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淑梅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方清胰汤对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的血液流变性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聂传庚彭淑梅付千钧
- 关键词: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血液流变性
- 运用临床路径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的教育效果研究
- 杨泉崔云华李瑛曾娇娥肖杰陈新悦李平张彦超彭淑梅刘丽李曼杨增云毛慧芬罗萍唐保莉王俊琪
- 该课题属计划外自选项目。我国已经成为糖尿病第二大国,每年新增加的糖尿病患者约为120万, 中国每年用于糖尿病治疗经费200多亿,主要用于并发症的治疗。因此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将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长期...
- 关键词:
- 关键词:胰岛素笔糖尿病患者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712例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和手术操作技巧。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中转开腹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单纯组和急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 2 9.93± 16 .89min和 4 0 .2 7± 31.6 3min(P <0 .0 1)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 3.76± 1.0 9d和 3.85± 1.35d(P >0 .0 5 ) ;中转开腹手术率分别为 0 .34%和 4 .0 7% (P <0 .0 1)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0 .2 2 %和 1.83% (P <0 .0 1)。单纯组 99%以上的患者、急性组 95 %以上的患者均能经LC治愈。结论 只要能正确评估手术操作难度、选用技术娴熟的腹腔镜外科医师进行手术 ,便能显著降低中转开腹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
- 聂传庚王锐彭淑梅杨志奇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病例分析LC急性胆囊炎
- 区域阻滞麻醉下补片修补腹部切口疝的疗效观察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区域阻滞麻醉下采用聚丙烯网片修补腹部切口疝的临床疗效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2例患者在区域阻滞麻醉下采用聚丙烯网片修补 ,皮肤缝合采用 5 - 0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结果 术后均无特殊不适 ,无切口疝复发。结论 采用聚丙烯网片修补腹部切口疝效果满意 ,且具有简便、安全、实用的特点 ,可减少术后复发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患者的痛苦 。
- 聂传庚彭淑梅王锐杨志奇
- 关键词:补片
- 成人脐窦五例诊治报告
- 2015年
- 目的探讨成人脐窦病因、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报告1995年9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5例患成人脐窦的临床资料。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22-39岁,平均29岁。病人因脐部出现绿豆至黄豆大小的鲜红色肿物,脐部渗液及异味就医。门诊3例以“脐茸”收治,2例以“脐窦”收治。所有病例均给予手术治疗。结果5例病人术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16.2d。1例病人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腹腔局限性脓肿形成,住院达37d。5例病人手术标本均显示病灶内存在黏膜上皮细胞、较多典型的呈岛状的腺体结构,结合临床,病理报告提示:脐窦。结论成人脐窦发病罕见,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关键。
- 聂传庚彭淑梅王锐
- 关键词:成人
- 带蒂大网膜人工窦道预防T管拔除后胆漏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带蒂大网膜人工窦道成形术在预防T管拔除后胆漏发生中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357例。按术中应用带蒂大网膜人工窦道成形术及常规手术病例分为两组,手术后2-3周拔出T管,同时观察有无胆漏发生。结果:两组在术后T管拔除致胆漏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施行带蒂大网膜人工窦道成形术组明显优于常规手术组。结论:在胆管探查,T管引流病人中应用带蒂大网膜人工窦道成形术可有效减少T管带管时间,降低术后拔管胆漏发生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聂传庚彭淑梅王锐杨志奇
- 关键词:大网膜胆漏
- 腹腔镜及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对血清IL-6、IL-10和CRP影响的比较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否具有微创优越性提供免疫学及炎症反应方面的客观依据。方法:选择40例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组(LCBDE)和开腹胆总管探查组(OCBDE)。于术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24h(T2)、及术后48h(T3)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WBC)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比较两组的多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术后各期IL-6、IL-10、WBC及CRP水平均发生显著变化。与OCBDE手术组相比,LCBDE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短(P<0.01)、术后镇痛用药率低(P<0.01)、术后发热天数少(P<0.05)、术后输液量少(P<0.01)、术后平均住院日短(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术后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病人恢复。
- 聂传庚彭淑梅胡涛王锐
-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
- T管周围胆汁渗漏的处理及预防措施(附25例报告)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分析T管周围胆汁渗漏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治疗的25例T管周围胆汁渗漏病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6.6岁(25~82岁),年龄≥65岁者19例.全部病人均行胆管探查术后放置T管.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左外叶切除7例,其中4例合并肝切除术后胆漏;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3例;术中诊断Mirizzi综合征2例,Ⅰ型及Ⅱ型各1例.分别行T管周围扩创置管引流、滴水双套管冲洗、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经胆道镜腹腔灌洗、腹腔置管引流、再次剖腹手术引流.结果 25例病人均痊愈出院.其中24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经再次剖腹手术获得治愈.结论 胆管探查术后T管周围胆汁渗漏发生原因很多,围手术期正确处理可降低其发生的概率.渗漏发生后均需行妥善引流,必要时再次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聂传庚彭淑梅王锐
- 关键词:T管胆汁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