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宗杰 作品数:22 被引量:122 H指数:7 供职机构: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固沙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与其生长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 2013年 虽然沙化草地的植被盖度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物种资源也在逐渐丧失,但在这些地带仍然存在着很多适应于沙漠里生长的耐旱、耐盐碱、抗旱的植物。利用防风固沙植物的生长特性,加大其在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地上的建植,可以达到降低风速、防止风蚀、固定流沙、保护沙地生物资源和改善沙地生态环境的目的。主要综述了固沙植物的基本特征、生态价值、生态适应性,以及固沙植物与其生长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慕宗杰关键词:固沙植物 生态适应性 生长环境 动物卫生消毒方法及常见疫病的消毒措施 被引量:1 2015年 介绍了紫外线照射消毒、喷雾消毒、熏蒸消毒3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并对炭疽、布鲁菌病、链球菌病3种常见的畜禽疫病的消毒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养殖者提供参考。 赵俊利 慕宗杰 吉鹏华 贾淑萍 辛庆强 赵景娣关键词:动物卫生 消毒方法 熏蒸 喷雾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20 2008年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对了解种群在群落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种间相互作用规律和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种群分布格局的分布模式、分析方法及研究方法作了综述,以期为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寻找到一个最佳的方法。 于传宗 慕宗杰 特日格勒关键词:种群 研究方法 雏鸡的选择、处理和运输技术 被引量:3 2009年 初生雏鸡的品质好坏对其以后的生长发育、前期死亡、增重以及免疫接种效果都有重大影响。介绍了雏鸡的选择、处理和运输技术,以期对提高雏鸡育成率提供参考。 慕宗杰关键词:雏鸡 饲养管理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为例 被引量:6 2008年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地资料,应用方差/均值比(扩散系数)的T检验、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 reen指数和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强度等方法,研究了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植被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并分析格局形成的原因,并用相关分析比较了6个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植物的分布格局皆属于聚集分布,但它们的聚集强度有差异。聚集强度最大的是木地肤,最小的为银灰旋花,中间依次为糙隐子草,冷蒿,短花针茅。依靠无性繁殖扩大种群分布范围和密度是它们服从聚集分布的原因之一。本研究说明了方差/均值比率法是1种较好的分析种群分布格局的方法。 徐连秀 蒙荣 慕宗杰关键词:短花针茅 荒漠草原 优势种群 碱蓬特性的初探 被引量:2 2005年 殷国梅 王子忠 哈斯 慕宗杰关键词:碱蓬 草本植物 盐碱土壤 沿海滩涂 中药材 内蒙古野生蔬菜植物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 2018年 内蒙古野生蔬菜种类丰富,在野外调查和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Java语言和My SQL Server 2008构建了内蒙古野生蔬菜植物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数据管理、信息检索查询、数据存储、营养成分、图片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块,可快速检索野生蔬菜植物的分类名称、形态特征、生存环境、区系类型、食用部位、食用方法、栽培技术和植物照片等相关信息,初步实现内蒙古野生蔬菜植物资源信息服务智能化管理,为开展野生蔬食植物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数据,也为开展野生蔬菜查询和咨询服务研究奠定基础。 扈顺 王永 王勇 张艳萍 刘燕 王葆生 杜刚强 廉勇 慕宗杰关键词:野生蔬菜 信息系统 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恢复状况及土壤性状研究 本文以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于2013—2017年连续5年对1999年播区、2000年播区、2001年播区、2002年播区、2005年播区、2007年播区、2008年播区、2009年播区、2011年播区... 慕宗杰关键词:植被恢复 土壤性状 灰色关联分析 文献传递 科技进步促进内蒙古农牧业发展 被引量:1 2012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取得了长足进步,对农牧业持续发展、农牧民稳定增收、农村牧区繁荣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分析了科技进步在内蒙古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发展农牧业,政策是关键,投入是保障,科技是根本出路。同时认为农牧业科技是确保粮食安全和农畜产品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但从整体来看,内蒙古依然存在农牧业生产科技贡献率低、农牧业科技普及率不高、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结合内蒙古实际,对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再上新台阶做了阐述。 栗林 贾淑萍 赵景娣 辛庆强 吉鹏华 慕宗杰 钱英红关键词:内蒙古农牧业 内蒙古沙拐枣群落多样性及种群格局研究 2016年 经实地调查,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Ripley’s K点格局方法对内蒙古地区沙拐枣群落多样性及其种群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沙拐枣群落共有种子植物51种,隶属于12科41属,种类组成贫乏,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优势度指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不同地区沙拐枣种群分布格局整体呈集群分布,各地区种群聚集强度不同,为乌拉特后旗>杭锦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鄂托克旗>二连浩特。研究结果对沙拐枣生存现状、资源利用及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姜莹 刘哲荣 刘冠志 刘利红 刘慧娟 慕宗杰关键词:沙拐枣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