脱卤酶,为L-2...
- 张锦友薛松曹旭鹏
- 文献传递
- 一种小轴海绵活性产物储存细胞的标记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轴海绵(Anixella sp.)活性产物储存细胞的标记方法,该方法是使用3,3′-二氨基联苯胺(DAB)细胞化学染色法对海绵细胞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颗粒状着染的细胞,即为小轴海绵中活性产物Debrom...
- 张卫宋悦凡曲翊张锦友曹旭鹏
- 文献传递
- 一种溴过氧化物酶的分离提取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溴过氧化物酶的分离提取方法,其以珊瑚藻为原料,分离纯化得到具有较高活性的溴过氧化物酶。该酶的金属配位基团为矾,表观分子量接近64000,pH在5-9范围内具有很好活性,25-70℃的温度范围内活性稳定,该酶...
- 靳艳张卫张锦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