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斐 作品数:15 被引量:42 H指数:5 供职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生物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医药卫生 文学 更多>>
国家女子网球队运动员大力发球技术的运动学指标分析 <正>研究目的:发球是网球运动中最重要的击球技术。尽管发球是完全由运动员自己控制的,但它是由上下肢及躯干共同参与的复杂的全身协调运动,并不容易掌握和控制。目前系统地对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发球技术的运动学指标分析并不多。本研究... 孙宇亮 周兴龙 朱文斐文献传递 静坐少动生活方式是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 目的: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人工作与日常生活中体力活动水平明显降低且静坐时间明显延长。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在全国健康与营... 朱文斐 Steven P.Hooker关键词:静坐 心血管疾病 文献传递 不同体力活动水平40-49岁城市女性心血管风险因素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体力活动水平调查、安静状态下心血管风险因素指标测试及递增负荷运动测试,探索40-49岁城市女性体力活动水平与心血管风险的潜在关系,评价北京市不同体力活动水平40-49岁城市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方法:采... 朱文斐关键词:体力活动水平 心血管风险 文献传递 长期递增负荷运动对大鼠骨骼肌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骨骼肌主要氧化酶活性以及有氧氧化能量代谢系统的变化情况,探索长期递增负荷对大鼠骨骼肌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本实验将2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二组:安静组(n=11... 朱文斐 曹建民 周忠革 高连峰关键词:运动性低血色素 骨骼肌 琥珀酸脱氢酶 40~49岁成年人运动中心血管风险预测研究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心电图和血压异常是判定运动风险最简便而有效的风险指标,通过对存在运动风险的40-49岁人群运动中的心电图、血压以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作相关回归分析,构建40-49岁人群运动中心血管风险预测指标体系。方法:40~49岁的173名男性与174名女性进行递增负荷测试,并监测动态心电图与血压变化;将运动中出现心电图ST段下压≥0.1mv或SBP下降〉10 mm Hg作为心电图或血压出现异常的判定标准;通过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ST段下压值以及SBP下降值与安静状态下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并建立心电图与血压异常预测公式。结果:1)运动中男性心电图无异常组ST段下压值与LDH1、LDH1/LDH、OP以及PA存在显著关联,并构建了预测公式;运动中男性心电图异常ST段下压值分别与HDL—C、OP以及DBP存在显著关联,并构建了预测公式;2)运动中女性心电图无异常ST段下压值与BMI、LF/HF存在显著关联,并构建了预测公式;心电图异常女性ST段下压值与OP、安静心率、CKMB以及AST存在显著关联,并构建了预测公式;3)由于血压异常人群数量较低,因此,将男性与女性异常者一并进行分析,运动中血压异常SBP下降值与PWV、PA、LDH1/LDH存在显著关联,并构建了预测公式。结论:1)40-49岁男性与女性进行运动中容易出现两类风险即心肌缺血与在运动负荷增加时出现血压下降。2)通过运动激发的40-49岁男性与女性心肌缺血与血压异常下降可通过安静时生理、生化指标测谈.进行预测. 苏浩 谢敏豪 曹建民 王馨塘 严翊 王卉 林家仕 朱文斐 赵岩 李松波 李婷婷 靳一哲关键词:心血管风险 心电图异常 血压异常 振动放松缓解骨骼肌运动性疲劳即时效果研究 被引量:9 2012年 通过握力和表面肌电检测骨骼肌力量练习前后以及振动放松后的变化,评价振动放松促进骨骼肌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即时效果。8名健康男性青年进行上肢腕关节反复屈伸至无法继续完成动作,造成前臂运动性疲劳直至力竭。振动组采用Power Plate振动训练器进行放松,对照组自然恢复。振动放松方法为频率30 Hz,振幅2 mm,持续放松3 min,力量练习前后及振动放松后测试握力和掌长肌表面肌电,分析比较肌肉力量和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和中值频率(MF)等变化。结果显示,力量练习后握力均明显下降(P<0.01),同时掌长肌表面肌电iEMG出现明显升高(P<0.01),MF和MPF出现明显下降(P<0.05)。即时振动放松可以使得握力显著恢复(P<0.01),掌长肌表面肌电iEMG显著性减小(P<0.01),MF,MPF亦有所恢复,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本研究得出结论,采用连续3 min,频率为30 Hz,振幅为2 mm的即时振动放松可以使骨骼肌在发生运动性疲劳后电生理特性和力量得到明显恢复,有效缓解骨骼肌运动性疲劳,使骨骼肌力量恢复。 朱文斐 曹建民 包大鹏关键词:骨骼肌 运动性疲劳 静坐少动生活方式是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 目的: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人工作与日常生活中体力活动水平明显降低且静坐时间明显延长.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在全国健康与营... 朱文斐 Steven P.Hooker关键词:静坐 心血管疾病 不同体力活动水平中年女性心肺功能及心血管风险研究 <正>研究目的:大量研究证明,充足的体力活动对血压、血脂等有积极作用,与各种疾病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但目前体力活动水平与心肺功能的量效关系研究较少,涉及中国人群体力活动的研究也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40-49岁城市... 朱文斐 曹建民 谢敏豪文献传递 排球扣球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6 2010年 扣球技术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当今排球比赛中得分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随着排球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和提高,如何提高排球扣球技术成为了排球专项训练中最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助跑起跳和空中挥臂击球两个主要方面对排球扣球技术生物力学分析进行综述,为排球技术训练方法的改进和注意事项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朱文斐关键词:生物力学分析 排球技术 扣球技术 助跑起跳 国家女子网球队运动员大力发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1 2012年 通过国家队网球运动员的大力发球的运动学指标分析,以期提高我国网球运动员发球水平,并为教练员教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两台200 Hz高速摄像机对8名国家网球队女队员发球进行三维拍摄,通过北京体育大学视迅解析系统对所拍摄影像进行三维重构及运动学解析。结果显示:运动员抛球离手时,抛球高度平均为3.67 m,最高点到击球点落差平均为1.10 m。球拍后引时,膝关节最小角度分别为持拍侧91.35°、非持拍侧104.64°。"搔背"动作完成时,拍头均低于重心,平均落差为0.21 m。击球后平均球速为42.64 m/s,击球点高度平均为2.57 m。由此可见,我国网球运动员发球时抛球较高,建议降低抛球高度;相对于FB技术,FU技术能使运动员获得更大幅度的躯干扭转角度;缓冲结束时刻,部分运动员过度顶髋的现象造成下肢发力不充分,最终导致球速下降。"搔背"动作是典型的超越器械动作,下肢的充分蹬伸是动作质量的保证。 孙宇亮 周兴龙 朱文斐关键词:大力发球 运动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