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华志 作品数:5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理学 电气工程 更多>>
Al-Co-Y合金系非晶的形成及其晶化过程 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熔体快淬法制备出了Al92-xCo8Yx(x=4,6,8,9,10)薄带,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进行结构分析,示差扫描量热仪(DSC)进行热稳定性分析。研究了Y的加入对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以及Al84Co8Y8合金薄带等温退火的晶化过程。结果表明:当Y的原子分数为8%时,合金系的非晶形成能力最好;非晶态Al84Co8Y8合金的晶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进行,退火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转变为:非晶合金→非晶基体+初晶α-Al+少量未知亚稳相→α-Al相+未知亚稳相+Al9Co2→α-Al相+Al9Co2相+Al3Y相。 冯雪菲 惠希东 于家伶 方华志关键词:晶化 非晶形成能力 C、B、P对Fe-Cr-M-Y(M=C,B,P)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类金属元素在Fe基非晶的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研究者将C、B、P、Si归为一类,在非晶成分中作为一个整体。但各类金属元素对Fe基非晶形成的作用存在差异。本文对C、B、P三种元素对Fe基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吴渊 方华志 惠希东 陈国良关键词:铁基非晶合金 非晶形成能力 文献传递 非晶合金液态性质、液固转变及原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研究 本论文运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AIMD)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纯金属、二元合金以及多组元块体非晶(BMG)合金的液态结构与扩散性质、液固转变过程中原子团簇的演变规律、以及非晶态结构中原子堆垛的短到中程有序的特征。本论文的研究... 方华志关键词:非晶合金 原子结构 铝、锆液固态转变和动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AIMD)方法研究了Al和Zr液固转变过程中的能量、偶关联函数、结构因子和键对分布的变化规律,获得了不同温度下两种金属液体的扩散系数和黏度.结果表明,AIMD计算得到的液态金属偶关联函数、结构因子和扩散系数与实验测量数据符合得很好.在冷速为5.0×1013和2.5×1013K/s时,液态Al分别在730K附近发生玻璃化转变或者形成有一定缺陷的fcc晶体结构.在平均冷却速率为4.3×1013和2.0×1014K/s的条件下,液态Zr在1200K时分别开始转变为热力学上亚稳定的bcc结构和玻璃相.Zr的液态和玻璃态结构中二十面体和bcc类型短程序是其主要拓扑短程序. 惠希东 方华志 王恩睿 刘雄军 陈晓华 陈国良 LIU ZiKui关键词:铝 锆 动力学性质 玻璃结构 Zr基金属玻璃原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5 2008年 报道了利用经典分子动力学、逆蒙特卡罗模拟与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技术等对Zr-Ni和Zr-Ti-Al-Cu-Ni金属玻璃的原子结构进行的研究.重点研究了玻璃结构中的短程序结构(SRO)与中程序结构(MRO),研究表明,在Zr基金属玻璃中存在着二十面体、FCC和BCC型多种短程序结构.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提出了缺位有序(IOP)结构模型,并对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中IOP结构到纳米晶的转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IOP结构经过3个阶段转变成纳米晶:先是沿某个优先生长方向转变成一维周期有序结构,进而发展成二维周期有序结构,最终转变成三维周期有序的纳米晶体,而且这3个阶段是相互交错同时进行的. 惠希东 刘雄军 高蕊 侯怀宇 方华志 刘梓葵 陈国良关键词:金属玻璃 原子结构 中程序 分子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