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
- 作品数:4 被引量:12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 夜光遥感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应用潜力展望被引量:14
- 2017年
- 面向"一带一路"战略对沿线国家空间认知的现实需求,阐述该战略的地理科学内涵。结合对地观测的优势和特点,总结"一带一路"对地观测应用领域。回顾夜光遥感在对地观测中的独特优势,指出夜光遥感在油气开采时空信息挖掘、社会经济参数估算、生态环境评估、城市化过程重建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认为夜光遥感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独特作用,契合该战略的地理科学内涵和对地观测科学要素,可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空间信息支持。
- 江威何国金彭燕王桂周王猛猛
- 关键词:一带一路
- 赣南稀土矿开发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估被引量:51
- 2016年
- 稀土矿业的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为研究江西赣南稀土矿产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SPOT1/2/5、Landsat7和ALOS等多源遥感数据,对该区域2000—2010年稀土矿开发进行遥感动态监测。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生态系统分类,同时结合回溯法可较好地减少伪变化,并可快速地提取稀土矿开采区的变化信息。通过分析发现赣南稀土矿开采集中分布在几个主要的乡镇,从2000年至2010年这10年间整体上呈增加的趋势,但前5年主要体现为扩张,后5年复垦的力度在加强。新增的稀土矿矿区在开发过程中破坏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为林地,而废弃稀土矿区通过治理后主要恢复成耕地。稀土矿开采对植被覆盖、生物量、土地退化以及景观的破碎化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稀土矿开采可能引发水体流失、山体滑坡等环境问题和风险。
- 彭燕何国金张兆明江威欧阳志云王桂周
- 关键词:遥感监测生态环境
- 基于纹理的面向对象分类的稀土矿开采地信息提取被引量:9
- 2013年
- 原地浸矿法和池浸法/原地堆浸法(非原地浸矿法)是江西省稀土矿开采常用的方式。以江西省定南县为研究区,根据稀土矿开采方式和特点,采用面向对象分类的方法,结合纹理信息、面积大小及上下文关系等特征,对研究区2010年的ALOS影像进行稀土矿开采地的信息提取,有效区分了原地浸矿法和非原地浸矿法开采区,且两者的总体精度高达85%。并采用回溯法提取了2001年的稀土矿开采地的信息。最后根据稀土矿区分布图,对稀土矿开采现状以及2001—2010年的十年开采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可为该区域及相关矿产资源开采区的环境遥感监测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借鉴。
- 彭燕何国金曹辉
- 关键词:稀土矿纹理信息信息提取
- 对地观测大数据处理:挑战与思考被引量:52
- 2015年
- 通过航天航空飞行器搭载的传感器对地球进行观测可以获得地球全面而系统的信息.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地观测领域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分析对地观测数据处理与服务的全流程及其算法的基础上,总结出"大数据时代"对地观测数据处理面临的挑战——"数据密集型计算"问题,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在系统平台、处理算法和服务模式3个方面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 何国金王力哲马艳张兆明王桂周彭燕龙腾飞张晓美
- 关键词:数据密集型计算遥感对地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