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 作品数:26 被引量:97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同步化疗配合脾多肽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患者同步化疗中配合脾多肽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术后接受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同时接受脾多肽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只接受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血CD3、CD4、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经过2个周期化疗后,实验组血 CD3[(76.08±8.04)%]、CD4[(42.91±7.73)%]、CD4/CD8(1.31±0.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CD3[(38.58±6.40)%]、CD4[(42.91±7.73)%]、CD4/CD8(1.16±0.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7、0.022、0.008);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 P=0.038);WBC维持在正常范围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与53.3%,P=0.028);实验组患者化疗过程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反酸、烧心:26.7%与63.3%, P=0.004,恶心、呕吐:33.3%与73.3%, P=0.002,食欲减退:46.7%与80.0%,P=0.007)。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化疗患者配合脾多肽治疗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化疗过程中和化疗后的生活质量。 张月峰 李振华 李勇关键词:食管癌 贲门癌 化学治疗 T细胞亚群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误诊为甲状腺癌一例 2013年 临床资料
结节性甲状腺肿好发于女性,发病率很高,临床上往往与甲状腺癌鉴别困难。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ulmonary epithelioidhemangioendotheliom,PEH)是一种罕见的肺内低度恶性血管源性肿瘤, 徐延昭 田子强 李振华关键词: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误诊 血管源性肿瘤 低度恶性 食管癌腔镜手术方式探讨(附80例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总结食管癌腔镜手术经验,并对我科各种腔镜方式进行梳理归纳.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胸外科单治疗组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共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为35 ~ 80岁,平均年龄为60.5岁.其中食管上段癌27例,中段癌31例,下段癌22例.全部患者行腹腔镜游离胃,右侧开胸食管胃胸内吻合术10例,胸腔镜游离食管,食管胃颈部吻合术44例,右侧胸腔镜食管胃胸内吻合术2例,右侧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胃胸内吻合术24例.结果 1例患者因右侧胸腔广泛粘连且单肺通气无法耐受而改为开式,1例患者因游离气管时气管套囊处气管膜部撕裂而改为开式;其余69例均完成腔镜手术.3例患者术后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而转入ICU治疗后痊愈;8例患者出现颈部吻合口瘘,经换药痊愈出院;2例患者因出现小切口感染经换药后痊愈出院;1例患者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经胃肠减压,针灸后痊愈;9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1例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反复行5次扩张术后痊愈;1例患者胃壁坏死行空肠造瘘进食.其余患者均恢复顺利,痊愈出院.结论 食管癌腔镜手术可以减小创伤,术后并发症减少,技术操作已经成熟,可以广泛应用于食管癌患者. 李勇 肖连波 张月峰 温士旺 徐延昭 李振华 朱永刚 田子强关键词:食管癌 食管切除术 微创手术 五味汤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影响 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药五味汤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采取吉西他滨、顺铂方案进行术后辅助化疗,28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治疗组联合中药五味汤治疗,每日1剂,疗程4个月。化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药物毒性反应。结果:治疗组客观缓解率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毒性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五味汤联合吉西他滨、顺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可显著增强化疗疗效,降低药物毒性反应。 温士旺 张月峰 李勇 吕会来 徐延昭 李振华 田子强关键词:吉西他滨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术后辅助化疗 胸腔镜肺单亚段切除术31例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2024年 为探讨胸腔镜肺单亚段切除术(Singlesubsegmentectomy of lung,SSOL)治疗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opacity,GGO)的手术策略及临床经验,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3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单一治疗组31例行胸腔镜SSOL的患者临床资料,男9例,女22例,年龄25~72岁。所有患者术前行胸部强化CT扫描、29例行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术中并发症。