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沁
- 作品数:22 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波抗原修复对子宫颈癌前病变中hTERT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实验发现,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ERT)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很大,尤其在子宫颈癌前病变石蜡组织中的表达,用一般的方法检测很难得到满意结果。目前认为,这与临床取材前使用醋酸以及福尔马林固定等因素相关,需要抗原修复;而微波抗原修复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原修复方法之一。为此,本文拟观察分析不同微波抗原修复模式(包括强度和时间)对hTERT在子宫颈癌前病变石蜡包埋组织中表达的影响。
- 昝沁许美权宋建明
- 关键词:子宫颈癌前病变抗原修复端粒酶免疫组织化学
- 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附39例)被引量:3
- 2011年
- 恶性黑色素瘤发病隐匿,表现复杂,光镜下细胞呈明显的多形性,细胞类型以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透明细胞及瘤巨细胞为主,多种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存在为主要特征,常以片状,漩涡状,或弥漫分布。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7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情况,对恶习黑色素瘤的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征进行了总结。
- 昝沁
-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病理检查
- 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
- 2007年
-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探讨房颤与心房肌细胞重构的关系。方法:3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换瓣术者,其中窦性心律者13例(A组)、阵发性房颤及房颤持续时间<6个月者8例(B组)、房颤持续时间>6个月者17例(C组)。外科手术时取3组病人右心耳组织少许,利用TUNEL法观察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房颤患者(B、C组)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比窦性心律者(A组)显著增高,分别为44.53%±11.08%,67.96%±16.09%对19.68%±15.36%,P均<0.05;凋亡指数与房颤持续时间成正相关。结论:心房肌细胞重构可能在房颤的发生或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是慢性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心房收缩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
- 屠洪夏小杰昝沁梁纯丽
- 关键词:心房颤动超微结构凋亡
-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及凋亡水平的改变被引量:7
- 2005年
- 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与心房肌组织细胞学重构的关系。3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换瓣术者,其中窦性心律者13例(A组)、阵发性及房颤持续时间小于6个月者8例(B组)、房颤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者17例(C组)。外科手术时取三组患者右心耳少许,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以及利用TUNEL法标记心房肌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B、C组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变化,如心肌纤维稀疏、排列紊乱,细胞收缩成分减少、线粒体肿胀、肌浆网扩张,纤维组织增生、细胞水肿、坏死表现;C组变化更明显。B、C组细胞凋亡指数与A组比较,显著增高(分别为44.53%±11.08%,67.96%±16.09%vs19.68%±15.36%,P均<0.05);房颤持续时间越长其凋亡指数越高。结论:心房肌的组织细胞学重构可能在房颤的发生或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 夏小杰昝沁曹克将陈鑫黄元铸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超微结构凋亡
-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心钠素浓度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 (房颤 )病人血浆心钠素 (ANF)的浓度变化 ,探讨房颤引起血栓前状态 (Prethrom boticstate,PTS)的机制。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对 2 1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者 (IPAF)分别于房颤发作时及终止后 1周测定外周静脉血浆心钠素 (ANF)浓度 ,并与 2 8例孤立性持续性房颤 (ISAF)、2 7例二尖瓣狭窄伴持续性房颤 (RHD)、3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及 35例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IPAF病人房颤发作时 ,ISAF和RHD组病人 ,红细胞压积 (HCT % )、血浆ANF浓度比IPAF房颤终止后 1周、PSVT及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 ,而PSV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IPAF病人房颤发作时血浆ANF浓度和HCT %与房颤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ANF浓度与年龄、性别、二尖瓣口面积、EF值及左心房内径等临床参数无关。结论 :房颤病人存在血液浓缩 。
- 夏小杰昝沁杨俊芬黄元涛曹克将杜同信王自正
- 关键词:心房颤动血浆心钠素放射免疫分析血栓前状态
-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血小板P-选择素浓度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引起血小板活化机理及其程度。方法用放射免疫学方法对76例不同类型的心房颤动 (21例阵发孤立性房颤LPAF,28例孤立持续性房颤LSAF,27例风心病并心房颤动VAF)患者于清晨、空腹、清醒时抽取外周静脉血 (LPAF分别于AF发作及终止1周后各采血一次 )测定外周血血浆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 (血小板P-选择素 )的浓度 ,相互并与PSVT病人及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 :LSAF、VAF与LPAF组AF发作时血小板P-选择素浓度无显著性差别 ,较LPAF组AF终止后一周 ,PSVT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LPAF组AF终止一周后与PSVT组、正常对照组血小板P -选择素浓度无显著差别 (表1)。(2)LPAF组AF持续时间与血浆血小板P-选择素浓度呈正相关 (表2)。(3)VAF组血小板P -选择素与射血分数 (EF值 )呈负相关 (表3)。结论房颤发作引起血小板活化并释放活性物质参与形成血栓前状态 。
