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花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启东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药师干预对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效果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对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月启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使用抗肿瘤药物治疗的癌症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抗肿瘤药物治疗,干预组常规服用抗肿瘤药物联合临床药师干预。比较2组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效果;抗肿瘤药物正确使用剂量认知、正确服用认知、正确用药时间和周期认知;治疗前后癌症患者Karnofsky(卡氏评分,KPS)、生存质量评分;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率。结果干预组抗肿瘤总缓解率为80.00%,高于常规组的60.00%(χ_(2)=4.762,P=0.029);干预组抗肿瘤药物正确使用剂量认知、正确服用认知、正确用药时间和周期认知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 <0.01);治疗后,2组KPS、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1),且干预组KPS、生存质量评分变化幅度较常规组更大(P均<0.01);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0%,低于常规组的50.00%(χ_(2)=6.112,P=0.013);干预组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率为96.00%,高于常规组的68.00%(χ_(2)=13.279,P=0.000)。结论常规服用抗肿瘤药物联合临床药师干预对于癌症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抗肿瘤药物的正确使用认知,并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薛建辉唐小慧曹小花
-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 临床药师干预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
- 2020年
-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干预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方法12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药师干预,对照组应用呼吸内科传统用药方式进行治疗,不采用临床药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抗感染效果。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应用率70.0%低于对照组的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用抗菌药物患者的选药不合理、用药不规范、联合用药不合理、无病源学支持的发生率分别为5.2%、8.6%、10.3%、3.4%,均低于对照组的23.8%、35.7%、28.6%、19.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重症抢救成功率、传染控制率分别为34.5%、48.3%,均高于对照组的16.7%、19.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采用临床药师干预,可保障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性以及提高抗菌药物的应用效率,建议临床上推广。
- 曹小花杨海健卢春霞
- 关键词:抗菌药物临床药师呼吸内科
- 2008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调查分析
- 对该院182例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发现报告涉及药品61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心脑血管用药、影响免疫功能药物、中药制剂、生物药剂也较多,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和系统中...
- 杜娟曹磊磊曹小花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抗感染药物给药途径合理用药
- 文献传递
- 住院医嘱抗菌药物点评结果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住院医嘱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0份住院医嘱抗菌药物病历进行点评,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归纳、分析及总结不合理用药问题。结果 200份住院医嘱抗菌药物点评结果中,共有191份住院医嘱为用药合理医嘱,占总点评医嘱的95.50%(191/200);共有9份住院医嘱为用药不合理医嘱,占总点评医嘱的4.50%(9/200)。9份用药不合理医嘱包括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落实不合理3份(占33.33%, 3/9),抗菌药物病程记录问题不合理2份(占22.22%, 2/9),用药频次不适宜1份(占11.11%, 1/9),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不规范1份(占11.11%, 1/9),用法用量不适宜1份(占11.11%, 1/9),联合用药不适宜1份(占11.11%, 1/9)。结论结合住院医嘱抗菌药物点评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制定相关点评反馈机制,并落实执行,有利于提高用药合理性。
- 杜娟曹小花
- 关键词:住院医嘱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
- 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 2014年
- 目的:对克拉霉素、罗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析三种药物在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发生规律.方法:通过分析我国2001年-2008年期间在运用克拉霉素、罗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药物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报告得出结论.结果:克拉霉素、罗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药物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多数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同时,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在进行静脉滴注时,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定的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在药物不良反应总数中,阿奇霉素所导致的过敏性休克和死亡病例占其中的0.76%.结论:临床上在对克拉霉素、罗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药物进行使用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尤其是B型药物存在-定的不良反应,应该认真做好临床用药后的观察和监测工作.
- 曹小花曹磊磊
- 关键词: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 品管圈在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品管圈在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效果,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方法选择本院实施品管圈前(2017年9月~2018年1月)的78例手术患者和实施品管圈后(2018年7月~2018年11月)的78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药物使用情况(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及药物使用合理情况。结果品管圈实施前预防用抗菌药物44例,使用率为56.41%(44/78);实施后预防用抗菌药物31例,使用率为39.74%(31/78);品管圈实施后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品管圈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0,P=0.037<0.05)。品管圈实施前药物使用不合理33例,不合理率为75.00%(33/44);实施后药物使用不合理13例,不合理率为41.94%(13/31);品管圈实施后药物使用不合理率低于品管圈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84,P=0.004<0.05)。品管圈实施前给药时间合理12例,合理率为27.27%(12/44);品管圈实施后给药时间合理23例,合理率为74.19%(23/31);品管圈实施后给药时间合理率高于品管圈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087,P=0.000<0.05)。品管圈实施前药物选择合理11例,合理率为25.00%(11/44);品管圈实施后药物选择合理19例,合理率为61.29%(19/31),品管圈实施后药物选择合理率高于品管圈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80,P=0.002<0.05)。品管圈实施前使用疗程合理19例,合理率为43.18%(19/44);品管圈实施后使用疗程合理23例,合理率为74.19%(23/31),品管圈实施后使用疗程合理率高于品管圈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98,P=0.008<0.05)。结论实施品管圈干预,有利于降低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提高了给药时间、药物选择、使用疗程的合理性,保证了医疗安全,该模式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曹小花汪英龚建英杜娟彭涵智徐雅慧
- 关键词:品管圈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