手术历时91.0~197.0(126.4±32.9)min,术中出血50(45,70)ml,术后住院4~9(5.4±1.3)天,术后2~7(3.8±1.1)天拔管,术后并发2例肺部感染,无肺漏气、肺不张及术后咳血。术后病理:炎性改变2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6例,原位腺癌2例,微浸润腺癌15例,浸润性腺癌6例。全组15例多发结节,其中11例同期行其他结节处理(合并楔形切除术8例,肺段切除术3例)。3例LS^(8)a、RS^(2)a和LS^(3)c因切缘问题重新切除部分肺组织。所有患者康复出院,围手术期无死亡。随访0.5~7.0年。结果良好。 朱永刚 吕会来 李振华 徐延昭 王明博 苏鹏 田子强关键词:肺段切除术 炎性改变 胸腔镜 三维CT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中转开胸手术的原因,以期对MIE中转开胸的时机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9日—2022年2月12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单手术组行MI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中转开胸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围术期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单手术组连续791例(男520例、女271例,食管多发癌29例,胸上段食管癌156例、胸中段524例、胸下段82例)MIE患者中有46例因不同原因中转开胸。中转开胸主要原因为肿瘤分期过晚26例、麻醉相关5例、广泛胸腔粘连6例、误伤重要结构8例。中转开胸患者与未中转开胸患者肿瘤位置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胸患者多发癌和胸上段癌比例高于未中转开胸患者,胸下段癌比例低于未中转开胸患者。中转开胸患者术后围术期存活率(100.00%)与未开胸患者(9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在MIE中,肿瘤T分期过晚、麻醉相关、广泛胸腔粘连、误伤重要结构是MIE中转开胸的主要原因。肿瘤位于不同位置的中转开胸率不同,食管多发癌和胸上段癌中转开胸率较高;胸下段癌中转开胸率较低。术中中转开胸并不影响MIE的围术期死亡率。 吕会来 许石 王明博 李振华 刘钊 李嘉宸 黄超 张帆 盖春月 田子强全食管系膜食管癌切除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6年 在我国,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数占全球一半以上,发病率居第5位、病死率第4位,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然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虽然近年来食管癌的外科和放化疗技术均有较大进展,但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未见明显提高。目前,有关食管癌外科治疗的争议仍然围绕在食管切除路径及周围淋巴结清扫的问题上。目前食管癌的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外科治疗方案。 徐延昭 张月峰 温士旺 李振华 吕会来 田子强关键词:食管癌 食管癌切除术 食管癌腔镜手术60例 被引量:6 2012年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国内、外都已开展了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现总结报道我们开展60例食管癌腔镜手术的体会。 李勇 张月峰 温士旺 徐延昭 李振华 田子强关键词:食管癌切除术 腔镜手术 微创外科 5-氮杂-2’-脱氧胞苷(DAC)增强MAGE-A10抗原肽表达并改善MAGE-A10特异性CTL杀伤肺癌细胞的研究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癌症死亡的首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176万人死于肺癌。由于绝大多数的肺癌患者在临床确诊时多属进展期或难以治愈的Ⅲb期或Ⅳ期,因此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而近些年来,随着... 李振华关键词:肺癌 文献传递 胸腹腔镜联合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膈疝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MIME)后发生膈疝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接受MIME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619例患者, 其中男性423例, 女性196例, 年龄(63.7±7.6)岁(范围:37~87岁)。通过临床症状和CT检查诊断患者MIME术后是否发生膈疝, 并将患者分为膈疝组(n=16)和无膈疝组(n=603)。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年龄(≥65岁或<65岁)、性别、体重指数(≥25 kg/m2或<25 kg/m2)、吸烟史、肿瘤位置(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是否进行术前新辅助治疗、肿瘤分期等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组间数据,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将膈疝组和无膈疝组按1∶3进行匹配, 卡钳值为0.02, 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MIME术后发生膈疝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比例为6/16。膈疝组与无膈疝组患者中, 年龄(χ^(2)=16.057, P<0.01)、体重指数(χ^(2)=16.057, P<0.01)、肿瘤位置(χ^(2)=12.048, P=0.00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65岁(OR=1.236, P=0.023)和体重指数<25 kg/m2(OR=0.810, P<0.01)是MIME术后发生膈疝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MIME术后发生膈疝与未发生膈疝的患者长期生存无差异(P=0.187), 发生膈疝的患者是否接受手术与长期预后无关(P=0.560)。结论年龄≥65岁和体重指数<25 kg/m2 是MIME术后发生膈疝的独立危险因素, 发生膈疝的患者是否接受手术治疗不影响长期预后。 李振华 丁炜禄 吕会来 孙博康 董克勤 王明博 苏鹏 田子强关键词:食管切除术 膈疝