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飞豹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通城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儿童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血性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支原体肺炎
  • 1篇少年
  • 1篇少年儿童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病
  • 1篇缺氧
  • 1篇缺氧缺血性
  • 1篇缺氧缺血性脑
  • 1篇缺氧缺血性脑...
  • 1篇重症
  • 1篇重症乙型肝炎

机构

  • 5篇通城县人民医...

作者

  • 5篇张飞豹
  • 1篇黄洁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儿童支原体肺炎154例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4例诊断为MP感染住院病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多见于1岁学龄前及3~12岁年龄段,分别占90.7%和96.7%,肺外合并症者占32.5%,胸部X线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改变,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小儿MP感染好发1岁学龄前及及3~14岁年龄段儿童,同时可引起较多的肺外并发症,红霉素一阿奇霉素联合序贯治疗疗效确切。
张飞豹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防治
2009年
本文讨论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TE)的预防。方法对45例HIE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窒息时间越长,HIE发病率越高,加强围生期保健,迅速纠止新生儿的缺氧状态,能有效降低HIE的发病率。
张飞豹
关键词:新生儿脑缺氧脑缺血
恩替卡韦对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治疗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对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治疗意义。方法选择66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结束后对2组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指标进行检测,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60.6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凝血酶原时间(P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各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观察组TB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HBVDNA呈明显下降趋势,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不明显,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抗病毒作用强大,起效快,可迅速降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改善患者肝脏功能,对提高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黄洁张飞豹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重症乙型肝炎
赖氨匹林在儿童发热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赖氨匹林治疗组、阿斯匹林组、复方氨基比林组对发热患儿的退热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赖氨匹林应用于儿童发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12岁高热患儿150例,随机分成赖氨匹林治疗组(A组)、阿斯匹林组(B组)、复方氨基比林组(C组),每组50例,疗程结束后所有对象均进行疗效评定,并对3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赖氨匹林组退热时间最快,其中赖氨匹林组用药30 min体温退至(38.7±0.3)℃,用药60 min体温退至(37.5±0.4)℃,用药120 min体温退至(36.5±0.5)℃。而相同条件下,阿斯匹林、复方氨基比林退热效果不及赖氨匹林。结论赖氨匹林儿童进行退热治疗的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张飞豹
关键词:赖氨匹林发热儿童
儿童消化性溃疡50例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少年儿童消化性溃疡的的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近年来收治并经胃镜检查确诊50例少年儿童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分析临床特点。结果少年儿童消化性溃疡,男性多见,随年龄增加发病数增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多。大部分病例经过治疗后明显好转和痊愈。结论随着少年儿童消化性溃疡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表现不典型,腹痛多无节律性及周期性,而较易并发出血及幽门梗阻,容易误诊,儿科医生应加强对其认。诊断仍以胃镜检查为主,抑酸治疗有效。
张飞豹
关键词:少年儿童消化性溃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