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绒
- 作品数:49 被引量:278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961例病毒检测与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的病毒感染现状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对961例ALRTI患儿深部鼻咽分泌物(NPS)标本,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流感病毒(IFV)、人偏肺病毒(HMP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及冠状病毒(HCoV)8种病毒核酸检测,并对各种病毒的分布状态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961例ALRTI患儿NPS标本中,检测阳性660例,其中RSV阳性320例,占48.49%;HRV阳性105例,占15.91%;IFV阳性68例,占10.31%;PIV阳性50例,占7.58%;ADV阳性60例,占9.09%;HMPV阳性25例,占3.79%;HboV阳性24例,占3.64%;HCoV-OC43阳性8例,占1.22%;病毒检测(-)301例,占31.33%。病毒混合感染共18例,其中RSV合并HboV5例。病毒检测阳性患者中,诊断支气管肺炎402例,毛细支气管炎189例,支气管炎69例。体温正常380例,占57.58%;低热87例,占13.18%;中度发热123例,占18.64%;高热70例,占10.61%;年龄0~1岁296例,占44.85%;1~3岁272例,占41.22%;3岁以上92例,占13.94%;在RSV阳性320例中,合并喘息183例,占57.19%。在HRV阳性93例中,合并喘息59例,占63.44%。结论:在小儿ALRTI中,病毒是主要病原,RSV和HRV多见;RSV的检出率与气温之间存在直线关系,HRV全年均好发;婴幼儿为病毒性ALRTI好发人群;除RSV外,HRV也是引起喘息的重要病原。
- 刘小乖李亚绒孙欣荣雷玲侠张晓芳
- 关键词:急性病儿童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6例诊治体会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6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6例患儿中3~6岁患儿65例,占67.7%;96例患儿均发热,其中高热患儿81例,占84.3%;伴淋巴结肿大72例,占75%;伴咽峡炎者86例,占89.6%,其中扁桃体表面附着白色渗出物75例,占78.1%;伴肝脏肿大46例,占47.9%;脾脏肿大42例,占43.8%;鼻塞59例,占61.5%;眼睑浮肿者41例,占42.7%;皮疹者28例,占29.2%;伴有其他症状者34例,占35.4%;所有病例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均大于10%,其中3例达到50%以上,占3.1%。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好发于3~6岁儿童,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大于10%,感染后体内出现EB病毒IgM抗体阳性率100%。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关键。
- 雷玲侠刘小乖李亚绒
- 关键词:儿童
- Crigler-Najjar综合征与UGT1A1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Crigler-Najjar综合征(CNS)是先天性、非梗阻性、非溶血性、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其特征是肝细胞完全或接近完全缺乏尿嘧啶二磷酸葡萄糖醛基转移酶1A1(UGT1A1)。CNS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之后可结合基因检测、胆汁成分分析、肝组织中UGT1A1酶活性测定等方法进行确诊。CNS及UGT1A1基因多态性在多种药物代谢及多种疾病的发病中有重要的意义,即使其作用机制及具体影响没有一个定性及定量的评定,但明确诊断后对于临床的指导意义很大。本文就CNS的临床诊治以及UGT1A1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 闫悦(综述)李亚绒
- 关键词:基因突变
- 耳漏致复发性脑膜脑炎1例报告
- 2001年
- 陈曦李亚绒常荣芬
- 关键词:耳漏CT
- 西安地区EV71感染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儿的疱液和(或)咽拭分泌物进行RT-PCR检测;分析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96例手足口病患儿中28例为EV71感染;男女比为1.8∶1;0~5岁27例(96.4%);19例为城区患儿(67.9%),其中幼托机构和小学患儿19例(67.9%)。临床表现中发热16例(57.1%),发热多发生在出疹之前;出疹部位为手足24例(85.7%)、臀部11例(39.3%)、肛周5例(17.9%)、膝部16例(57.1%)、肘部5例(17.9%),臀部皮疹以1岁以下患儿为主(81.8%,9/11);所有患儿均痊愈,病程5~11 d,无后遗症。获得了2008年西安地区EV71流行株,将核苷酸序列提交NCBI Genbank,获得核苷酸登录号EU812461。结论本次流行发生于春末夏初;5岁以下儿童是主要感染人群;幼托机构和小学患儿占比例高,可能与EV71经接触传播有关;给予对症治疗后均痊愈。
- 聂晓晶张国成李思袖李亚绒许东亮孙新张学红李小青
-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儿童
- 丽科伟治疗儿童麻疹疗效观察
- 2003年
- 目的 观察丽科伟治疗儿童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同期麻疹患儿 5 0例随机分为丽科伟治疗组 3 0例及双鹤鱼腥草对照组 2 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快、并发症少及住院天数缩短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 P <0 .0 5 )。皮疹消退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丽科伟治疗儿童麻疹有一定疗效 。
- 白群常荣芬李亚绒
- 关键词:儿童麻疹丽科伟
- 儿童黑热病23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探讨儿童黑热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特点,为减少误诊误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98-2012年收治的23例儿童黑热病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有流行区居住史;各月均有发病,以5~9月居多,...
