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强
- 作品数:30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浸润性乳腺癌细胞学分级及其与激素受体等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细胞分级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表达的关系。方法对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诊断为"高度癌疑"及"乳腺癌"的47例细胞学标本进行细胞学分级,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针吸取乳腺癌细胞ER、PR、HER2的表达,应用卡方检验对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与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细胞学分级与ER、PR及HER2的表达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术前穿刺涂片诊断为"高度可疑乳腺癌"及"乳腺癌"的47例女性患者,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均为乳腺癌,细胞学诊断准确率为100%。其中1级13例,2级19例,3级15例。(2)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术前细针吸取细胞标本ER、PR及HER2表达进行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为55.32%、53.19%及19.15%。相对应的石蜡切片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R、PR及HER2的表达阳性率55.32%、55.32%及17.02%。两种染色方法结果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前乳腺癌细胞学分级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与HER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FNA是术前诊断乳腺癌准确、易行的方法之一。乳腺癌术前细针吸取细胞学分级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在术前提供更多肿瘤的相关信息,可能成为指导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式选择的有用指标。
- 朱立强柳红
- 关键词: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 细胞病理学诊断乳腺Paget病的临床意义及其特征探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细胞病理学诊断乳腺Paget病的形态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6例乳腺Paget病患者细胞病理学特征,并以术后常规组织学诊断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细胞病理学检查直接诊断乳腺Paget病20例,诊断可疑乳腺Paget病的6例,术后经常规组织学证实均为乳腺Paget病,细胞病理学诊断完全准确率为76.8%。结论:细胞病理学诊断乳腺Paget病具有快速实用、准确可靠的特点,充分了解乳腺Paget病的细胞学特征,有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及推广前景。
- 江涛方先勇朱玉秋朱立强
- 关键词:细胞学乳腺PAGET病
- 液基细胞学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对胸腔积液中转移性肺腺癌细胞的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对疑难肺腺癌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BD TriPath液基细胞制片染色仪,对临床初次送检的31例胸腔积液进行制片5张,1张巴氏染色用于细胞学诊断,其余4张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别...
- 朱立强
-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胸腔积液免疫细胞化学腺癌肺癌
- 乳腺球蛋白在术前乳腺癌和腋窝淋巴结细针穿刺吸取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乳腺球蛋白(mammaglobin,MAM)在术前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细针穿刺吸取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1例原发性乳腺癌行术前细针穿刺,将吸取的组织制备涂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检测MAM表达,观察MAM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同时另收集15例原发性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增生性淋巴结炎和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三者间术前腋窝淋巴结MAM表达的区别。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在9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MAM的阳性表达率为74.72%(68/91)。MAM的阳性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组织学分级、细胞学分级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及HER-2状态无关(P>0.05)。腋窝淋巴结观察结果显示,MAM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呈阳性表达,在乳腺癌增生性腋窝淋巴结炎和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均为阴性表达。结论 MAM可表达于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合MAM的测定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鉴别具有一定辅助判断价值。MAM阳性表达与ER、PR状态、细胞学分级、组织学分级有关,有利于了解肿瘤的生物学指标及判断预后。
- 方先勇朱立强江涛朱玉秋
- 关键词:腋窝淋巴结乳腺球蛋白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
- 细针吸取细胞学对皮肤基底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 2017年
-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FNAC)检查在皮肤基底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组织病理确诊的3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病例,对其FNAC特点及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3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病例中27例在术前由FNAC准确诊断,3例漏诊,阳性检出率为90.0%。穿刺细胞量少是造成漏诊的主要原因,少数特殊类型病例,如鳞状细胞基底细胞癌及结节性基底细胞癌在FNAC诊断病例中较为罕见,诊断较为困难。结论:FNAC是一种有效、可靠的诊断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检查方法,但少数特殊类型基底细胞癌在FNAC诊断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仍需总结、制定其细胞形态学诊断指标。
- 沈宇朱立强
- 关键词:细胞学细针吸取基底细胞癌皮肤
- 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体液模式对胸腔积液和腹水肿瘤细胞的筛查作用被引量:23
- 2012年
- 目的评价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体液模式对胸腔积液和腹水中肿瘤细胞的筛查作用。方法用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体液模式测定91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的胸腔积液和腹水标本,分析其研究参数中高荧光细胞比率及其散点图对胸腔积液和腹水中肿瘤细胞的筛查作用。采用SPSS11.5及Excel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肿瘤细胞阳性的标本中,高荧光细胞比率较阴性标本显著增高;散点图上,在高侧向荧光及高侧向散射光区域呈现细胞密集构成亮带的标本检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结论 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体液模式所提供的高荧光细胞比率及其散点图可以提供肿瘤细胞的筛选信息以做进一步显微镜检查。
- 李艳丽朱立强方先勇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体液散点图肿瘤细胞
- 164例腋窝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分析
-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在腋窝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自来我院细胞室就腋窝肿块做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164例,年龄28天~93岁,采用负压抽吸法,将抽取物均匀涂片3张,其中1张瑞氏染...
- 朱玉秋朱立强江涛方先勇
- 提问式教学在细胞病理学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8
- 2014年
- 提问式教学强调通过提问、启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所学课程有较高的兴趣,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果,是比较适合细胞病理学教学的一种方法。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提问式教学以"提出问题-讨论解疑-重点讲授-总结归纳"为主体,是比较适合细胞病理学教学的一种方法。该文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介绍提问式教学的具体实施,在细胞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及优点,探讨提问式教学在细胞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 朱玉秋许晶晶朱立强
- 关键词:教学方法
- 抗酸染色可弥补细针吸取细胞学在诊断淋巴结结核性脓肿中的缺陷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抗酸染色在细针吸取细胞学( FNAC)无法明确诊断的淋巴结结核性脓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8例FNAC诊断为可疑淋巴结结核性脓肿的病例。同时将吸取的脓液送微生物室做抗酸染色,查抗酸杆菌。结果58例可疑病例中,42例被临床最终确诊为淋巴结结核,28例抗酸染色阳性,阳性检出率为61.9%。8例2个月~1岁患儿腋下脓肿涂片中7例抗酸染色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7.5%。结论抗酸染色与FNAC在诊断中有效互补应用,有利于淋巴结结核性脓肿特别是幼儿腋下结核性脓肿的明确诊断。
- 江涛朱立强赵利
- 关键词:细胞学细针抽吸结核抗酸染色
- 乳腺病变患者血清C-erbB-2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乳腺病变患者C-erbB-2的基因产物P185蛋白血清水平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2例乳腺癌、29例乳腺良性病变及40例体检者血清中P185蛋白的含量。结果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P185蛋白的平均水平分别是(22.67±12.61)、(8.34±5.70)mg/L,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体检者(5.79±4.47)mg/L相比,乳腺癌患者血清P185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cut-off值为15.8 mg/L判断,乳腺癌组血清P185蛋白的阳性率为45.2%。结论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erbB-2基因产物P185蛋白水平,有助于术前对乳腺病变的辅助诊断。
- 李洪春方先勇朱立强江涛
- 关键词:乳腺癌C-ERBB-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