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少英
- 作品数:34 被引量:382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三种探空资料在各类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对比分析被引量:54
- 2011年
- 使用2007和2008年5-9月常规探空资料、微波辐射计和风廓线数据构建的特种探空资料以及BJ-RUC模式探空资料计算的常用热动力物理参量,比较了在冰雹、雷暴大风和短时暴雨等强天气中特种探空和常规探空的各参量之间的差异,探讨了特种探空在强对流天气判别中定量应用的可靠性,最后选取不同强对流天气个例,详细对比分析了三种探空的物理参量在不同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后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特种探空与常规探空的热动力物理参量在三种不同强天气中的表现基本一致。与常规探空相比,特种探空数据的时间分辨率高,各物理参量的变化特征表现更明显,能更详细地描述强天气发生前后大气状态的变化。(2)由特种探空计算的多种物理参量在不同强天气的酝酿、发展过程中差别明显,在强天气发生前3~6小时的变化趋势尤其明显,对于3类强天气的判别具有明确的短时临近预报意义。(3)与特种探空相比,模式探空的多数物理参量在强天气发生前后的变化趋势一致,低空垂直风切变最接近,而少数表征大气热力性质的物理参数的数值和转折时间仍有一定差别,尤其是模式对潜热释放过程的描述能力明显不足,几乎不能描述强对流云团发展过程中对流层中上层强烈的增温过程。因此,在使用模式探空参量制作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预报时,须辅以特种探空的实时探测数据计算的物理参量,对模式预报结果进行订正。
- 魏东孙继松雷蕾杨波时少英
- 关键词:微波辐射计风廓线强对流天气
- 我国各地区极值天气和极值气候的差异
- 本文探讨了我国各地区极值天气和极值气候的差异。研究表明:
(1)由于气候是天气不同程度的平滑,所以不能像Hasselmann说的那样,气候的一阶导数是天气,而应该在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关系中必须引入分数阶的微分和导...
- 时少英
- VDRAS分析场资料在暴雨中尺度分析中的应用
- 本文以2010年8月18-19日京津冀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为例,利用京津冀自动站资料,BJ-ANC系统的实时雷达拼图资料,以及VDRAS反演的对流层低层动力和热力三维结构,分析雷达回波、中尺度水汽、风场和涡旋的变化特征,来...
- 时少英何娜
- 关键词:暴雨过程中尺度分析雷达图像
- 文献传递
- “三时段分析法”在2015年8月7日北京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 2015年8月7日北京地区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大部分地区出现雷暴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本文采用'三时段分析法',详细分析此次过程中不同时段内各种高分辨率探测资料,得出如下结论:(1)随着时段的临近,探测资料的探测...
- 吴剑坤时少英李靖孙秀忠刘璐
-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雷暴多普勒天气雷达
- 文献传递
- 十年一遇的沙尘暴给我们的启示--浅析解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在效益评估中的重要性
- 来各种效益评估方法层出不穷,且各具特色.但这些方法多侧重于单一影响因素评估,最典型的当数预报准确率效益评估了,而该方法忽略了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这一重要环节,致使效益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大打折扣.本文从服务案例出发,从理...
- 石增云孙冬燕时少英
- 北京地区城市化和低空风对汛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可能影响
- 利用北京地区18 个人工观测站逐小时的降水和温度观测资料以及北京南郊观象台的探空风观测,对2006~2010 年连续5 年6 月~9 月的降水事件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研究北京地区地形和城市对降水空间分布的可能影...
- 时少英孙继松王国荣
- 关键词:热岛效应地形降水低空风
- 文献传递
- “8·12”北京密云大暴雨落区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 应用多元资料对2016年8月12日北京市密云区大暴雨过程中密云区东南部雷暴发生、发展及西路雷暴进入密云区后发展并维持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发现,强降水首先在冷锋前暖区内沿副热带高压外围上升气流区域发展,随后锋面过境,...
- 郭金兰何娜刘卓雷蕾曾剑时少英
- 关键词:大暴雨过程中尺度辐合线
- 一次降水过程的短时预报
- 由于降水的原因,原定于2009年9月5日晚间的国庆60周年彩排向后平移24 h进行。在预报北京地区有连阴雨的天气背景下,利用风云-2C、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地面自动站、垂直风廓线、微波辐射计等多种高时空分辨率探测资料,结合...
- 郭虎王令时少英郭金兰王国荣
- 关键词:降水气象服务
- 北京一次连续重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被引量:25
- 2007年
- 2006年4月7—10日北京出现空气质量持续重污染,对当地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从天气形势、气象要素、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方面分析了这次重污染的形成及维持原因。结果表明,此次连续重污染过程是一次沙尘过程先后两次影响北京所造成。第一次为内蒙沙源地沙尘随西北气流南下影响北京的典型沙尘污染过程;第二次是移至下游的沙尘在“回流”天气形势下沿偏东风返回北京所造成,较为少见。这次重污染是混合型的,是沙尘和静稳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 郭虎付宗钰熊亚军时少英
- 关键词:重污染沙尘
- 北京一次连续重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
- 对2006年4月7日~10日北京市连续重污染过程,从其天气形势、气象要素、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此次连续重污染过程是一次沙尘先后两次重复影响北京所造成。第一次为内蒙沙源地沙尘随西北气流南下影响北京;第二次是...
- 付宗钰张明英熊亚军时少英
- 关键词:重污染沙尘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