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强晖

作品数:30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医学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胰腺
  • 8篇纤维化
  • 8篇肝纤维化
  • 6篇细胞
  • 6篇基因
  • 5篇原发性
  • 5篇原发性肝癌
  • 5篇基因芯片
  • 5篇肝癌
  • 4篇信号
  • 4篇胰腺炎
  • 4篇脂肪
  • 4篇脂肪肝
  • 4篇腺炎
  • 4篇芯片技术
  • 4篇基因芯片技术
  • 3篇调节激酶
  • 3篇信号调节
  • 3篇信号调节激酶
  • 3篇胰腺癌

机构

  • 21篇南通大学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南通医学院附...
  • 2篇泗洪县人民医...
  • 1篇台州市第一人...
  • 1篇南通市妇幼保...

作者

  • 30篇强晖
  • 15篇周国雄
  • 9篇张弘
  • 7篇黄介飞
  • 7篇张海峰
  • 7篇丁晓凌
  • 6篇倪润洲
  • 5篇谢渭芬
  • 4篇肖明兵
  • 4篇孟宪镛
  • 3篇成建萍
  • 3篇黄华
  • 3篇曹维
  • 3篇张忠兵
  • 3篇吴兴
  • 3篇魏群
  • 3篇张艳
  • 3篇童诚
  • 2篇孙田美
  • 2篇杨妙芳

