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玫玉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21、NT-proBNP、CTGF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miR-21、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100例治疗的AF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房颤组,另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研究对象miR-21、NT-proBNP、CTGF水平,比较miR-21、NT-proBNP、CTGF在房颤未复发与复发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绘制ROC曲线评价3者联合检测对AF患者复发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对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r、hs-CRP、D-二聚体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miR-21、NT-proBNP、CT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房颤患者miR-21、NT-proBNP、CTGF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复发患者miR-21、NT-proBNP、CTGF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3者联合检测预测AF患者1年复发的灵敏度(94.2%)、特异度(91.8%)、AUC(93.4%)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miR-21、NT-proBNP、CTGF在AF患者中表达明显增加,与AF持续时间呈正相关;miR-21、NT-proBNP、CTGF在AF复发组患者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三者联合对AF患者术后复发有预测价值。
- 张丽莉马蕊朱玫玉蔡静波
- 关键词:MIR-21NT-PROBNPCTGF心房颤动预后
- 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建档管理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对门诊高血压患者进行建档管理的效果研究。方法对10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监测血压变化,实施规范化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危险行为干预,观察并分析其建档前后的效果。结果建档后的患者的控高行为、血压控制、不良生活行为明显改善。结论建档后定期进行高血压健康管理,能使患者的治疗正规化,有连续性、系统性,从而有效控制血压,大大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朱玫玉
- 关键词:高血压
- 一种血管活性药微量注射换算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活性药微量注射换算卡,其包括底板和圆形的转盘,所述底板上印制有圆形的底盘,转盘的中心位置连接在底盘的中心位置,转盘绕底盘的中心旋转,所述底盘上等分印制有至少两个扇形区域,所述转盘上开设有扇形缺口,...
- 朱玫玉蔡崔春宋薇
- 文献传递
- 皮炎平预防心电监护仪电极致皮肤损伤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探讨皮炎平软膏预防心电监护仪电极致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2例使用心电监护的老年患者,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粘贴电极片前先涂搽皮炎平软膏(观察组);在胸骨左缘按常规方法粘贴(对照组);两组均每日更换部位和电极片。观察监护效果和两组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发生时间显著迟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炎平软膏可以有效减轻心电监护电极对局部皮肤的损伤,且不影响心电监护效果。
- 帅苏蓉施常琴朱玫玉蒋承慧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电监护皮炎平皮肤损伤
- 血管活性药微量泵注射换算卡的设计及应用
- 2016年
- 血管活性药物是一类量效关系明显的药物,主要作用是收缩血管和舒张血管,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比较大,用量不够达不到治疗目的,用量过大可能造成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组织灌注恶化等严重后果。应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转归及病人安危,因而给药应以精准的滴定为基础。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微量泵注药能达到低浓度、小剂量,具有精确、无容量负荷、操作简单、可控性强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中。
- 朱玫玉莫永珍
- 关键词:微量泵舒张血管组织灌注药能可达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