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德筠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疗效
  • 2篇硬化剂
  • 2篇泡沫硬化剂
  • 2篇作用机制研究
  • 2篇临床疗效
  • 2篇门静脉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畸形
  • 2篇聚桂醇
  • 2篇畸形
  • 2篇出血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乙醇硬化治疗
  • 1篇硬化剂治疗
  • 1篇原发性
  • 1篇造影
  • 1篇治疗疗效

机构

  • 3篇福建中医药大...
  • 3篇厦门市中医院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曾德筠
  • 3篇廖良忠
  • 2篇高阳
  • 1篇吴小云
  • 1篇杨维竹

传媒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无水乙醇治疗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8年3月至2011年8月住院治疗的71例静脉畸形患者共82个病灶,分为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硬化治疗组(A组)和无...
曾德筠
关键词:静脉畸形无水乙醇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TIPS治疗,观察患者术后1年内不同时期肝功能与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总胆红素指标始终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谷草转氨酶(AST)与谷丙转氨酶(ALT)术后20 d有所升高,但之后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时间(TT)与D-二聚体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但后期PT、APTT、TT均逐渐降低,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D-二聚体指标3个月后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在一定程度上(尤其是短期)可对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造成影响,但术后肝功能逐渐恢复,中、远期肝功能未明显受损;术后需尽早发现凝血功能异常,以便及时处理,恢复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廖良忠曾德筠高阳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门静脉高压
LMWH与IPC在妇科术后预防VTE风险分级中危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机械性预防(IPC)在妇科术后VET风险分级中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因妇科疾病在我院接受手术、风险分级为中危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机械性预防方法,给予观察组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法。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VTE发生率为0。观察组凝血指标PT、APTT、TT凝血指标长于对照组,PLT、PS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大腿周径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无并发症,观察组注射部分皮肤溃烂2例,注射时明显疼痛者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术后风险分级中危患者VET预防中LMWH抗凝、IPC方法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LMWH抗凝可优化凝血指标,但有注射部位皮肤溃烂、出血等并发症。
曾德筠吴小云
关键词:VTE临床疗效
盆腔动脉栓塞在严重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盆腔动脉栓塞术(Pelvic arterial embolization,PAE)在严重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6-12在我院治疗的96例严重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盆腔血管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取PAE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治疗疗效与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起效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产后出血者应用PAE治疗止血效果理想,利于保全患者子宫,促进其术后身心健康的快速康复,临床普及价值高。
廖良忠曾德筠高阳
关键词:产后出血治疗疗效并发症
RSM-DSA技术在介入放射血管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RSM-DSA技术介入放射下肢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疑诊为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患者70例,对比分析RSM-DSA技术和常规DSA技术的图像质量和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判断。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图像质量的优良率分别为94.28%、8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下肢动脉狭窄程度Kappa值为0.896,P<0.05,一致性好,两组判断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总符合率为9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8,P>0.05)。结论:RSM-DSA技术对疾病的精确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郑明贵曾德筠
关键词:DSA血管造影下肢动脉硬化
硬化剂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无水乙醇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总结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71例静脉畸形患者共82病灶,分为A组(n=40,接受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和B组(n=42,接受无水乙醇注射治疗)。A组中高回流型病灶23个(A1组),低回流型病灶17个(A2组);B组中高回流型病灶25个(B1组),低回流型病灶17个(B2组)。对比分析A、B两组以及A1、A2组,B1、B2组,A1、B1组,A2、B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95.2%(P<0.05),A1组、A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6.5%、88.2%(P<0.05),B1组、B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100%(P>0.05);A1组、B1组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B2组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较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更有效,其主要机制在于能更彻底地栓塞回流静脉;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安全、不良反应少,对低流速型静脉畸形有较好疗效。
曾德筠廖良忠杨维竹
关键词:静脉畸形聚桂醇泡沫硬化剂
TACE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TACE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对照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将8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ACE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疗效可靠,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与单用TACE治疗比较,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曾德筠
关键词:TACE门静脉癌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