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林
- 作品数:121 被引量:296H指数:9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云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连续大量提取质粒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大量提取质粒的方法。该方法,是用裂解细菌菌体的试剂裂解细菌菌体,得到菌体裂解液;然后向所述菌体裂解液中加入用于沉淀蛋白质和基因组DNA的试剂,得到含有蛋白质沉淀和基因组DNA沉淀的混合液;再将该混合液...
- 王宾李小林
- 文献传递
- 栽培密度对水稻旱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为探究水稻旱种条件下栽培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砚山县旱种的水稻品种及其适宜的栽培密度。以籼稻品种:‘广8优1973’、‘华浙优261’,粳稻品种:‘云两优502’、‘云科粳1号’为供试材料,设4个栽培密度水平,采用水稻旱种旱管栽培的方式,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进行试验,分析旱种条件下栽培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中籼稻材料在高密度下孕穗、齐穗提前,比低密度条件下早成熟1~3 d,而粳稻材料则相反;4个品种的株高均在B_(3)(108万/hm^(2))密度下最高;水稻植株剑叶的SPAD值受栽培密度影响较小,随密度的增加,倒二叶先增后降,在B_(2)(90万/hm^(2))密度下最高,倒三叶呈下降趋势;水稻齐穗期的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较高的处理组合为A_(2)B_(3)和A_(2)B_(4),以籼稻品种‘广8优1973’的产量最高,4个品种均在B_(4)(126万/hm^(2))栽培密度下产量最高,说明在该生态区,B_(3)密度下有利于水稻植株的生长,B_(4)密度下更有利于水稻产量形成;栽培密度与有效穗成正相关,但实粒数在高密度下相对较低,说明高密度处理下能增加有效穗,但不利于培育大穗;栽培密度对籼稻品种的结实率影响不明显,粳稻结实率随栽培密度增加而增加,千粒重受栽培密度影响较小。4个水稻品种中,A_(1)品种随着密度的增加,稻米的外观品质降低,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蛋白质在不同密度间无明显规律,其余品种稻米品质受栽培密度影响不明显。选用籼稻品种‘广8优1973’在基本苗为108万~126万/hm^(2)栽培密度下进行水稻旱种,群体生长能够适宜此生态环境条件,实现高产。
- 黄晓蓉寸婕管俊娇李小林罗金超奎丽梅王诚然谷安宇谭静张建华
- 关键词:栽培密度水稻旱种生育特性
- 优质水稻恢复系新品种云恢290种子标准化繁育体系的构建被引量:3
- 2003年
- 对云恢 2 90良种繁育的技术来源和依托 ,繁育基地的选择、组织形式及管理措施 ,繁育的方法及栽培技术要点 ,种子的精选加工、储藏和种子质量检验作了详细论述 ,构建出了云恢2 90种子标准化繁育体系。
- 李小林罗军邓安凤
-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种子标准化种子质量检验
- 水稻苗期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籼型不育系“云丰66A”的选育被引量:9
- 2011年
- 用30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籼稻Ⅱ-32B干种子,诱变后筛选苗期具有白化转绿标记性状叶色突变植株,与不育系Ⅱ-32A进行杂交并回交,选育出苗期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不育系云丰66A,该不育系株叶形态优良,分蘖强,开花习性好,花粉败育彻底,配合力高,于2008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现场鉴定。
- 李小林邓安凤邓君浪徐雨然谷安宇年伟史胜利吴殿星董阳均李健强张锦文
- 关键词:叶色标记不育系开花习性配合力
- 一种水稻种植自动化施肥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种植自动化施肥装置,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横板,所述横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直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曲板,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横板的底...
- 吕莹李小林邓伟张建华徐雨然奎丽梅涂建李社萍安华董维管俊娇杨丽萍杨华涛董阳均相罕章
- 批式种子风筛干燥消毒机
- 批式种子风筛干燥消毒机包括鼓风机、除湿机、加热装置、干燥仓、转筒,紫外灯。转筒设在干燥仓的箱体内,转筒内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穿过转筒两端壁并与转筒两端壁固定连接,转动轴两端部还分别与箱体两侧的侧壁上的轴座可转动连接,鼓风机...
- 谷安宇李小林徐雨然邓伟吕永刚张锦文年伟鲁志良
- 文献传递
- 施用氮肥对杂交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以9个杂交水稻组合为材料,在无氮肥和施氮肥(225 kg/hm2纯N)2种条件下研究氮肥对杂交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氮肥的敏感性不同,Y两优1号、准两优527、冈优725、云光14、两优培九、Ⅱ优838、云优1981施氮肥后产量增加达显著水平,两优2186、云优1973施氮肥后增产未达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无氮肥条件下,单株有效穗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施氮条件下,单株有效穗、结实率与产量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在无氮肥条件下,单株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应依靠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提高产量;施氮条件下,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说明氮肥能促进每穗总粒数增加,从而提高产量。
- 张锦文李小林邓伟年伟徐雨然谷安宇吕永刚邓华凤
- 关键词:杂交水稻氮肥
- 一种沙壤土水稻秧盘旱育秧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沙壤土水稻秧盘旱育秧方法,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选地整地、开秧床、秧床整理、播种、施肥管理、水分管理、温度管理、移栽等步骤。本发明方法解决了水稻旱育秧的缺点,同时,也解决了在沙壤土中水稻旱育秧存在...
- 李小林邓伟吕莹徐雨然张建华安华涂建奎丽梅谷安宇管俊娇张锦文董维杨丽萍李社萍陈忆昆蓝舵
- 云南粮食产量潜力和种植结构分析与探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2010-2020年期间,云南省粮食产量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基本上实现了粮食供需的均衡,但粮食生产却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常态,且存在粮食品种种植结构不合理、粮食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产量增产幅度小等问题。本文作者对云南省粮食生产区位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产能提升和区域种植结构等方面提出初步建议。
- 董阳均管俊姣吕莹张建华奎丽梅涂建张笑陈赟娟李小林
- 关键词:粮食安全
- 强优势杂交稻新组合在云南的产量潜力及适应性探究
- 2019年
- 本研究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3个杂交籼稻新组合HWHR1、HWHR2、HWHR3为参试品种,绵优725为对照,在云南省水富县、华坪县、芒市3个不同籼稻种植区开展品比试验及生产试验,对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参试品种中,HWHR2综合表现良好,增产点次率大于65%,小区品比试验平均产量12 467.0 kg/hm2,比对照增产3.3%,生产试验产量13 501.5 kg/hm2,比对照增产9.2%,在云南不同籼稻区具有较好产量潜力和适应性。高产广适杂交稻新品种的选育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进行生产潜力及适应性研究有助于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 吕永刚杨峰邓伟王凌云张锦文年伟李杰吕莹叶昌荣徐雨然谷安宇安华李小林
- 关键词:杂交籼稻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