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美玲

作品数:10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土壤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土壤质地
  • 3篇重金属分布
  • 3篇耕作
  • 3篇耕作土壤
  • 2篇园土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苹果
  • 2篇苹果林地
  • 2篇苹果园土壤
  • 2篇污染
  • 2篇污染评价
  • 2篇林地
  • 2篇耕地
  • 2篇果园
  • 2篇果园土壤
  • 1篇地层

机构

  • 10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商洛学院

作者

  • 10篇朱美玲
  • 10篇庞奖励
  • 6篇常美蓉
  • 6篇张彩云
  • 5篇李晓刚
  • 3篇黄春长
  • 3篇张卫青
  • 2篇申海元
  • 1篇查小春
  • 1篇姚平
  • 1篇丁敏
  • 1篇朱向锋

传媒

  • 3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洛川苹果林地重金属分布特征和污染评价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取样调查和试验分析,选用As、Cr、Cu、Ni、Pb、Zn、Mn、Co、V等9种重金属元素研究了洛川苹果林地典型剖面(LC剖面)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重金属富集指数法、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洛川苹果林地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金属元素富集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As、Cr、Ni、Mn、V含量变化走势基本相同,总体上由表层向下波动递增,Cu、Pb、Zn、Co4元素含量垂向变化特征基本相似,由表层向下总体呈先减少后增多趋势;除Pb和Zn外,As、Cr、Cu、Ni、Mn、Co和V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As的生态危害指数(Eri)较高,在9种重金属元素中最大,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为39.9,但小于轻微生态危害的阈值150,表明该区苹果林地重金属尚未构成污染危害。
朱美玲庞奖励李晓刚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评价垂向分布苹果林地
洛川塬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对陕西省洛川塬苹果林地土壤的质地、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速效氮、pH值、容重、碳酸钙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农业耕地改苹果林地后,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肥力质量发生变化,表现为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增加,速效钾、速效氮含量降低.利用内梅罗模型对苹果林地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土壤肥力系数在1.13~1.39之间,土壤肥力一般.
李晓刚庞奖励黄春长朱美玲
关键词:土壤肥力
人工苹果园持续时间对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以陕西渭北旱塬典型苹果园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该区洛川县不同种植年限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试图阐明种植年限对果园土壤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苹果园的高投入种植管理模式,能够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与富集,使土壤重金属含量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树龄的增加(0→60a),在0~20,20~40、40~60cm各土层砷含量的差异逐渐减小(4.1珈.4mg/kg);40a树龄果园土壤铬含量在各个土层均达最高值(分别为:87.3、89.7和94.6mg/kg),而60a果园则在各个土层均达最低值(分别为:76.0、79.5和73.3mg/kg);0~20cm,铜含量与镍含量随树龄增加呈线性递增趋势(22.9→31.7mg/kg与29.6→31.9mg/kg):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铅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锌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树龄果园土壤环境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土壤环境质量为清洁。
张彩云庞奖励申海元朱美玲常美蓉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
关中西部湋水河全新世古洪水平流沉积地层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在湋水河谷多个地点发现全新世古洪水平流沉积层赋存于黄土—古土壤剖面中。在杨凌河段的典型地点系统采样,通过磁化率、烧失量、碳酸钙和粒度分析,揭示了古洪水平流沉积物的基本特征,明确了其与风成黄土和古土壤之间的主要区别。通过地层对比、以及对于平流沉积层上下的文化层考古学断代,并且结合与主流漆水河古洪水的时代对比,确定了湋水河谷两期洪水发生在4500—4100aB.P.,相当于龙山文化的晚期,对应我国夏代之前的特大洪水。该研究对于湋水河古洪水水位和流量的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晓刚黄春长庞奖励朱美玲姚平朱向锋
关键词:古洪水全新世关中盆地
