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超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快速热处理工艺对冷轧低碳低合金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加热方式是连续热处理生产线的关键技术,可在降低生产成本的条件下,生产出超高强钢;快速热处理技术/(即快速加热、短时保温然后快速冷却/)可望大幅度缩短连续退火机组长度,细化碳钢晶粒,对新一代连续热处理机组和生产技术产生革命...
- 徐德超
- 关键词:冷轧板
- 文献传递
- 快速热处理对低碳钢烘烤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将低碳钢以200℃/s分别加热至660℃和750℃超快速退火,将其预应变2%后进行烘烤处理(180℃×20 min),研究了加热温度、均热时间和冷却速率对低碳钢烘烤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加热温度可增加碳化物溶解量,使BH值升高。随着均热时间的延长,660℃低温退火时BH值明显降低。但是在750℃高温退火时碳化物在超快速加热过程中不能充分溶解,因此BH值随均热时间的变化比较复杂:在0-10 s范围内,BH值随着均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均热时间超过10 s后,BH值则随着均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快速冷却抑制固溶C原子析出,使烘烤硬化性能提高。
- 邝春福张深根李俊王健徐德超
- 关键词:金属材料烘烤硬化低碳钢
- 快速加热条件下BH钢再结晶规律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以及运用金相、显微硬度、EBSD技术等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加热速率对BH钢再结晶退火组织和织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结晶温度随加热速率的提高而升高。加热速率的提高,缩短了BH钢完成再结晶所需时间。快速加热条件下,BH钢再结晶晶粒得到细化,再结晶织构组分强度降低。EBSD分析发现:提高加热速率,再结晶完成后,再结晶织构仍以有利于深冲性能的管状γ织构为主。再结晶结束后,升高温度和增加保温时间有助于{111}织构的发展。在780℃保温一定时间的条件下,低加热速率形成以{111}<112>组分为主的再结晶织构,而快加热速率下{111}<110>织构组分得到一定的发展,γ织构强度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BH钢的成型性能。
- 徐德超李俊孟庆格刘沿东李佩
- 关键词:加热速率再结晶织构EBSD
- 加热速率对双相钢微观组织和烘烤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应用自主开发的快速热处理实验设备对双相钢(0.1C-0.2Si-1.3Mn)进行了不同加热速率(5~350℃·s^-1)的连续退火模拟实验,并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内耗仪等设备对微观组织和烘烤硬化性能(BHBehavior)及相关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实验发现,随着加热速率的提高晶粒尺寸可明显细化(8.5~3.9μm),马氏体含量随加热速率的升高有增大的趋势,BH值随着加热速率的提高从62MPa升高到82MPa。分析可知,快速加热条件下BH值的升高的主要因素可能为:高加热速率所导致的较高的位错密度;较高马氏体含量在烘烤阶段所析出η-碳化物对位错的钉扎。
- 孙红云李俊孟庆格徐德超胡文彬
- 关键词:加热速率双相钢内耗
- BH-IF钢超快速加热退火工艺被引量:4
- 2014年
- 研究了不同退火条件对BH-IF钢组织和织构演变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速率的增加,BH-IF钢晶粒得到细化,但并不明显,强度和延伸率提高,再结晶织构仍为典型的管状γ织构;在超快速加热速率条件下,XRD织构分析显示BH-IF钢γ取向纤维织构组分及强度差异缩小,各组分更趋均匀.随保温时间增加,γ取向纤维织构强度增加,因而由其决定的r值(塑性应变比)增加.在超快速加热速率条件下,试样平行于轧向的r0降低,而垂直于轧向的r90增加,其均值rm无明显变化.
- 徐德超李俊孟庆格刘沿东
- 关键词:加热速率塑性应变比再结晶织构XRD
- 过时效处理对冷轧超高强马氏体钢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对冷轧1100 MPa和1500 MPa级超高强马氏体钢板进行了不同温度(200~400℃)和时间(120~360 s)的过时效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等分析了过时效处理对马氏体钢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过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下降,断后伸长率逐渐升高;屈服强度在250℃时先升高,250~300℃相对稳定,而后呈逐渐降低趋势。对两种以马氏体相为主的超高强钢经250℃×240 s过时效处理后,均可得到强塑性结合良好的综合性能,当过时效温度高于300℃,保温时间为360 s时,马氏体大量分解,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显著下降。
- 孟庆格李俊徐德超
- 关键词:连续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