传媒

  • 4篇中华胰腺病杂...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南通医学院学...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肝脏
  • 1篇国外医学(消...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交通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在大鼠脂肪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在脂肪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模型组分别用四氯化碳(CCl4)、酒精、高脂饮食诱导,相应的对照组予以正常饮食。采用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的IGFBP-2表达。结果三个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IGFBP-2表达均高于各自的对照组[(245.3±67.6)个/mm2vs.(53.5±15.3)个/mm2,(282.4±58.6)个/mm2vs.(61.2±14.2)个/mm2,(352.8±81.3)个/mm2vs.(66.2±13.7)个/mm2](P<0.01),且高脂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IGFBP-2表达高于CCl4模型组和酒精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 IGFBP-2可能参与脂肪肝发生发展,尤其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具有密切联系。
朱净强晖童诚张艳黄华周国雄
关键词:脂肪肝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大鼠再生肝中差异表达基因
2009年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大鼠再生肝中差异表达基因,为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雄性SD大鼠行95%肝部分切除术,用含1176个基因的大鼠尼龙膜微阵列筛选大鼠再生肝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RT-PCR随机验证若干差异表达基因在微阵列中的表达。结果再生肝组织有138个基因明显较对照组织表达高,它们主要是生长因子基因、核受体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应急反应蛋白基因、细胞周期调节基因、神经递质基因等;下调基因共50个,主要为代谢酶基因、激素受体基因及表面抗原基因等。结论cDNA微阵列技术有助于研究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并提供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强晖谢渭芬施斌周国雄倪润洲
关键词:基因芯片再生肝
肝纤维化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初步研究
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日趋明显,需要用更新的技术手段来阐明.cDNA微阵列技术(cDNA microarray technology),又称基因芯片技术(gene chip technology),可同时检测成百上千个...
强晖
关键词:CDNA微阵列肝损伤肝纤维化RNA干扰
文献传递
基因芯片技术比较不同致病因素急性肝损伤的基因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大鼠两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分别以四氯化碳(CCl4)和95%肝大部切除术制备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分为手术对照(A)组、手术造模(B)组、CCl4对照(C)组和CCl4造模(D)组,24~48h取肝组织。将4组肝组织的mRNA制备成cDNA探针,与含1176条大鼠基因的微阵列进行杂交及扫描,计算机数据处理分析后两组数据比较。结果CCl4组筛选出上调基因共201条,手术组共筛选出上调基因138条,其中两组共同上调的基因主要包括激素及激素受体基因、G蛋白结合受体基因、代谢相关基因、应激反应基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及生长因子基因等。结论CCl4和肝大部切除所致急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相似性。
强晖张海峰周国雄倪润洲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基因表达
肝癌特异性甘氨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同工酶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黄介飞倪润洲肖明兵鲍伯军李梅强晖张弘朱薇魏群江枫孟宪镛
江苏省社会发展计划项目(BS97026):肝癌特异性GPDA同工酶应用及其发生本质的研究;国家教委四国留不空员资助项目(教外司留1995-806):肝癌特异性BPDA同工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的研究。本研究建立了肝癌特...
关键词: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同工酶
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肝纤维化相关基因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通过对大鼠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基因表达差异性的分析 ,探讨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 (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 ,于用药 2周、4周、6周、8周分别取肝组织提取总RNA ,分离纯化 poly(A) +RNA ,逆转录并用 [α 33P]dATP制备探针 ,与含 1176个基因的大鼠cDNA微阵列杂交及洗涤 ,信号检测 ,微阵列图像分析和计算机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用药 4周时 ,筛选出的 16 6条差异表达基因中 ,上调基因 15 6条 ,主要为细胞骨架和动力蛋白基因、激素受体基因、细胞内蛋白磷酸化酶基因和ras相关蛋白基因等 ;下调基因主要为P4 5 0相关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和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等。用药 8周时 ,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中上调基因 2 4 6条 ,主要为细胞外信息传导基因、生长因子相关基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凋亡相关蛋白基因和激素受体基因等 ;下调基因主要为脂质代谢基因、激素受体基因和氨基酸受体基因等。其中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用RT PCR和Northern印迹法加以证实。结论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存在多个表达水平不同的基因 ,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信号通路 ,同一基因在不同时期表达水平也不一样 ,值得进一步研究。
强晖谢渭芬张忠兵张新张兴荣陈岳祥杨秀疆
关键词:肝纤维化基因芯片技术发病机制基因表达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与胶原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Ⅰ、Ⅲ型胶原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于用药1、2、3wk分别取肝组织;收集临床肝手术标本,包括纤维化肝组织和远癌的纤维化肝组织,以正常肝组织做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K在肝纤维化组织中表达和定位及其与Ⅰ、Ⅲ型胶原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大鼠注射DMN时间的延长,ERK、Ⅰ、Ⅲ型胶原的表达逐渐增加,且在各时间组肝组织中ERK的表达与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呈正相关(1wk:r=0.75,0.68,P<0.05;2wk:r=0.82,0.78,P<0.05;3wk:r=0.74,0.83,P<0.05).同样,ERK在人肝纤维化组较对照组表达增加(1.068±0.258vs0.035±0.011,P<0.05),且ERK的表达与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正相关(r=0.87,0.88,均P<0.05).结论:ERK可能与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及胶原合成密切相关.
强晖徐红娟周国雄黄介飞黄华张弘
关键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3年
本文扼要介绍了新近发展的高通量的基因表达分析平台-基因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强晖谢渭芬张忠兵
关键词:基因芯片技术肝脏疾病DNA微阵列基因表达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一些生物学指标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肝活检是目前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评估纤维化程度唯一值得信赖的手段。由于该病患者日益增多,现有的临床非侵入性检测手段均缺乏准确性及可信性,临床上迫切需要一些非侵入性、简单、可重复和可信赖的生物学标志。国内外研究在寻求氧化应激、炎症、肝细胞凋亡和纤维化等方面新的生物学标志取得一定的进展。
童诚强晖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生物学标志
鼠肝癌变过程中总RNA及不同分子形式GGT的表达与改变被引量:6
1998年
为探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γ-谷氨酰移换酶(GGT)和总RNA的表达与动态改变,以0.05%的2-乙酰氨基芴(2-FAA)诱导SD大鼠肝癌发生,观察鼠肝在癌变过程中的组织学改变及总RNA浓度和GGT比活性的动态改变。结果表明,大鼠摄入2-FAA后,鼠肝大量表达出GGT,并引起血中GGT活性异常;实验组血清总GGT、肝组织可溶性及膜结合性GG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周后肝组织总RNA浓度,较6周前显著升高(P<0.05),且与GGT活性呈正相关(r=0.90,P<0.05)。研究结果提示,GGT为反映肝细胞癌变的标志酶,分析其活性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汤其云姚登福刘艳华吴信华徐杰强晖黄介飞孟宪镛
关键词:RNA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