- 李亚绒刘小乖冯海琳
- 关键词:黑热病儿童患者流行病学
-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小儿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20世纪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在流行季节我国流感的就诊率与阳性检出率均较高,流感活动水平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且重症流感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特别是小儿更易感染。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非常灵敏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正常情况下少量存在于血浆中。当机体受到病毒、细菌等抗原刺激后,SAA迅速在肝脏大量合成并释放入血,抗原清除后显著下降。因此,SAA是反映机体感染和炎症控制的敏感指标,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该文就SAA应用于流感早期辅助诊断、危重程度、疗效评估及预后、流感疫苗接种效果的评估等方面展开综述。
- 张小莉李亚绒张艳敏卫慧静
-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流行性感冒小儿
- 西安地区8月龄内母婴配对174例麻疹抗体测定结果分析被引量:21
- 2005年
- 目的 :总结 8月龄内母婴配对麻疹抗体水平及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对 0~8月龄内未患过麻疹的婴儿及其母亲行麻疹抗体 Ig G水平测定 ,滴度≥ 1∶ 2 0 0为阳性。结果 :新生儿期母婴抗体阳性率均为 1 0 0 % ,且滴度高 ,母 GMT1∶ 1 2 1 3,婴 GMT1∶ 1 0 5 6,抗体滴度几乎一致。从 2个月后母婴抗体滴度逐渐降低 ,以婴儿滴度下降更为明显 ,母 GMT1∶696,婴 GMT1∶ 2 4 5。又将母婴分别分成 0~ 5月龄与 6~ 8月龄两组比较 ,婴儿两组分别为GMT1∶ 2 84,GMT1∶ 1 75 ,P<0 .0 1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从 6个月后胎传抗体已非常低 ,两组母亲抗体水平分别 GMT1∶ 791 ,GMT1∶ 5 2 0 ,P>0 .0 5 ,两组无明显差异。配对 78%抗体滴度的高低一致。结论 :母婴配对检测麻疹抗体水平除新生儿外均不高 ,随月龄增大 ,逐渐下降 ,且与母亲抗体水平有密切关系 ;6个月后婴儿胎传抗体降低更为显著 ,GMT1∶ 1 76,达不到保护作用。
- 邓慧玲常荣芬张素梅张景霞靳雪兰李亚绒
- 关键词:母婴配对麻疹抗体月龄胎传抗体
- 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32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三科通过血串联质谱和/或二代测序等检测确诊的32例NICCD患儿为NICCD组,外科手术探查联合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83例胆道闭锁(BA)患儿为BA组以及通过系统检查后仍未能明确具体病因的65例特发性肝内胆汁淤积(INC)患儿为INC组。主要对NICCD组首次就诊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3组部分共有项目进行两两比较。结果NICCD组96.9%(29/30例)存在胆汁淤积[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DB/TB)>20%];93.8%(30/32例)伴转氨酶升高,且96.9%(31/32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高于丙氨酸转氨酶(ALT);100.0%(18/18例)甲胎蛋白(AFP)显著升高(1例804 μg/L,2例为1 000 μg/L,15例>20 000 μg/L);87.1%(27/31例)清蛋白降低;89.7%(26/29例)存在凝血功能障碍;87.5%(28/32例)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122 U/L);100.0%(27/27例)总胆汁酸(TBA)升高,81.5%(22/27例)TBA高于TB水平;93.8%(30/32例)贫血;72.4%(21/29例)伴乳酸血症;48.3%(14/29例)伴血氨不同程度升高。NICCD组AST/ALT、TBA/DB、碱性磷酸酶(ALP)显著高于BA组及INC组(均P<0.05),Alb、ALT均显著低于BA组及INC组(均P<0.05)。BA组DB、DB/TB、GGT均显著高于NICCD组及INC组(均P<0.05)。INC组TB显著低于NICCD组及BA组(P<0.05)。100.0%(32/32例)血串联质谱异常,以瓜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为主;73.3%(11/15例)尿气相-色谱分析异常,提示4-羟基苯乳酸、4羟基苯丙酮酸、苯乳酸升高;AST/ALT与凝血酶原时间(PT)、TBA水平、瓜氨酸水平、苏氨酸水平均呈正相关(r=0.585、0.501、0.430、0.476,均P<0.05);NICCD组AST/ALT显著高于BA组和INC组。15月龄时96.8%(31/32例)肝功能完全正常,1例并呼吸道感染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陕西地区NICCD患儿并不少见,大部分预后良好;不合并感染
- 彭晓康刘希刘攀舒畅李瑞娜雷玲侠刘小乖李亚绒
-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