关中东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地影响探讨被引量:8
2009年
以陕西关中渭北作为研究区,选取典型农业耕地和人工苹果林地,分析出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主要由粉砂和黏粒组成,占总含量的80%以上,总体属于粉砂质黏壤土;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砂(>50μm)、粉砂(2μm^50μm)和黏粒(<2μm)含量差异显著。耕作土壤2μm^50μm含量明显低于人工苹果林地,而<2μm和>50μm含量却高于苹果林地;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粒度分布的变异系数不同。耕作土壤粒度分布的变异系数整体小于苹果林地土壤。耕作土壤,<2μm和>50μm的的变异系数在上层较高,2μm^50μm的变异系数在整个剖面变化不大。苹果林地土壤,<2μm的变异系数在上层较低,>50μm变异系数的变化与<2μm相反,2μm^50μm的变异系数在整个剖面变化不大。究其原因,人类活动如不同的耕作或管理方式以及种植作物类型可能是影响土壤粒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常美蓉庞奖励张彩云朱美玲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质地耕作土壤
样品前处理对黑垆土土壤质地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
2011年
以黄土高原地区黑垆土土壤样品为例,研究了在测量土壤粒度分布时样品前处理方法对结果的影响规律。对黑垆土样品进行了A和B两种方法的前处理,A是前处理过程不去碳酸盐,B是去除碳酸盐。实验结果表明:去除碳酸盐后,土壤粒度分布发生明显变化,粘粒含量明显减少,说明碳酸盐矿物主要为粘粒(<2μm);去除碳酸盐后分散效果明显好于未去碳酸盐方法。这些说明前处理过程对黑垆土粒度分布有很大影响。
李晓刚庞奖励朱美玲
关键词:黑垆土粒度测量前处理方法碳酸盐
洛川塬区典型农业土壤与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分布调查与评价被引量:8
2009年
对洛川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分布特征有明显区别。耕地和苹果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均小于1.0,土壤中砷(As)和铬(Cr)含量超出绿色食品土壤环境清洁安全值警戒线。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耕地深度在30cm^65cm范围内超出警戒线,林地在深度65cm^115cm范围内超出警戒线。图1,表4,参21。
朱美玲庞奖励张卫青李晓刚常美蓉张彩云
关键词:苹果林地耕地重金属污染评价
农业耕作土壤与人工经济林地土壤磁化率和质地特征对比被引量:13
2009年
通过对关中东北部地区人工经济林地土壤(JJC2)和农耕地土壤(JJC1)磁化率与粒度分布特征的研究和对比,试图阐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耕作土壤和人工林地土壤的磁性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农耕地长期的耕作、污灌以及C4作物玉米的生长与秸秆焚烧等农业管理方式可以增大土壤风化成土作用强度,增加土壤的磁化率;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粒度分布的影响显著,表层0~40cm,1年生作物农田土壤<2μm和50μm^2 000μm颗粒含量均高于人类活动干扰小的多年生园林土壤的含量;整个剖面耕地土壤和人工林地土壤<2μm和50μm^2 000μm颗粒含量变化差异均大于2μm^50μm颗粒变化。
张彩云庞奖励常美蓉朱美玲申海元
关键词:土壤磁化率土壤质地耕作土壤
渭北旱塬连续40年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文中对洛川塬面40年连续果林园土壤的Cu、Cr、Pb、Ni、Zn、Mn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洛川塬苹果园土壤中除Cu外,Cr、Pb、Ni、Zn、Mn五种元素都表现为剖面上、下部含量基本相同或下部含量高于上部的含量。尽管Cu、Cr、Pb、Ni、Zn、Mn含量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均高于区域背景值,元素在土壤中发生了累积。主要原因为人类活动造成土层结构的破坏,以及对果园施肥、喷药等管理环节,导致重金属元素向深部的迁移和积累。
常美蓉庞奖励张彩云朱美玲张卫青
关键词:重金属渭北旱塬
渭北高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剖面发育的影响——以洛川—长武塬区耕地转为苹果园为例被引量:9
2010年
在对渭北高原地区土地利用调研的基础上,选择6个耕作土壤剖面和8个苹果园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剖面的构型、质地、元素组成、理化性质和微形态的研究,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演化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耕地转为苹果园后,土壤构型从Ap-Bc-A-Ck-C逐渐变为AB-(Bc)-A-Ck-C;土壤表层(0~35cm)的磁化率、有机质、常量元素(Si、Al、Fe、K、Mg、Ca、Na)和微量元素(Cu、Co、Ni、Zn、V、Cr、Pb、As)含量趋于增加,CaCO3含量和pH趋于降低;35~90cm,CaCO3含量趋于增加,而磁化率、有机质、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趋于降低;90cm深度以下土壤性质变化不大;土壤孔隙的数量减少而平均孔径和孔隙率增加,粘土矿物总含量增加,而残积粘土/淀积粘土比值降低,次生碳酸盐的空间位置从主要出现在0~35cm深度变为在0~90cm范围内普遍出现。这些表明土地利用方式从耕地改为苹果园,土壤剖面构型发生了明显分异,土壤性质的变化主要发生在90cm以上,土壤表层(0~35cm)的变化大于土壤下层(35~90cm)。
庞奖励张卫青黄春长查小春张彩云常美蓉朱美玲丁敏
关键词:土地利用耕作土壤苹果园土壤渭北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