- 邓海昝沁夏小杰
- 关键词:心房颤动血小板P-选择素血栓前状态
- 降压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Fib、t-PA及PAI-1浓度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液纤维系统改变及降压药物治疗对其影响,探讨EH患者血栓前状态(PTS)发生机制及降压治疗减少血栓事件的机理。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竞争及双抗体夹心法对30例EH患者分别于降压治疗前后测定外周静脉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浓度变化,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相比较。结果:EH患者降压治疗前血浆Fib,t-PA及PAI-1浓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福辛普利与贝尼地平联合降压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结论:EH患者体内存在PTS与纤维系统低下有关,福辛普利与贝尼地平联合降压治疗能改善PTS。
- 夏小杰邓海昝沁杨俊芬赵统兵
- 颈部淋巴结梭形-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报告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淋巴结梭形-上皮样血管瘤(SEHE)的本质、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通过HE、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观察1例原发性颈部淋巴结梭形-上皮样血管瘤,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主要位于淋巴结门区-髓质内呈结节状,见呈巢状、条索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区;梭形细胞束状、平行排列区及位于结节外周的具有管腔的索状细胞和血管区。肿瘤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性,可见空炮;胞核圆、空泡状、核仁明显。间质见少量玻璃样、粘液样基质。组织化学染色,网状纤维染色显示无数血管腔隙结构。淋巴结副皮质区滤泡间、滤泡内均可见条索状上皮样细胞,部分见明显的血管腔。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vimentin阳性,部分CD31、FⅧ相关抗原阳性和少数细胞CD68阳性;而CK阴性。结论:SEHE应是一种少见的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的交界性血管肿瘤,更倾向于良性过程;其发生在淋巴结内者罕见。组织形态需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血管平滑肌错构瘤、转移癌等鉴别。
- 宋建明关弘吴俊辉昝沁
-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组织病理学
-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浓度及t-PA活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 (房颤 )病人血液纤溶系统功能改变 ,探讨房颤引起血栓前状态的原因。方法 用散射比浊及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对 2 1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 (LPAF)患者分别于房颤发作时及终止后 1周、2 8例孤立性持续性房颤 (LSAF)、2 7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伴持续性房颤 (RHD)测定外周静脉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D -二聚体 (D -D)浓度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活性变化 ,并与 3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及 2 0例健康志愿者相对照。结果 LPAF组患者房颤发作时、LSAF和RHD组病人 ,反映纤溶功能的血浆Fib、D -D浓度比房颤终止后1周、PSVT、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 ,而血浆t-PA活性无明显改变。LPAF组患者房颤发作时血浆Fib含量与房颤持续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无论是孤立性房颤还是器质性心脏病房颤 ,无论是持续性房颤还是阵发性房颤发作时都存在纤溶系统功能的低下。
- 夏小杰昝沁陈红孙安琼杨俊芬黄元铸曹克将许香广胡雪松
- 关键词:心房颤动发作时血浆纤维蛋白原持续性房颤
-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对评估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40例术前胃癌患者及30名健康人群(对照组)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CD4+/CD8+比值),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结果:研究组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两组间CD8+T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侵及浆膜组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未侵及浆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有淋巴结转移组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肿瘤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临床分期TNMⅢ、Ⅳ期组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TNMⅠ、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间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不同组间外周血CD8+T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对评估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也为肿瘤的免疫增强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弘温文黄忠华许美权昝沁
- 关键词:T细胞流式细胞术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